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在七氟醚麻醉患儿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8-26 03:47彭拓超屈双权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七氟醚躁动咪定

陈 政, 向 珍, 彭拓超, 屈双权

(湖南省儿童医院 麻醉科, 湖南 长沙, 410007)

临床小儿麻醉手术中七氟醚的应用较为广泛,这是因为七氟醚的可控性强,肝、肾毒性较小[1]。但大量研究[2-3]结果显示,小儿使用七氟醚麻醉后较易出现躁动现象。右美托咪定属于α2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镇静、镇痛及抗焦虑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不但可以有效缓解围术期疼痛,还可以缩短患儿麻醉苏醒期时间,临床疗效较为突出[4-5]。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分析右美托咪定在接受七氟醚麻醉的患儿中的临床疗效,以期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苏醒期躁动率的影响,为小儿临床麻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18年4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5例扁桃体剥离、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 年龄2~7岁,临床资料完整者; 扁桃体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患儿; 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的患儿,家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对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药物不耐受者; 存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症的患儿; 合并重要脏器功能受损及肿瘤疾患儿。随机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45例,右美托咪定治疗)和对照组(40例,不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疗)。2组患儿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BMI: 体质量指数。

1.2 研究方法

2组麻醉方案如下。麻醉前: 术前均未给予药物治疗,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及血氧等指标。麻醉诱导: 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麻醉维持: 患儿意识完全丧失后,构建静脉通路,并缓慢推注2 μg/kg芬太尼及0.1 mg/kg维库溴铵,气管插管成功后,机械控制呼吸。观察组静脉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h), 对照组持续静脉泵注同量生理盐水。

1.3 观察指标

(1)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线资料。(2) 记录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定及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前(T0)、注射后5 min(T1)、注射后10 min(T2)、术后清醒时(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躁动(EA)发生率、疼痛程度量表评分(CHEOPS)、麻醉苏醒期的躁动评分(PAED)、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期间)等指标。PAED评分的评定标准: ① 无躁动, 10分以下; ② 一般躁动, 10~15分; ③ 严重躁动: 15~20分。CHEOPS评分的评定依据为患儿体位、表情及语言等6个方面,得分越低则表示疼痛感越不显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所有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n(%)]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指标水平比较

T1、T2、T3时点,观察组患儿的H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1、T2时点,观察组患儿的EA发生率、PAED及CHEO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的各时段HR、MAP、EA、CHEOPS、PAED水平比较

HR: 心率; MAP: 平均动脉压; EA: 躁动; CHEOPS: 疼痛程度评分; PAED: 麻醉苏醒期的躁动评分。

与观察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P<0.01)。见表3。

3 讨 论

七氟醚是中国目前临床上的一种新型吸入型麻醉药物,其对患者的呼吸道刺激性较小[6]。七氟醚作为麻醉药物之一,诱导作用较为平稳,在患儿的麻醉诱导剂维持药物方面均有突出的临床疗效,且患儿易于接受,但缺点是该药可增高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影响了患儿术后康复进程[7-8]。

表3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目前,国内外研究[9-10]尚未完全明确患儿使用七氟醚麻醉后发生苏醒期躁动的确切发病机制,但大量临床实践结果显示胺片类、异丙酚类及联通类药物均无法有效降低小儿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据报道,右美托咪定(1 μg/kg)可有效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有效稳定术中患儿的血流动力学[11]。本研究结果显示, T1、T2、T3时点,观察组患儿的HR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T1、T2时点,观察组患儿的EA发生率、PAED及CHEOP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提示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有效降低小儿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稳定HR及MAP, 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此外,观察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提示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有效降低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右美托咪定属于α2受体激动剂,具有高度选择性,可通过对α2受体产生作用,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发挥镇痛及镇静作用; 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患儿恶心、呕吐及剧烈咳嗽等不良反应[12-13]。

总之,在使用七氟醚麻醉的患儿中,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有效稳定其心率、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七氟醚躁动咪定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七氟醚、异丙酚的价值研究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道路躁动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七氟醚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
七氟醚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七氟醚预处理抑制TNF-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与JNK的相关性研究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