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学科中的立美教育及其现状与对策

2019-08-20 08:21段全林
教师·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美育现状

段全林

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立美教育,就是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来培养,使学生自身成为美的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现状为:在理论上,把审美教育混同为美育,造成立美教育理论的空缺;实践上,立美教育这只眼睛虽然是睁开的,但处于懵懵懂懂的“半睁半闭”状态。加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策略有:课程标准中应明确提出“立美教育”这一概念;加强对语文学科立美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自觉地从多渠道、多领域实施立美教育;等等。

关键词:语文学科;美育;立美教育;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1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7-0025-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那么,如何“改进美育”“加强美育”呢?笔者认为,以立美教育为抓手,应当是有效而可行的举措之一。那么,什么是立美教育?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现状怎样?怎样加强立美教育呢?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一、语文学科中的“立美教育”及其在美育中的地位

美育的正式提出始于18世纪德国人席勒的《美育书简》。在中国,最早系统论述美育的则为19世纪末出生的王国维,他认为“必须在人生学习各阶段施以美育”。之后,《教育大辞典》给美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教育。”

周庆元教授、胡绪阳博士通过对美育概念的广泛考察,认为《教育大辞典》把审美教育混同为美育,认为教育理论界普遍把“美育仅定位于审美教育,把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混同为美育”。正因如此,翻看各种版本的教育学著作,都没有立美教育的名称,都把美育称为审美教育。

二、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现状

在理论上,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把审美教育混同为美育,造成立美教育理论的空缺。理论上的这一状况,在课程标准中有所反映。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并有内容地表述:“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發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显然,这一段话两次提到“审美教育”这一概念,并对语文课程中审美教育的意义和功能进行了具体表述。作为美育的“另一只眼睛”——立美教育,其内容在新课标中有多处的零星表述,如“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这些都触及立美教育的培养内容和要求。但立美教育这一概念或替代概念在新课标中却没有提到,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

在实践上,语文学科立美教育这只眼睛虽然是睁开的,但处于 “半睁半闭”状态。 教师们并不明白立美教育的系统内容,甚至不知道还有立美教育这一名称,但他们意识到立美教育内容的必然存在,因而他们从阅读、写作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伴随着审美活动,伴随着口头表达和口语交际教学,都多多少少对学生进行着教育。这种教育,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大多处于懵懵懂懂的不自觉状态。同时,由于高考不考,也很难来考,立美教育的应有地位被边缘化,这造成了立美教育“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尴尬处境:教师有时间、有兴趣的就训练,没时间、没兴趣就不训练,导致相当一些学生在认识上不重视,言行上不能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突出体现在:无论说话还是朗读、朗诵、演讲,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普通话水平不高,声音不清亮甜美,说话时不讲口德,不热情专注,不够坦诚,语气不委婉,不注意避讳,不自信,不大方,甚至不讲礼貌;女生说话含含糊糊,爱伸舌头,爱用眼角瞥人;男生说话不文雅、不得体、不自然,要么得意忘形,要么抓耳挠腮,摇来晃去。这些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美育的角度看,恰恰是立美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策略

针对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上述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加强对语文学科立美教育具体内容的研究

语文学科立美教育的内容包含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和心灵美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识字与写字等领域,各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下面,以口语交际教学为例谈一谈这四者分别有哪些具体的教育内容。

1.语言美的培养

语言美的培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包括声音美、语意美两个方面的塑造。首先,声音美的培养:发音正确,字正腔圆,语调优美,声中蕴情。即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发准每个音节的声、韵、调,力戒方言、土语;发音吐字清亮圆润,做到声音不过高、过低、过慢、过快,不尖、不粗、不沙、不哑,避免噪声过多、鼻音浓重、口齿含混不清;注意语速的快慢、语音的轻重高低、音节的长短停顿和句调的抑扬等方面的变化;注意以声传情、以情带声,做到声情并茂。

