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僧人骑象图辩误

2019-08-02 10:46陈秀慧
文物春秋 2019年2期
关键词:汉画像石胡人

【关键词】汉画像石;僧人骑象图;胡人;越人

【摘要】近年来,涉及佛教早期传入中土图像的汉画论著,多将一些出自鲁南苏北地区的人物骑象图误释为“僧人骑象图”。图像上的人物多被发或戴尖顶帽,应为越人或胡人形象,且整体画面主要表现仙境、狩猎及武库场景,说明此类图像与佛教无涉。

山东济宁城南张东汉墓出土画像石中的人物骑象图(图一),因其乘坐人物被认作光头形象而误解为僧人,导致学界对一些出自滕州、邹城、徐州等地的人物骑象图均产生错解[1—6]。尽管何志国《汉晋佛像综合研究》一书所列与佛教相关的大象图,未包括本文所列举的6件学界指称的“僧人骑象图”或“大象僧侣图”,然他在例举考古材料辨识之错误时也未提及此类图像[7]。笔者在考察这6件画像石图像内容的基础上,分析这些人物与整体画面的组合关系,认为这些骑象人物多被发,或戴尖顶帽,应为越人或胡人形象,希望以此修正过去学界对该类图像的误解。

一、“僧人骑象图”应释作“人物骑象图”

目前已知被称作“僧人骑象图”或“大象僧侣图”的东汉画像石共6件,均分布在鲁南苏北区域。包括山东济宁城南张、滕州羊庄、滕州龙阳店等东汉墓各出土1件,鄒城郭里镇征集1件,江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藏石2件(以下简称徐州汉画馆藏石一、二)。

1.济宁城南张东汉墓石门,现藏济宁市博物馆[8]7。该石高157厘米,宽52厘米,厚12厘米[9],正反面皆浮雕图像。正面图像从上至下分为四层,第一层为羽人饲凤,第二层为人物骑象,第三层为铺首衔环、执斧人物、双首人面同肩神兽及九首人面神兽,第四层为持戟与拥彗门吏(图一)。出土简报对第二层图像作如下说明:“一公象四足直立,象背坐六人,每人持一钩。象鼻上立一人,左手用钩钩住象鼻孔,右手挥钩作舞。此当为驯象图。”[9]尽管未说明人物发式,但清楚记录骑象人物皆持钩,然仔细观察可见左端(以观者为基准确定图像左右方向,下同)最后一人并未持钩。该画像石除采用浮雕技法外,还多以阴刻线表现部分细节,这在出版的图片中很容易被忽略。仔细分辨人物骑象图,除了蹲踞在象头上的男子和大象前方作舞蹈状的男子作侧面像、头顶束髻外,其他象背上的五人皆作正面像,方圆脸,着袍,并以细阴线刻画了分披在头颅两侧的头发以及右肩处的长钩。

2.滕州羊庄北台村东汉墓门楣石,现藏滕州汉画像石馆。据馆内展示说明牌,该石高60厘米,宽270厘米,厚30厘米。画面横长,主要表现狩猎场景,人物由右至左有斗牛一人,斗虎一人,骑象七人,骑骆驼一人,持筚猎兔二人,持矛猎鹿一人,扛猎物二人,持弓射箭一人。其中大象背上七人皆作侧面像,最前方一人执钩,状似回首后顾。人物仅浮雕轮廓,未细打磨,无明显冠饰或发式,但后面四人后脑有粗略的被发线条(图二)。类似题材的图像亦见于邹城高庄金斗山画像石[8]70,其画面右段有被发人物钩象与骆驼,背上无骑乘者。

3.徐州汉画馆藏石一[10]。该石为征集所得,呈长方形,高85厘米,宽33厘米,厚17厘米[11]。正面上方描绘云气缭绕、群兽率舞场面,下方一象左向立,背上五名男子,最前一人持钩,均作侧面像,着绔,头颅后方明显被发(图三)。

4.徐州汉画馆藏石二。该石为征集所得,呈长方形,高87厘米,宽32厘米,厚19厘米[11],上端残损。正面图像分三层,由上而下分别为单首双身神兽、驯象、树下饲牛。其中驯象场景主要刻画一头大象,右向立,嘴左右侧各上翘一牙。象头上一人持钩,象背一人卧躺,两人皆戴平上帻,应为俗人形象,而非僧人(图四)。骑象人物戴帻之例,亦见于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东壁,画面中三人皆持钩,戴介帻[12]30—31。另外,树下饲牛男子亦作被发状,造型同例3中的骑象人物。

