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疗法对运动性疲劳大学生血糖及血清睾酮的影响

2019-08-06 08:21胡露楠郑芳萍沈重庆王荣宗童伯瑛游世晶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耳穴体能训练机体

胡露楠, 郑芳萍, 沈重庆, 王荣宗, 童伯瑛, 游世晶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 350122)

耳穴贴压法是耳穴表面贴敷压丸以防病治病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可弥补体针之不足,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创伤,副作用少,其对改善运动性疲劳的症状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1-5]。适度的运动使机体处于生理性疲劳状态,在合理的恢复手段下能及时消除疲劳,并且提高身体素质;而超负荷的运动所导致的病理性疲劳会给机体带来消极影响,引起各种机能障碍,甚至损害身体健康。陈静雅[6]运用耳穴压豆法使训练后疲劳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体能明显恢复,运动性疲劳得到有效缓解。本研究从能量与内分泌调节方面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对运动后疲劳大学生血糖(GLU)、血清睾酮(T)的影响,以更好地防治运动性疲劳,提高大学生的竞技水平。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本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福建中医药大学就读的大学生,共60例(男∶女=1∶1)。采用分层随机法按男∶女=1∶1的比例将60例大学生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

1.2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25岁;②身体健康,既往无心血管、肿瘤、肝炎等重大疾病,经常规体检未发现异常;③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②入选的受试者依从性差,未能坚持完成试验者;③运动员或长期从事专业系统体育锻炼者;④外耳有湿疹、溃疡、冻疮破溃等耳穴贴压法禁忌症者。

1.4 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方案根据参考文献[7]稍加修改制定。每日训练在下午3~5时内完成,先进行剧烈运动,休息20 min后,再进行耐力性运动,每周训练6 d,休息1 d,持续4周。剧烈运动项目包括:1 000 m全力跑1次,400 m跑3次;耐力训练项目包括:5 000 m徒手跑1次,限定在25 min内完成。

1.5 干预方法

正常组正常训练,不进行任何干预;对照组每天正常训练,跑完休息10 min后于双侧足三里、环跳、三阴交穴进行针刺,留针20 min,以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感为度,隔天1次,每周3次;观察组每天正常训练,跑完休息10 min后分别于耳穴心、肝、脾、肺、交感、内分泌用王不留行耳贴进行贴压,嘱受试者晨起按压1次,运动前30 min按压1次,运动后30 min按压1次,非运动日每天自行按压3次,每次按压1 min,以耳朵发红、发热、明显胀痛为度。

1.6 观察指标

1.6.1 主观体力感觉评分

运用瑞典学者Borg设计的“自认的劳累分级表”主观体力感觉评分(RPE)对受试者的疲劳状况进行感觉评分[8],分别于体能训练前24 h和4周体能训练后24 h进行评定。

1.6.2 实验室指标

各组大学生分别于训练前24 h和4周体能训练后24 h进行空腹静脉取血,检测血糖(GLU)和血清睾酮(T)的含量变化,全部检测由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检验科进行检测。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各观察指标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者,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大学生基线资料比较

正常组20例大学生中,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20.32±1.42)岁;平均身高(165.58±8.02)cm,平均体质量(57.84±7.70)kg。对照组20例大学生中,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20.56±1.20)岁;平均身高(165.53±6.76)cm,平均体质量(57.69±7.00)kg。观察组20例大学生中,男女各10例;平均年龄(20.53±1.70)岁;平均身高(165.05±7.51)cm,平均体质量(57.67±11.89)kg。3组大学生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3组大学生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3组大学生主观体力感觉评分比较

表1结果显示:训练前,3组大学生RP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能训练后,各组大学生疲劳感觉都明显增加,与训练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以正常组训练前后差异最为显著(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后RPE差值更小,与正常组训练前后RPE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后RPE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3组大学生治疗前后主观体力感觉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PE scores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s,s/分)

表1 3组大学生治疗前后主观体力感觉评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PE scores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s,s/分)

①P<0.01,②P<0.05,与训练前比较;③P<0.05,与正常组比较

训练前后差值12.04±0.56 3.99±0.41③4.38±0.54③组别正常组对照组观察组N 20 20 20训练前6.63±0.52 6.57±0.48 6.65±0.54训练后18.67±0.78①10.56±0.86②11.03±0.98②

2.3 3组大学生训练前后GLU含量比较

表2结果显示:训练前各组间GLU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体能训练后GLU含量下降,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体能训练前后GLU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体能训练前后GLU含量差值更小,与正常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训练前后GLU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3组大学生训练前后GLU含量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in the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c/(mol·L-1)]

表2 3组大学生训练前后GLU含量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in the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c/(mol·L-1)]

①P<0.05,与训练前比较;②P<0.05,与正常组比较

训练前后差值0.63±0.69 0.03±0.60②0.05±0.53②组别正常组对照组观察组N 20 20 20训练前4.66±0.65 4.71±0.54 4.74±0.76训练后4.03±0.74①4.68±0.68 4.69±0.61