2.心灵美的培养

心灵美的培养主要体现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两个方面的塑造。要自信,不要有恐惧心理、羞涩心理、自卑心理、悲观心理;要有勇气,勇敢地面对任何挑战,不怕失败;要负责地表达,讲口风、讲口德,至诚热情,谦逊、温和、爽朗、宽容、随和,以真情实感去说服人、鼓动人、教育人;冷静把握话语的分寸,面对专横霸道者从容应对,说到自己熟悉而与题旨无关的地方能自制,心乱如麻时能自制,大喜大悲时能自制,显示出应有的风度气质;善于倾听,耐心而专注地倾听,不要假意倾听,拦截话题,超前判断,漠视对象;要讲真心话,不讲假话;要讲文明话,不讲污言秽语;要热情而不矫情;要与人为善,不乱发脾气;要乐于赞勉,不吹毛求疵;要就事论事,勿不可理喻;要合理判断,不以偏概全;要宽容体谅,不斤斤计较;要慎思慎言,不胡言乱语;要幽默自然,勿出言粗暴;要相互尊重与理解,勿傲慢无礼。

3.行为美的培养

行为美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举手投足的动作合乎规范、合乎“美的规律”。在舞台上朗诵或演讲时,站立的姿态要自然大方,两脚微微分开,正面站立或成“丁”字形站立,身体上方要正对听者;头部端正,腰直肩平,收腹挺胸,稍前倾,双手自然下垂;眼睛平视听众,不要俯视地面,也不能过分昂头,更不能走来走去;上身切忌大幅度左右摇摆,前俯后仰,或背对听者;不要抖腿、抖脚,不要用手摆弄衣角,或搔耳摸头,不要双手插入下衣袋,或叉腰、背双手。

(二)自觉地从多渠道、多领域实施立美教育

立美教育可以在“表达与交流”中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和作文教学来实施,也可以在“阅读与鉴赏”中通过审美活动来实施。如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通过朗读、朗诵 、演讲、辩论以及回答问题、发言、讨论等形式来实施立美教育。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真情实感,写有创意的文章,提倡个性化表达,不写空话、套话、假话,同样是对立美教育的实施。

在语文学科中,立美教育主要通过审美活动来实施。比如,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作品人物、情节、结构、感情、语言等方面的感知、鉴赏,来涵养心性,把作品的美内化为个体的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形象美。这种审美活动尤其对心灵美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即“以美启真”“以美储善”,通过审美活动,能够促进心灵的“真”和“善”的形成。马克思关于“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的论断,正揭示了这一真谛:立美是在审美过程中把文本的美内化为个体自身的美,一种真和善体现的心灵之美,一种知、情、意的协调之美。

立美教育可以通过“他教”实现,也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实现。如果是在教师、家长、同学的指导、帮助下得到的教育,那属于“他教”;如果是在自己独立的感悟、体验下完成的,则属于自我教育。比如,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指导学生握笔姿势和端坐姿势,是行为美的教育,是“他教”;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发表独立见解又尊重对方,是对心灵美的塑造,是自我教育。

(三)加强立美教育的其他策略

课程标准中应明确提出“立美教育”这一概念。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立美教育”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有助于人们对美育的全面认识,有助于匡正多少年来人们把美育混同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的错误认识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在认识上对立美教育应有地位的漠视。

加强立美教育与德性教育的结合。德,包括政治品德、伦理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德性教育与立美教育中的“心灵美”教育在某些方面是一致的。因此,加强德性教育某种意义上就是加强立美教育。语文教育既应重视从美学角度又应重视从思想道德角度对学生自身美(含语言美、行为美、形象美和心灵美)的培育。

只有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改进,语文学科“立美教育”这只“半睁半闭”的眼睛才能完全睁开,进而才会达到审美教育与立美教育两只眼睛并用、并亮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王炳照,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六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160-161.

[2]周庆元,胡绪阳.走向美育的完整[J].教育研究,2006(3):39-43.

[3]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春岩.谈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1):76-77.

[5]邓达文.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J].教育评论,2005(1):52-55.

[6]杨  斌.语文美育略说——我的语文教学观[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2010(10):14-15.

[7]李钰晔.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美育的途径[J].文学教育(上旬刊),2014(1):84-87.

[8]徐春华.中学语文美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9.

[9]田  方.语文审美教育与人的发展[J].中学語文(教师版),2004(4):5-7.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美育现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