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城区稻瓜轮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19-07-31 01:59姜红芝
长江蔬菜 2019年13期
关键词:瓜苗拱棚坐果

姜红芝

导读:宿城区气候特别适宜西瓜生长,早春西瓜是宿城区反季节栽培的主要品种,但西瓜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瓜农种植积极性,降低了土地产出率。宿城区洋北镇利用水稻与西瓜轮作,有效解决了西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问题,走出了西瓜优质高效生产的新路子。稻瓜轮作中,西瓜栽培应优选品种,采用“六膜一毡”培育无病虫壮苗,加强蔓期、授粉期、果实膨大期管理,适时采收,可保障西瓜品质和产量。

西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原产于非洲,自唐代引入新疆,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西瓜性寒,味甘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素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宿城区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温度适中,特别适宜西瓜生长。早春西瓜是宿城区反季节栽培的主要品种,产品供应省内外地区,但由于西瓜土传病害严重,导致瓜农新建大棚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每年必须换地种植西瓜,这样既增加棚体建设成本,又增加了瓜农因调换土地而产生的钢架、塑料薄膜等物资搬迁成本,影响了瓜农的种植积极性,降低了土地产出率。

宿城区洋北镇利用水稻与西瓜轮作有效地解决了西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问题,走出了西瓜优质高效生产的新路子。2016年洋北西瓜获“国家地标农产品”称号。稻瓜轮茬主要做法是,当年10月左右建设大棚种植西瓜,次年5月下旬西瓜收获;拆除瓜棚,上水漫灌瓜田,准备栽植水稻,利用水体杀死土壤中病原菌,消灭西瓜土传病害。同时由于水稻生长吸收肥分,加之稻田上水漫灌,达到以水洗盐效果,有效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这种栽培方式既保障了西瓜的品质与产量,也保证了水稻的产量,是宿城区农民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现介绍大棚西瓜栽培要点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早春西瓜苗期处于低温寒冷季节,应选择抗病、耐低温弱光、耐湿、生长旺盛且坐果性强的早熟西瓜品种,如84-24、京欣系列西瓜等。

2 培育无病虫壮苗

2.1 种子消毒

已经包衣的种子不需再处理。

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处理的方法。温汤浸种:2份开水对1份凉水,水温54℃浸种30 min,边浸边搅拌,自然冷却后再浸种2 h。

药液消毒:即将种子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 min,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 h,能预防炭疽病、枯萎病的发生。

2.2 催芽

12月中旬至次年 1月,将消毒过的种子用清水冲洗2~3次,沥干用细纱布包好,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温度25~28℃。催芽过程中若发现种子干了,要及时浇水,保持种子一直处于湿润状态。一般经过36~48 h,种子基本就能发芽,当80%种子露白,胚根长3~4 mm即可播种。

2.3 六膜一毡播种育苗

选择地理位置居中,运苗便利的棚室作为育苗棚。平整土地,在棚室中间位置,铺设塑料膜作为底膜,隔离地面起到保温降湿作用。畦面宽1.5 m,采用 50孔穴盘,每孔播1粒发芽种子,覆盖基质1.5~2.0 cm,播种后浇足温水(水在棚内静置一段时间,水温接近棚温),畦面平铺塑料膜(二膜)覆盖,膜上插上竹架作小拱棚,封闭小拱棚,盖上草毡,小拱棚上方搭2层膜,建成六膜一毡育苗设施,以提高棚温。在播种后出苗前,晴天白天及时掀起草毡,15:00左右及时盖上;出苗前保持棚内白天温度30℃,夜晚不低于15~18℃;阴天不宜揭草毡。待60%西瓜长出子叶时撤掉塑料膜(二膜),此时要适当降低温度,否则容易形成高脚苗。一般白天温度20~22℃,夜间15~17℃。在幼苗出现心叶后可适当提高温度,促进生长,白天一般27~30℃,夜间20℃左右。

2.4 苗期管理

播种后7~10天,种子开始长出子叶,随着子叶逐渐长大,适时把穴盘上的塑料膜(二膜)揭掉,防止其阻碍瓜苗生长,长出畸形苗。待子叶顶出种壳时,为了促进瓜苗顺利生长,要人工摘除瓜帽。为了保持幼苗有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9:00掀开草毡,15:30左右覆盖草毡。肥水管理要求见干见湿,一般晴天3~4天浇1次,阴天1周左右浇1次,保持营养土不干燥即可,过湿过干都影响幼苗根系发育。