2.4 3组大学生体能训练前后血清T含量比较

表3结果显示:训练前,3组大学生血清T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正常组男女血清T含量均较训练前明显下降,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观察组中血清T含量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女性血清T值下降更明显(P<0.01);男性训练前后血清T含量差值与正常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3组大学生体能训练前后血清T值比较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serum testosterone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c/(mol·L-1)]

表3 3组大学生体能训练前后血清T值比较Table 3Comparison of the level of serum testosterone in the 3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s,c/(mol·L-1)]

①P<0.01,②P<0.05,与训练前比较;③P<0.05,与正常组比较

组别正常组对照组观察组N女女女0.73±0.12 0.74±0.21 0.66±0.16 20 20 20训练前男19.78±3.02 20.34±2.95 21.12±2.98 1.35±0.36 1.44±0.28 1.41±0.40训练后男12.31±3.13①15.14±2.41②15.32±2.53②0.62±0.23①0.70±0.34①0.75±0.21①训练前后差值男7.47±0.65 5.20±0.75③5.80±0.45③

3 讨论

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提出,运动性疲劳即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维持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9]。运动性疲劳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主观虚弱感,活动能力下降,肌肉酸疼等,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是人体达到一定运动量而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属中医“劳倦”的范畴[10],中医认为运动性疲劳与机体的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生化输布异常有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具有一定的防治运动性疲劳的效果。许金叶等[11]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性激素水平,缓解疲劳症状。朱政等[12]研究表明,长跑运动员赛后通过针刺治疗有助于血尿素氮(BUN)、肌酸激酶(CK)、血清T的恢复,改善运动性疲劳。然而,关于耳穴防治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的病变可以反映在耳廓上,耳穴治病主要是通过经络来实现。通过刺激有关的穴位能够使机体五脏六腑协调运转,气血津液生化布散顺畅,达到内环境稳态。心为君主之官,心气推动血液使其灌注全身,是运动的物质基础;肺主呼吸之气,肺气的不断输布使体内之气周流不息;脾主运化,是运动所需的能量来源;肝主疏泄,在体合筋,其华在爪,为罢极之本,与运动疲劳的产生和消除密切相关;交感可调节血管的收缩舒张,缓解运动后心动过速;内分泌可调节体内激素代谢水平,不断促进机体吸收、分泌、代谢和排泄,调和机体气血阴阳平衡。故本研究选用耳穴刺激点为心、肝、脾、肺、交感、内分泌。

能量物质的耗竭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人体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时,体内的GLU被骨骼肌吸收利用,浓度下降,由于GLU的相对恒定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主要条件,GLU的下降直接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供应,造成大脑工作能力下降,进而出现机体疲劳,严重者出现低血糖甚至休克[13]。邴兴红等[14]研究表明,穴位敷贴法能改善训练后因运动性疲劳导致的GLU下降。本实验结果显示,4周体能训练后正常组GLU较训练前显著下降(P<0.05),说明GLU作为能源物质在高强度的运动下大量消耗,导致机体运动能力下降,产生疲劳的感觉。对照组和观察组的GLU在训练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进行耳穴贴压或针刺治疗能使GLU保持或促使其维持在原来水平,促使疲劳的感觉消除,机体的运动能力提高。

血清T是人体主要的雄性激素,可增加氨基酸在骨骼肌细胞膜的穿透性,加快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蛋白质的分解,还可以促进肌糖原的合成,提高糖原的储备,刺激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多[15-17]。运动员体内血清T的多少对机体运动能力的高低以及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起到重要的作用。游世晶等[18]研究表明,大学生运动员经长时间体能训练后血清T含量明显下降。王彬等[19]报道定向越野运动员赛前强化训练后经穴位艾灸治疗,男性艾灸后血清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女性艾灸组血清T较对照组升高,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产生了良性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正常组血清T明显下降(P<0.01),说明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可导致人体血清T下降,引起机体疲劳,运动能力下降。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男性的血清T均较训练前下降(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耳穴贴压法与针刺疗法均能改善男性因为训练过度而引起的血清T下降,缓解机体的运动性疲劳。训练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女性血清T均较训练前下降(P<0.01),训练前后差值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女性体内雄激素含量少,大运动量训练可造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使反向调节功能障碍,而雄激素对女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反馈作用不明显,雌激素才是反馈的主要调节者,女性雄激素的测定会受到月经周期的影响。耳穴贴压法能否缓解女性运动性疲劳所致的血清T的下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4周的体能训练,可引起大学生GLU、血清T下降,使机体处于疲劳状态,通过耳穴贴压法可调节机体的内分泌与能量水平,减少血清T和GLU的下降,具有增强机体功能,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其疗效与针刺疗法相当,且不良反应少,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猜你喜欢
耳穴体能训练机体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邓俊峰作品选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