5.滕州龙阳店出土画像石,现藏山东博物馆。该石高94厘米,宽72厘米,厚19厘米[13],右上角呈L形缺口。正反两面均刻绘仙境中云气缭绕、百兽率舞的场面。正面左上角刻画两只四牙象,均左向立。右侧一象仅见头部与长鼻。左侧象背上坐四人,一人攀象鼻而上。两象之间有一人攀越(图五)[8]153。

6.邹城郭里镇黄路屯征集画像石[14],现藏邹城孟庙。该石高45厘米,宽270厘米,厚29厘米[15],可能是墓室横梁,左右两端残损。画面上层刻卷云纹,下层中间为武库,左段刻戴进贤冠男子与孩童各三人,左向跪坐,右段刻大象两只,左向立。左象背上二人,个头甚小,状似光头造型;右象仅残存长鼻,长鼻下有戴尖顶帽持钩胡人(图六)。

上述6件表现骑象人物的实例中,例5滕州龙阳店出土画像石所绘明显为戴尖顶帽的胡人形象,相关人物造型问题已有学者作详尽分析,不遑多论[16]。例6中象背上的二人虽状似光头,但两象间驯象人物为戴尖顶帽的胡人,故推测此二人可能也是胡人。余者例1至例4所绘骑象者均明显为被发造型,应该是向汉朝进贡大象的越人形象。《汉书·武帝纪》云:“(元狩元年)夏,马生余吾水中。南越献驯象、能言鸟。”[17]176自先秦以来,越人即有被发的习俗。《韩非子·说林上》云:“越人被发。”[18]《战国策·赵策二》亦云:“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19]又《淮南子·原道训》曰:“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象麟虫。”[20]因此,这6件画像石上过去所认知的“僧人骑象图”或“大象僧侣图”,应更正为“人物骑象图”。

[6]朱浒.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309—318.

[7]何志国.汉晋佛像综合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12,387—389.

[8]赖非.中国画像石全集:第2卷:山东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

[9]夏忠润.山东济宁县发现一组汉画像石[J].文物,1983(5).

[10]武利华.徐州汉画像石[M].北京:线装书局,2001:80.

[11]杨孝军,郝利荣.徐州新发现的汉画像石[J].文物,2007(2).

[12]蒋英炬,杨爱国,信立祥,等.孝堂山石祠[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13]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汉画像石选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32.

[14]胡新立.邹城汉画像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70.

[15]胡新立,朱青生.汉画总录:31:邹城[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71.

[16]邢义田.古代中国及欧亚文献、图像与考古资料中的“胡人”外貌[M]//邢义田.画为心声:画像石、画像砖与壁画.北京:中华书局,2011:197—314.

[17]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台北:鼎文书局,1986.

[18]韩非.韩非子新校注:上册[M].陈猷奇,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483.

[19]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57.

[20]刘安.淮南子[M].许慎,注.陈广忠,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10.

[21]周保平.汉代吉祥画像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297—300.

[22]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980.

[23]瞿昙悉达.开元占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805.

[24]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林格尔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70,120.

[25]汤池,武利华,王步毅.中国画像石全集:第4卷:江苏、安徽、浙江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31.

[2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27]费振纲,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63—65,188,416,418.

[28]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以都城、校猎、礼仪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16—181.

[2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545.

[30]吕不韦.吕氏春秋[M].王启才,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80—81.

[31]李章星.中国古代象兵沿革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32]范晔.后汉书[M].李贤,等,注.司马彪,补志.台北:鼎文书局,1981:5.

[33]房玄龄,等.晋书[M].台北:鼎文书局,1980:756.

[34]史巖.中国雕塑史图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377.

[35]临沂市博物馆.临沂汉画像石[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159.

[36]安丘县文化局,安丘县博物馆.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27.

[37]陈秀慧.滕州画像石空间配置复原及其地域子传统:上篇[G]//朱青生.中国汉画研究:第3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3—266.

〔责任编辑:谷丽珍〕

猜你喜欢
汉画像石胡人
破山剑
破山剑
汉画像石艺术在装饰性绘画中的思考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汉画像石中“鱼莲”图像研究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汉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探渊
谈谈唐王朝皇室中的胡人风俗
“胡人”到底是什么人
儒释道思想的融合体 胡人骑羊青瓷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