栽植前1周撤除小拱棚进行降温炼苗,同时停水、停肥,使幼苗完全适应日光温室内的环境,提高移栽成活率。

2.5 适时移栽

①施足底肥 每667 m2施用充分腐熟鸡粪1 500 kg或商品有机肥1 000 kg,硫酸钾型复合肥75 kg。深耕土壤30 cm,使肥料与土壤混匀。

②搭建棚体 建单体塑料大棚,宽度6~8 m,棚顶在一条直线上,拱管与地面垂直,拱间距不大于1 m,拱间用绳子在大棚两侧底部横向固定,棚头支柱斜拉支撑,防止棚体变形。定植前提早准备,覆盖薄膜,关闭棚体,增加土壤温度。

③铺设滴灌带及地膜 简易滴灌带可实现西瓜肥水管理一体化。根据西瓜栽植行向,在大棚两侧,距棚边1.2 m处铺设滴灌带,滴灌带的铺设长度不宜过长。水源建在基地中间位置,水泵放在棚体中间滴灌带向两头供水,以确保水压能正常送水,灌水均匀。在滴灌带上方铺设底膜,底膜在棚室两侧分两块进行铺设,宽度约2 m,从棚边向内铺设,棚体中间留空地,作为操作通道。

④定植及缓苗期管理 一般苗龄40~45天,叶龄 2叶 1心,苗高 4~8 cm,茎粗 0.3~0.5 cm,即可移栽。在滴灌带内侧挖栽植穴,栽植穴大小与穴盘直径大小一致,株距20 cm左右。移栽前先将穴盘浇透,脱去穴盘,将瓜苗放置栽植穴内,然后就地抓土于苗四周,栽直栽正,轻轻按压。在栽苗处用手把膜撕破,从下向上把整棵苗攥在手心,向上提出膜面,打开滴灌带浇水。为了防止蚜虫,可在穴内施用吡蚜酮片剂。

缓苗期由于土壤湿黏,易引起僵苗;因此重点是提高温度,促进发根成活。主要措施是晚揭棚,早闭棚,保持土温18℃以上,气温30~32℃。同时,移栽时关注天气,选择好移栽时间,避免伤根;避免多次浇水,导致土温降低。

⑤六膜栽植技术 瓜苗栽植后,在瓜苗上方搭小拱棚,拱棚宽约1 m,拱棚上再建设3层内膜,实行5层棚膜+1层地膜栽植技术,以保证棚内温度满足西瓜生长需要。

3 蔓期管理

宿城区西瓜多是高密度早熟栽培模式,宜选用双蔓整枝法。当西瓜长至8~10张叶片时,即可进行整蔓。首先去掉根部子叶、老化的黄叶。其次抹除叶腋内侧芽,根据植株长势留长势最强瓜蔓为主蔓。最后一手按住根部,一手轻转整个植株,向棚内侧方向,另一侧蔓,整理向棚外侧方向生长,摘除多余侧蔓。

一般选用第二雌花坐果,每蔓留1果,坐果节位以后保留15片叶打顶,除顶部保留2个侧枝外,主蔓上其余侧枝全部摘除,整枝一般在晴天进行。

在西瓜伸蔓期要逐渐加大通风量,控制温度23~28℃;在基肥充足的情况下,少追肥或不追肥。以免棚内高温高湿,大水大肥,导致植株徒长。

4 授粉期田间管理

西瓜授粉期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转折期,长秧与坐果营养竞争激烈,是决定西瓜坐果与落果的关键时期。此时温度要控制在23~27℃;同时控制肥水;雌花开放时,晴天 7:00~9:00,阴雨天9:00~11:00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并做好标记。一般第1朵雌花就开始授粉,选留第2朵或第3朵雌花坐果,一般留瓜在12~15片叶;在坐果难的时候适量使用坐果灵。

5 果实膨大期田间管理

西瓜在果实膨大期,果实生长优势逐渐形成,果实与茎叶生长迅速,水肥需求达到高峰。此时根据西瓜长势,追施膨果肥,提高果实品质。肥料以磷钾肥为主,结合灌水追施腐植酸有机水溶肥,每667 m2施硫酸钾或高效复合肥15 kg左右。后期追施叶面肥,喷0.3%磷酸二氢钾液2~3次。

6 采收及安全间隔期

按照标记日期采收。一般使用坐瓜标签,将竹签或小木棒涂上不同颜色油漆区分开,首次现瓜时插上一种颜色标签,隔1周后再插上另一颜色标签,这样可有效避免采摘生瓜,提高基地西瓜成熟度和商品性。采收前1周停止浇水,保持田间干燥,提高果实含糖量。采摘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采收间隔期标准。

猜你喜欢
瓜苗拱棚坐果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温暖的记忆
春苗“出货”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白瓜苗
缔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