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8-06 08:21雷亮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腰部活血针刺

雷亮

(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陕西宝鸡 721000)

急性腰扭伤(ALS)是临床常见的外伤疾病,多发于青壮年人群及体力劳动者,主要表现为瘀斑、肿胀、压痛、疼痛等,若患者未及时治疗,易导致慢性腰痛,增加患者的救治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1]。目前,ALS在治疗上以西药加针刺治疗为主,其目的主要是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欠佳,故如何提高患者的疗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2]。止痛活血汤是祖国医学常用的方剂,可起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肿之妙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3]。对此,本研究通过给予ALS患者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探讨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疗效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ALS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骨科就诊的ALS患者,共160例。按照首诊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 诊断标准 ALS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就诊前1个月无抗凝、免疫、激素、抗生素等治疗史;②经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影像学等检查符合ALS的诊断标准;③年龄>18岁、无精神病病史;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骨折、脱位、韧带断裂等需手术治疗或腰椎间盘突出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③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的患者;④对本次治疗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乙酰氨基酚口服和针刺治疗。(1)乙酰氨基酚(国药集团汕头金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1051)口服,0.5 g/次,3次/d。(2)针刺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取穴为双侧肾俞、腰痛点穴、腰眼、腰阳关、志室,常规消毒穴位局部,取3寸一次性毫针快速进针,手法施以提插捻转得气、针感至痛点、强刺激,留针20 min。期间行针2次,每天1次。期间注意指导卧床休息、体位摆放等。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止痛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为三七4 g(冲服),延胡索、红花各6 g,小茴香、当归各9 g,桃仁、木香、杜仲各10 g,香附、赤芍药各12 g,川续断14 g,水泡后大火煮开、慢火煎煮30 min后取汁300 mL,早晚2次均分温服,1剂/d。

1.5.3 疗程 2组疗程均为7 d。

1.6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血液流变学、疼痛、腰功能、治疗疗效、不良反应等的评估。①血液流变学:于治疗前和治疗7 d后取上臂静脉血6 mL置入无菌试管中,行血常规检查全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聚集率(PAR)。②疼痛:于治疗前和治疗4、7 d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5]评估,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896,效度系数为0.845,总分为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③腰功能: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7 d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6]评估,Cronbach’α信度系数为0.910,效度系数为0.852,采用6级评分法(0~5分),共10项。总得分为实际得分/50(最高可能得分)×100%,得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④治疗疗效[4]:于治疗7 d后评估,腰部功能基本正常、临床症状(瘀斑、肿胀、压痛、疼痛等)基本消退为显效,腰部功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有效,腰部功能、临床体征无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⑤不良反应:观察和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8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0~60岁,平均(40.60±4.58)岁;病程6~72 h,平均(20.17±2.71)h;体质量指数 18.04 ~ 29.87 kg/m2,平均(24.62±3.05)kg/m2。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2~60岁,平均(40.82±4.61)岁;病程6~70 h,平均(20.50±2.73)h;体质量指数18.08~ 29.92 kg/m2,平均(24.57± 3.04)kg/m2。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7.5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n(p/%)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V、HCT、PAR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PV、HCT、PA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V、HCT、PAR的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V、HCT、PAR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V、HCT、PAR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V,HCT,and PAR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V、HCT、PAR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PV,HCT,and PAR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和7 d后,2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ODI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V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s/分)

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N 80 80 tP治疗7 d后32.06±3.35①26.17± 2.78①②9.567<0.001治疗前5.41±0.56 5.45±0.58 0.260 0.879治疗4 d后3.67±0.42①2.54± 0.35①②14.615<0.001治疗7 d后1.93±0.26①1.12± 0.22①②16.817<0.001治疗前56.51±5.73 56.26±5.75 0.218 0.896治疗4 d后47.04±4.82①41.65± 4.39①②5.846<0.001

2.5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急性腰扭伤(ALS)主要是因为巨大外力作用于腰肌、韧带、筋膜、关节等所致,以腰痛、活动受碍为主要表现,好发于腰骶、骶髂等关节,具有发病急、症状明显、预后较好的特点。现代医学治疗ALS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其长期连续治疗,可引起肝肾胃等不适,因此探索中医药治疗ALS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7]。

中医认为ALS属筋伤、痹证范畴,由跌、扑、坠、堕等伤及腰所致,可使腰经络壅滞、气滞血瘀,脉络气血不通而痛,若未能及时治疗,可使瘀滞之气血堵塞腰部脉络,久之则气血瘀而积滞、不能濡养腰部,导致腰部血液循环受碍而引发腰椎纤维化、瘢痕、黏连,甚至演变为慢性腰痛[8]。而针刺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络信息传递,将针刺效应传感于患处,激发经气,从而达到疏通经脉、通则不痛之目的,临床上常配合西医治疗以提高疗效,现已成为ALS主要的治疗方法[9]。止痛活血汤为中医方剂,主治损伤瘀血、红肿疼痛,具有活血止痛、化瘀行气之功效,近年来被应用于骨科疾病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提高疗效[10,11]。此外,PV、HCT、PAR是临床上常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水平越高表示机体血黏度越高及血小板聚集性越强,可有效反映全身性凝血状态,对ALS腰部凝血状态也具有重要的评估作用[12,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V、HCT、PAR和治疗4 d、7 d后VAS、OD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PV、HCT、PAR和治疗4 d、7 d后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能够有效改善ALS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缓解患者的疼痛并促进了腰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由于常规治疗中,对乙酰氨基酚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配合针刺双侧腰痛点穴(善调腰部气血逆乱、运行受阻,为经外奇穴)、肾俞(具补肾壮阳强腰之功,为足太阳膀胱经穴)、腰眼(具通经活血之用,为治腰痛之经外穴)、腰阳关(具强腰补肾、通络活血之用,为督脉阳气之会)、志室(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主治腰脊强痛)等穴位治疗[14,15],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腰部气血运行,疏通经脉,从而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和改善患者腰功能。而本研究加用了止痛活血汤治疗,由于其方中当归、桃仁、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散瘀消滞之效,香附、木香等具有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川续断、杜仲等具有壮腰健肾、疏通经络、补益气血之用,延胡索、赤芍药具有舒筋活络、通行气血之效,配合当归、小茴香、三七等可养血活血、温经散寒、活络散瘀、消肿止痛[16,17];因此,诸药合用,可共同发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散瘀止痛之妙用,能够有效通行腰部瘀阻之气血,消除腰部之瘀血,从而解除患者腰痛、活动受限之症。现代药理学表明,当归、赤芍药、牛膝、桃仁等,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并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和改善血液流变性;三七、小茴香、木香等,可有效调节机体内环境平衡,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和促进炎症吸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杜仲、香附、川续断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缓解肌肉痉挛[18,19];此方能够有效改善ALS患者腰部周围血液循环及局部血液高凝状态,使血液可通达并营养腰部,有利于抑制局部炎症反应、水肿等并促进其吸收,进而能够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瘀血吸收,起到了消肿止痛、修复受损组织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症状和促进其腰功能的恢复。同时,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此结果与李欣怡等[20]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在西药和针刺基础上,联合止痛活血汤治疗ALS可提高临床疗效。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了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治疗ALS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止痛活血汤联合针刺可有效改善ALS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患者腰功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腰部活血针刺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前期32例
活血舒筋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
针刺结合聪耳息鸣汤治疗耳鸣80例
活血化痰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腰部“回”字形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