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抽象色偏好研究*

2019-08-15 09:05蒋国庆谭小林聂文燕
中国药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总分灰色精神分裂症

文 晏,蒋国庆,谭小林,符 巍,程 雪,杨 辉,聂文燕,袁 刚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重庆 401147)

国外研究表明,色彩偏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各类不同的心理障碍患者其色彩偏好存在差异[1]。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的一些色彩偏好特点,如孤独症儿童对色彩的偏好与正常儿童不同[2],抑郁症患者偏好黑色[3],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绿色表现出了明显偏好[4]。抗精神病药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方法,目前,第2代抗精神病药因其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而成为治疗一线药物[5]。在单调、缺乏刺激的住院环境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调动自己的思维意识进行思考,会更多地关注自己想象的情境,很难脱离自己的世界而参与到周围的现实活动中。本研究中通过色彩介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探讨其可能对患者病情的积极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诊断标准[6];能进行纸笔作答,理解书面语言;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个人资料均予以保密。

排除标准:色盲、色弱;精神障碍处于急性期,不能完成调查;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及抑郁障碍。

病例选择与分型:选取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 320例,均为汉族;年龄18~60岁,平均(35.56±12.02)岁;发病年龄10~58 岁,平均(29.73 ±10.17)岁。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 1。

1.2 方法

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法,均单用1种第2代抗精神病药治疗,疗程6周。320例患者口服利培酮片(商品名为维思通,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规格为每片 1 mg),起始剂量每次 0.5 ~1.0 mg,1周左右逐渐加至每日2~4 mg;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至每日 4~6 mg,每日 1~2 次,平均(3.8±1.2)mg/d。286 例患者口服奥氮平片(商品名为欧兰宁,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88,规格为每片 5 mg),起始剂量 为 2.5 mg/d,2 周内根据疗效和不良反应调整剂量为 2.5~15.0 mg/d ,平均(12.6±2.4)mg/d。247 例患者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商品名为启维,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17,规格为每片 0.1 g),起始剂量为每次 25 mg,1日2次,每隔1~3 d每次增加50~100 mg,逐渐增至 300~750 mg/d,分 2~3 次服用,平均(450.4±128.5 )mg/d。342 例患者含服阿立哌唑口崩片(商品名为博思清,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521,规格为每片5 mg),取出药片置舌面,起始剂量为5~10 mg,每日1次,用药2周后逐渐增加剂量,最大可增至 30 mg/d,平均(20.4 ± 5.5)mg/d。125例患者口服氯氮平片(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571,规格为每片25 mg),首次剂量为每次25 mg,每日2~3次,逐渐缓慢增至常用治疗量 200~400 mg/d,最大可达 600 mg,平均(300.4±105.6)mg /d。

表1 1 3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人口学特征及临床资料

问卷调查:自制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资料及发病年龄、起病方式、病程等。

抽象色偏好测验:采用对偶比较法[7]。共使用9种颜色,包括红、橙、黄、绿、蓝、紫、白、黑、灰。各种颜色以正方形色块(规格为90 mm×90 mm)呈现,9类色块两两组合,共36种组合方式。各种组合的2个色块均打印于一张长18 cm×9 cm的白色铜版纸上。颜色组合的呈现顺序采用台阶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的图片共计36张,每个被试者进行甲组或乙组的36次判断。首先,做色盲色弱的甄别试验,在被试者完全理解试验要求后正式测试。被试者的任务是对同时呈现的2种颜色的色块进行选择,判断并告诉主试者自己更喜欢哪个颜色,记录在答题纸上。被试者依照任务给出反应,按照顺序翻看图册,直至完成甲组或乙组的36次判断。

1.3 计分方法与症状评定

根据对偶比较法原理,如两色比较时,被试者喜爱色1分,另一个色计0分;若两色均喜爱,则各计0.5分。将全部相同颜色的分值求和,便得到颜色偏好的最终分值,分值越高代表偏好程度越高,反之则代表偏好程度越低[8]。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9],由多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精神科医师对患者进行30~40 min的评定。以PANSS总分的减分率为疗效评定指标,以痊愈和显著进步为总显效,以PANSS减分率≥50%计算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Epidate 3.1软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对多组的均衡性检验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度表示,行 χ2检验。治疗前后抽象色偏好得分对比使用符号等级检验(Wilcoxon法);治疗前后排序对比用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10];抽象色偏好得分与PANSS评分的相关使用Person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经抽象色偏好顺序预测PANSS评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亚型及色彩偏好排序

患者总体色彩偏好顺序为蓝、绿、红、黄、橙、灰、紫、白、黑。各临床亚型在红色、蓝色偏好程度上差异显著(χ2=10.333,18.304,P=0.035,0.001 < 0.05)。偏执型和青春型最偏好蓝色,紧张型和单纯型最偏好绿色,未分化型最偏好红色。详见表2。

表2 不同临床亚型抽象颜色偏好排序

2.2 抽象色偏好得分

由表3可见,患者治疗后对红、橙等7种颜色的喜好倾向发生了明显改变(P<0.01),且非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治疗后颜色偏好均数间差异均明显(P<0.01)。

表3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抽象色偏好得分比较(±s,分)

表3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抽象色偏好得分比较(±s,分)

颜色 治疗前 治疗后Z值P值红4.46 ±2.004.66 ± 1.84-4.5100.000橙4.34 ±1.774.48 ± 1.65-3.3350.001黄4.42 ±1.854.54 ± 1.71-2.7990.005绿4.65 ±1.654.53 ± 1.583.2180.001蓝4.74 ±1.644.43 ± 1.537.3060.000紫3.90 ±1.693.78 ± 1.562.8560.004白3.41 ±2.033.44 ± 1.82-0.5550.579黑3.06 ±2.103.07 ± 1.95-0.3980.691灰3.92 ±1.983.06 ± 1.8411.5530.000

