适合大棚种植的紫菜薹新品种靓红70

2019-07-31 01:59刘辉龚元成伍发国刘卫兵官信林刘涛曾照胤
长江蔬菜 2019年13期
关键词:菜苗菜薹阿维菌素

刘辉 龚元成 伍发国 刘卫兵 官信林 刘涛 曾照胤

露地生产紫菜薹,由于气温低,菜薹生长缓慢,采收间隔期长,产量较低,效益较差。大棚生产紫菜薹生长快,采薹间隔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菜农喜欢。但大棚生产紫菜薹存在薹生叶大、叶柄长而粗等缺点,影响紫菜薹的品质和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曾经试过用矮壮素处理、摘叶等控制薹生叶方法,但效果一直不佳。后来通过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袁伟玲博士推荐,引进该院聂启军老师选育的靓红70,有效解决了大棚紫菜薹产量和品质方面的矛盾。现把靓红70种植方法介绍如下,希望给种植大棚紫菜薹的菜农提供技术支持。

1 特征特性

靓红70属于中早熟品种,从播种到采收70天左右。植株生长势中等,菜薹红色油亮,无蜡粉,薹生叶柄短,薹叶呈柳叶形,薹叶量少而小,主薹粗2 cm左右,薹长 25~30 cm,侧薹 7~9 根,孙薹 10 根以上,发薹快,每667 m2产量1 800 kg左右。卖相好,口感佳。植株耐寒性好,抗软腐病和霜霉病,适合大棚种植。

2 种植要点

2.1 育苗

①育苗时间 靓红70在竹山县育苗时间为9月上旬,苗龄20~25天。播种过早,由于移栽后大棚温度偏高,营养生长过旺,导致菜薹前期品质差,同时易诱发病虫害,影响种植效益;播种过晚,菜薹前期营养生长弱,导致前期抽薹多而细,后期易早衰,严重影响产量。

②育苗方法 把育苗床深耕一遍,捣碎推平,每1 m2撒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0 g,然后浅耕一遍,拌匀肥料。浇水时使苗床底见明水,用刮板将苗床刮平,待苗床水下渗不见明水后按每1 m2600~700粒种子播种。播种后盖过筛细潮土1 cm,然后盖地膜保墒。9月气温高,应在地膜上盖一层无纺布遮荫,防止高温伤种。3天后紫菜薹苗就可出土,揭开无纺布和地膜,苗出齐后打一遍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的杀菌剂,也可混合杀虫剂顺便防治虫害,如金雷(精甲霜·锰锌)+多抗霉素+阿维菌素,霜霉威+苯醚甲环唑+甲维盐,氟吗啉+甲基硫菌灵+阿维菌素等。

2.2 移栽

①整地 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2~3 t、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100 kg,以上肥料 2/3在打地前均匀撒施,1/3起垄时沟施。将地整好后开始起垄,垄向和棚长平行,一般垄高15~20 cm,垄宽80 cm,沟宽40 cm,8 m宽大棚起6垄,起好垄排好滴灌管,再覆地膜,紫菜薹用白色地膜,有利于冬季提升地温。

②移栽 靓红70长势中等,可适当密植,一般株距30~35 cm,每垄2行,行距40~45 cm。 移栽时间在国庆节前后。移栽时用土封住定植孔,有利于提高地温和成活率。如果移栽时为晴天要一边移栽一边浇水,防止菜苗失水过多而降低成活率。移栽完毕立刻开启滴灌,滴1次透墒水。

③移栽后管理 移栽成活后进行蹲苗,随着温度降低,一般在抽薹前不需要浇水,如果气温异常,土壤严重缺水,可开启滴灌适量浇水,防止菜苗干死。移栽后打开大棚风口昼夜通风,利用昼夜温差让菜苗累积更多的营养,为后期抽出高品质菜薹打下良好的基础。

靓红70抗病性好,抽薹前基本没有病害,此阶段以防治虫害为主,虫害主要是菜青虫和蚜虫,喷1~2次阿维菌素+啶虫脒即可。当有80%的菜薹开始抽薹后结束蹲苗,开启滴灌浇透墒水。抽薹后随着温度逐步降低,白天棚温保持在15~20℃,棚温超过25℃时打开风口降温降湿,夜晚关闭风口保温,当夜温低于0℃以后要注意大棚保温,晴天建议16:00后关闭风口,提升棚温,让棚内累积更多地温应对夜晚降温,阴天、雪天则全天关闭风口保温。每隔20~30天浇1次水即可,浇水不可太频繁,否则降低地温,增大湿度,易诱发病害,降低产量,浇水宜选择晴天上午进行。

3 采收

移栽40天后会有部分植株开始抽薹,15天后主薹就可开始采收,采收时用刀片沿主薹基部稍稍斜削一刀,取下主薹,斜削有利于创面多余水分流走,迅速修复创口防止腐烂。大棚紫菜薹一般5~7天采1次,可采收到第二年移栽早春菜苗,尤其是打霜后露地紫菜薹产量和品质下降,大棚紫菜薹价格较高,深受菜农喜欢。

猜你喜欢
菜苗菜薹阿维菌素
家乡的蕻菜薹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脱水油菜薹加工技术简介
我和“上海青”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配方施药,为什么配制阿维菌素
栽菜苗
春来菜薹鲜
吃菜苗对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