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又是赢家

2019-08-21 17:20谭保罗
南风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豆腐块大妈法定

谭保罗

2019年以来,黄金呈现出大牛市势头。8月7日,黄金现货价格达到了1510美元/盎司,这是6年以来的新高。

但你知道吗?在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初,黄金价格才不到800美元/盎司。那个时候,很多投资人说,黄金的时代过去了。但现实截然相反,黄金价格一直都在涨,绝不辜负那些看好它的人。比如,中国大妈。

中国大妈又赢了。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大妈曾多次在低点抢购黄金。如果细心查阅当时的媒体报道,你会发现很多专家都在质疑她们,认为这并非明智的投资之举,很可能中了国际投机商的圈套,让中国大妈再次充当了“接盘侠”。

那么,为什么中国大妈总是能赌对趋势,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投资专家呢?我觉得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条,即她们总是能在投资抉择的关键时刻,自动过滤冗余信息。而这一点,正是那些自视甚高的年轻一代所缺乏的。

比如,如何决定该不该买黄金?如果让贵金属分析師来分析,他们会给出一份200页的报告。他们会设置多个参数,包括全球黄金探明储量、产量分布、主要产地政局,加上美元、石油等“替代品”的价格走势等,做成一个复杂的模型。你看得脑袋发胀,但看完之后却依然发现没有告诉你该不该买。

可中国大妈不会管这些。她们看到报纸或者手机屏上的一条豆腐块新闻,就马上行动了。在2015年年中的时候,中国央行突然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15年6月,中国持有的黄金储备由2009年4月的3389万盎司(1054.1吨)升至5331万盎司(1658.1吨),增加了604吨,增长57.3%。

黄金是法定货币的替代,而法定货币的本质是一种权力的游戏。纵观人类法定货币的历史,很容易发现,在绝大多数经济体,财政金融化都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

中国大妈的理解是朴素的,反正跟着“国家队”,我就肯定能赢。所以2015年到2016年房价大爆炸之前,中国大妈掀起了一轮抢购黄金的高潮。现在回过头去分析,这种朴素的思维其实有其深刻的合理性。

首先,作为全球最有权势的央行之一,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竟然增加将近六成,这已经说明了问题。此前,中国央行一直避免一次性大规模购买黄金,很大程度是考虑到市场反应。因为,中国央行购金,必然大幅推高全球金价,提高自己的增持成本。所以只能低调地、分批地、少量地逐步增加黄金储备。

其时,媒体也会不时报道中国央行在增持黄金,但央行的口径却很谨慎,不愿意给市场释放自己将大规模增持黄金的预期。但很多大妈看到了豆腐块新闻,立刻坚定了她们抢购黄金的决心。至于分析师的“谨慎购金”高论,那都是浮云,不值一哂。

另外,黄金保值(还有中国的房子)是几千年的人类传统,这是人类文明肇始以来一以贯之的财富法则。经历了沧桑(A股洗礼和货币洪水)的大妈,必然深信这一点。其实,黄金保值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也是站得住脚的。

黄金是法定货币的替代,而法定货币的本质是一种权力的游戏。纵观人类法定货币的历史,很容易发现,在绝大多数经济体,财政金融化都是一种无法逆转的趋势。统治者对利益同盟的支付,有财政和金融两种手段,但财政有着“类刚性”的赤字约束,而货币却没有,等于征税于无形。所以,货币超发,水漫金山是必然。尤其在那些实行严格资本管制的经济体,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大妈也许说不出这么深刻的道理,但她们大智若愚,果断扔掉信息世界中的冗余和垃圾,抓住核心,直捣黄龙。而一些年轻人则觉得这些法则过时了,老土。所以,他们去炒币和创业。

猜你喜欢
豆腐块大妈法定
小偷是谁
大妈
智取红领巾
重建院落产生纠纷 土地确权程序法定
自知
大妈为何尿失禁
“豆腐块”成长记
交叉式法定刑的功能及其模式选择
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妈?
中老离婚法定理由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