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15 07:05胡继文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1期
关键词:后测实验班模态

■胡继文/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一、研究设计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把话语的研究领域从语言扩大和延伸到除语言外的图像、音乐、声音、视频以及手势等非语言的领域,在教学中主张使用多模态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针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以在日常及工作中以实用为目标的特点,把多模态教学法引入到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中已成为高职英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问题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法的态度和验证多模态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效果,分别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法对其进行分析和验证。研究者设置了两个问题:(1)多模态教学法在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是否优于传统教学法?(2)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是否认可多模态英语教学法?

(二)受试对象

本次实验随机把高护(9)班设定为实验班(男生6人,女生44人),把高护(10)班设定为对照班(男生7人,女生43人)。教学实验时间8周,两班使用的教材均用《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6-7)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实验时间与班级课程表一致,两班的授课次数、时间长短相同,两班的授课教师相同,两班的学生使用相同的前后测测试试卷,两班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及基础基本持平。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运用SPSS17.0对两班的前后测试卷的成绩以及实验班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研究所使用的前后测试卷均出自《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的配套考考练练丛书,试卷信度、效度科学合理。调查问卷来自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甘洛荧2012年的硕士论文:《多模态教学对英语词汇习得效果的实证研究》中使用的调查问卷,但对少部分问卷题目进行了删减,为了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科学合理,对其因子进行了分析。该调查问卷运用五级量表计分法进行计分,从问卷的选项“完全赞同”、“赞同”、“不确定”、“不赞同”、 “完全不赞同”,选项分值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本调查问卷只对实验班全体学生在后测试卷测试完后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之前,为了检验其结构效度是否良好,对其因子进行了分析,以下是分析结果及说明。

从表1 KMO测度和Bartlett检验结果可以看出,KMO值为0.651,这表明样本大小符合要求,数据也适用于因素分析。Bartlett检验显著水平为0.000,小于0.05,表明变量之间有显著关联,也就是说有共同因子存在,所以该问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从表2可知,Cranbach a系数的计算结果a=0.822,可见此问卷具有很好的信度。

(四)研究步骤和数据收集

研究人员运用SPSS17.0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班的前后测试卷的成绩以及对实验班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处理,验证多模态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学生英语学习习得及保持上效果方面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和学生对其是否具有较高的认可度。

二、研究数据分析与讨论

(一)实验前数据分析

1、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成绩对比分析

研究者将两班的前测成绩输入SPSS17.0,分析后将数据整理如下表3:

从表3可知,实验班的前测成绩的平均分为72.16,对照班的前测成绩的平均分为72.52,两班的前成测成绩的平均成绩差异很小。为了进一步验证两班学生在英语水平是否有显著差异,研究者对该组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表1 问卷效度分析:KMO和Bartlett的检验

表2 问卷信度分析:可靠性统计量

表3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对比

表4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5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对比

表6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的独立样本T检验

表7 学生多模态教学法的态度调查统计量

表8 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态度调查统计量

表9 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法在词汇记忆优势方面的态度调查统计量

从独立样本检验表4可知,P值(Sig)为0.728,P值大于0.05,说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两班的整体学生英语学习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笔研究者把两班作为本次教学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合理的。

(二)实验后数据分析

1、实验班和对照班词汇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研究者将两班的后测成绩输入SPSS17.0,并对得到的数据整理得到下表5:

从5表中可知,实验班的后测成绩的平均分为78.37,对照班的后测成绩的平均分为73.70,两个班的后测成绩的平均成绩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者为了进一步验证两班学生在英语的掌握程度是否有显著差异,对后测的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

从表6 独立样本检验可知,P值(Sig)为0.009,P值小于0.05,说明两班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两班在实验前成绩不存在差异性,而在教学实验之后两个班的后测成绩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且在均值比较上,实验班的均值要高于对照班很多,因此得出,多模态教学法对于提高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2、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本问卷调查共涉及学生对多模态英语教学法的态度,学生对传统英语教学法的态度,多模态教学法对词汇的记忆效果三个维度,下面将依次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关于多模态教学法的态度调查,因素 q1、q3、q4、q8、q10、q15共 6个 问题,详细见表7。

上表7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多模态教学的态度方面,q1、q3、q4、q8、q10和q15六个题的均值都介于3.00-3.50之间,说明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法持赞同态度。因此,多模态英语词汇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英语词汇,并能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积极性。

关于传统教学法的态度调查,因素q6、q7、q11、q12、q13、q16 共 6 个 问题,详细见表8。

上表8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传统教学法的态度方面,q6、q7、q11、q12、q13和q16六个题的均值都介于2.11-2.63之间,传统教学法的态度的均值为2.351,说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不支持传统教学法。但是,传统教学法在单词拼写、记录笔记和课后复习方面优势学生是比较认可的。

关于传统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态度调查,因素q2、q5、q9、q14、q17、q18共6个问题,详细见表9。

上表9的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多模态教学英语词汇记忆的优势的态度方面,q2、q5、q9、q14、q17和q18六个题的均值都介于3.41-4.05之间,显然各题均值都大于3.0,多模态教学英语词汇记忆的优势的平均值为3.668,说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法的词汇记忆效果持赞同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多模态教学模法中的声音、视频、图片、实物和教师肢体语言等的运用对学生英语词汇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提高学生词汇记忆水平。

三、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教学实验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多模态教学模式下英语学习习得的效果情况。通过SPSS17.0分析最后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通过运用SPSS17.0对多模态教学法在实验前后对学生进行前后测试结果的数据分析可以得知:多模态教学法对于提高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2)通过运用SPSS17.0对多模态教学法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可以得知: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多模态教学法持积极支持的态度。

猜你喜欢
后测实验班模态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联合仿真在某车型LGF/PP尾门模态仿真上的应用
基于老年驾驶人的多模态集成式交互设计研究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