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上如何让错误更精彩

2019-08-14 02:24黄修武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未知的,他们的学习需要从一个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天天都有学生在出错,错误伴随学生成长,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因一个“错”字堵学生的嘴或者直接将自己正确的答案和盘托出,而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使课堂增添一些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一、 发现错误,追寻教学的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答题错误或者理解错误。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轻易判断对或错,首先,用鼓励的语言不做评判,使学生拥有一种愉悦的心情;其次,也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作为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观点、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识,更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找到其错误的源头,把握其产生错误的思维运行轨迹,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千克”与“克”后,尽量准备了足够的教具和学具,但还是有几个学生对这两个重量单位理解不透。一个学生这样回答:一头牛重500克、一只小狗重5克。教师微笑着摸了一下他的脑袋,让其他同学帮他纠正,并把理由讲给他听。生甲:我体重28千克,难道一头牛比我还轻吗?所以一头牛应该重500千克。生乙:一个一角的硬币重约1克,一只小狗才跟5个一角的硬币差不多重吗?一听就知道是错误的,一只小狗重5千克还差不多。师问:这个同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生丙:因为他分不清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这个同学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关键是他没有把这两个重量概念和生活中的实际联系起来。问题找到了错误就自然迎刃而解了,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知道,發现学生的错误资源,是调整教学起点的前提。

二、 将错就错,顺势利导,开拓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学过程一帆风顺、风平浪静,一切按教师的规划进行,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显得死板僵化。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受到挫折,出现争议,那么就会撞激起思维的火花,就会激发起学继续思考的欲望。而真实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是因为有了这种错误、那种错误,教师才有可能发现、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将错就错”,拓宽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精彩,教学过程更真实。

例如:教学复合应用题时,一位教师出了这样一道题:师傅和徒弟合做900个零件,两人每天合做50个零件,8天后,徒弟请假了,剩下的由师傅单独完成,师傅每天做30个,师傅一共要做多少天?学生解题时列出错误的算式:(1)900÷50,(2)(900-50)÷30,(3)(900-50×8)÷30。教让学生讲完正确的算法后,也没有丢弃这些错误的资源,问:“如果这些算式正确,对这道题应该做怎样的改变呢?”这下全班学生兴奋了起来,甚至连刚才出错的几个学生也兴趣大增,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

生甲:看(1)算式,题目应改为:师傅和徒弟合做900个零件,两人一天共做50个零件,一共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生乙:看(2)算式题目应改为:师傅和徒弟合做900个零件,两人每天合做50个零件,一天后,徒弟请假了,剩下的由师傅单独完成,师傅每天做30个,师傅还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生丙:看(3)的算式,这道题目应改为:师傅和徒弟合做900个零件,两人一天共做50个零件,8天后徒弟请假了,剩下的由师傅单独完成,师傅每天做30个零件,师傅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这样从正、反两面不同角度认识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 巧设错误,成就课堂的精彩

在数学课堂教的中,教师要巧于设疑,善于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研究问题,“故错”置疑、激疑创造矛盾,从而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它不但引起学生对某些易错问题的注意,还让学生去发现错误、剖析错误和改正错误,使学生经历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进而唤醒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对学习充满热情和探索的欲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求正方形的面积时,他出了这样一道题:学校花坛的周长是16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师出示时漏抄了“正方形”三个字,结果学生做题时出现下面的情景:

生甲(轻声地):“老师这道题不能做,缺少条件,没有说明学校花坛的形状。”师:“请同学们停下笔,会做这道题的同学请举手。”这时部分学生举起了手,师指名没举手的学生,“你不会做吗?”生:“我觉得这道题差个条件,补上正方形这个条件就能做了。”师(故作认真):“是老师粗心大意了,漏了正方形三个字,还好,几位细心的同学及时发现并提出来。”

这样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会显著提高,学生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数学问题,满怀信心;没有错误的课堂是不真实的,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值得每位教师深思。

参考文献:

[1]朱苑.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名师在线,2018(13):62-63.

[2]杨艳凤.利用教学“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8):20.

作者简介:

黄修武,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镇小河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创新思维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论如何提高小学英语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浅谈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分析能力的提高
论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解题错误的分析能力
再识“千变魔女”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