2.3 抽象色偏好排序

由表4可见,患者对主色系各构成色倾向存在明显差异,偏好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治疗前依次为蓝、绿、红、黄、橙、灰、紫、白、黑,治疗后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紫、白、黑、灰。可见,治疗前偏好冷色,最强偏好蓝,最弱偏好黑;治疗后偏好暖色,最强偏好红,最弱偏好灰。经等级处理,治疗前后颜色偏好顺序差异并不显著(r=0.500,u=1.772,P> 0.05)。

表4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抽象色偏好排序比较

2.4 抽象色偏好得分和PANSS评分的相关性

治疗前喜好倾向红色和一般病理呈负相关(P=0.001),喜好倾向黑色和阴性症状呈正相关(P=0.047),偏好灰色和PANSS总分及3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00)。治疗后偏好黄色与PANSS总分(P=0.000)、阳性因子(P=0.000)、阴性因子(P=0.001)、一般病理因子(P=0.013)呈显著正相关,偏好黑色与一般病理得分呈正相关(P=0.038),偏好灰色与PANSS总分(P=0.004)、阳性因子(P=0.000)呈显著负相关,详见表5。

表5 抽象色偏好与PANSS评分的Person相关分析

2.5 抽象色偏好顺序对PANSS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PANSS总分值为因变量,色彩偏好顺序为自变量,完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灰色(R2=4.1%)、黑色顺序(R2= 4.5%)及治疗后黄色顺序(R2=1.3%)对PANSS总分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6。

表6 患者抽象色偏好顺序对PANSS总分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颜色能影响人的情绪。暖色是一种明度与纯度均较高的色系,可以强烈刺激眼部视网膜和脑部神经,起到让人兴奋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循环,使血压上升,心率变快;冷色的明度和纯度低,可营造一种沉静感,使人感到平静、放松,减缓血液循环,降低血压,减缓心率。躁狂抑郁症患者偏好蓝,精神分裂症患者偏好绿,但其他精神类疾病患者偏好紫[11]。也有研究用生物适应[12]及颜色情绪[13]来阐释人的颜色偏好为何存在差异。本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除白、黑外,对多数色彩的偏好均发生显著改变,提示病情对色彩偏好有明显影响。患者在治疗前最强偏好蓝色,和SADR等[14]观点相同。蓝色属冷色系,是大自然里海洋和天空的颜色,基本上没人会厌恶蓝色,明亮的蓝色,意味着梦想、独立;暗沉的蓝色,象征着真诚、信任。患者偏好蓝色,也可能与蓝色能给其带来平静、满足、放松情绪有关。由于黑色属暗色系,代表邪恶、沮丧与悲哀,给人带来一种精神压抑的感觉。故精神分裂症患者厌恶黑色,急于摆脱病症带来的恐惧、空虚和绝望。灰色和黑色一样,属暗色系,意味着单调、枯燥、压抑,所以会遭到患者排斥。红色一般象征着激情、热烈、自信,是充满了动力与能量的颜色。治疗后的患者偏好红色,显示其病情好转后重新恢复自信与活力。

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一般病理症状明显时患者喜好不倾向红色;阴性症状明显时,偏好黑色;整个病症较明显时,偏好灰色。回归结果也显示,治疗前患者对灰色和黑色的偏好对PANSS总分有预测作用。黑色和灰色偏好在心理学上显示悲伤、压抑、单调、枯燥的象征意义,可能会加重病情。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黑色的高倾向性,可能与其在社会中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及受到歧视,渴望尊重,感到孤独有关。YAN等[15]的研究也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积极情绪体验存在缺陷。患者治疗后会偏向红色,与其病情缓解有关,故红色可能对患者的一般病理症状有减轻的作用。黄色系暖色系,是色谱中最明亮的颜色,可能对治疗后的患者加重其整个精神症状,故症状越轻,患者越不喜欢黄色。黑色可加重一般病理症状,症状越轻越不喜欢黑色。灰色可以减轻整个精神症状特别是阳性症状,症状越轻越偏好灰色。

对颜色偏好进行排序时,患者是出于不假思索的思维定式进行选择,这种思维定式就是一种认知。在单调、缺乏刺激的住院环境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调动自己的思维意识进行思考,会更多地关注自己想象的情境,很难脱离自己的世界而参与到周围的现实活动中。第2代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注意、记忆及执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作用[16]。因此,随着精神病症状的改善,患者的认知及躯体感受显得更积极、有活力,故对暖色调的主观偏好有趋向性。另一方面,精神疾病的临床亚型会对患者色彩偏好发生影响[17],虽然各亚型的偏好顺序差异不明显,但在具体颜色的偏好程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个性特质影响人的抽象颜色偏好,患者各个临床亚型具有相似的精神分裂人格特征,故其构成色彩偏好顺序倾向一致。当色彩的象征意义符合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其心理状态时,患者对其便产生偏爱。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对色彩的偏好存在差异,可能与精神病症状的改变有关。一方面,说明抗精神病药治疗对患者颜色的偏好发生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提示,患者对颜色偏好的敏感性可能预测疾病预后。故在临床工作中,在病房色彩的选择上,应考虑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对颜色的偏好,多采用其发病期喜好的蓝色、绿色,尽量减少患者厌恶的且可能加重病情的黑色、灰色,可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疗效。但本研究缺乏相关资料佐证,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对病房的建设、布置,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等提出更多建议。

猜你喜欢
总分灰色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浅灰色的小猪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感觉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