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阅读与作文教学

2019-08-14 02:24黄修武
读天下 2019年19期
关键词:作文写作语文阅读语言

摘 要: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能力体现阅读能力,阅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写作方法。只要找好二者的结合点,用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便可有效提高学生的作写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作文写作;语言

前不久去了几所小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朗朗的读书声没有了,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来古人早就告诉我们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写作能力体现阅读能力。阅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并获得写作方法。首先,阅读使学生学会审题,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弄清楚作者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后,便于心中有底。这样就知道该写些什么、该怎样写,避免学生在作文审题时误入歧途,劳而无获。其次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作文立意,阅读量丰富了,审美能力辨别能力随之提高,学生作文深层立意,也会一触即发。伴隨学生审美能力感悟能力的提高,强烈的表现力让他们去认识生活,去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再次,阅读可以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阅读内容多了,学生会见到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作品,会学到各类文章的篇章结构、各种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只要我们找好两者的结合点,利用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惜不少教师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硬生生地分割开了;阅读教学不涉及作文知识的渗透,更有甚者,每个教学单元完成一次写作训练后就认为本学期的作文教学大功告成。

作文其实是综合也表现作者平时的思想、知识、语言等方面的积累。首先思想上:读书明理,很明显看的书多了,道理就懂多了,这对写作是大有好处的,特别是话题作文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使夹叙夹议的文章成为了文学习作的重点,这类文章特别仰仗孩子对实现世界的独特的看法。说白了就是他们所明的理有多少,明理越多,文章就越有广度和深度。阅读内容的选择对于塑造人格具有同样的效应,我们要让学生读有品位的书,做高品位的人,写高品位的文章。

孩子写作最重要的是语言方面的积累。特别是小学生吸收特别快,书读多了,接触的好文章多了,自然而然地可用语句也就多了,写起来得心应手,读得更多时,就更能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还可以做到锦上添花,把思想表达得更加圆满、生动、形象。

读书应为小学生作文服务。内容不限于文学作品,还应涉及各种读物,模仿写作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学习过程中合理的需要,因此可以从他们有效地模仿这个角度出发,思考引导他们阅读的取向。首先是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为写作提供范例。其次是富含优美的词句,便于学生在写作时运用到文章中去。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类阅读的积累,等同于蜜蜂采蜜,能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素库。再次,文以载道能帮助学生明理的小寓言、小故事也值得阅读。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阅读都不能抱着休闲娱乐的心态、“囫囵吞枣”式的虚读,应该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调动他们的情绪、意志力的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读书的吸收才能辅助到写作的倾吐上来,相得益彰。否则,茫无目的地阅读了无数书籍仍旧提笔维艰。所以只有精读、细读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以阅读促进写作是需要时间的,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日积月累的漫长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收其功效于朝夕。有的家长包括一部分教师,一时半会儿看不到孩子在写作上的进步,就动摇了,停止鼓励阅读,这是很不明智的。“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话用在阅读和写作上再也恰当不过了。《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强调在课内外阅读中进行语言和习作素材的积累,而且提倡对积累的知识进行运用。在教学实践中,阅读课堂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语文实际展示课堂内外阅读中的语言积累,重视在作文指导上运用各种策略,强化学生对语言的积累和写作素材的运用。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进行积累,并使积累经常化、日常化,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积累与运用的方法,培养良好的积累运用习惯,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意,让学生的积累真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侯燕.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优化策略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8.

[2]林敏锋.小学语文文体意识下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黄修武,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河镇小河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作文写作语文阅读语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通过多元调动引导学生以手写心的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初中一年级新生作文写作教学的几点建议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策略分析
浅谈《论语》教学对学生作文写作的启示与运用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