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全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8-26 03:47郑萍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顺应性性功能肌瘤

郑萍萍, 朱 骞

(1. 陕西省千阳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陕西 宝鸡, 721100;2.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 妇一科, 陕西 西安, 710000)

子宫肌瘤属于多发妇科疾病,可引发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贫血、尿频等[1]。手术切除为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全子宫切除术与次全子宫切除术。研究[2]发现,全子宫切除术虽能有效切除病灶,但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卵巢功能衰退。次全子宫切除术能达到与全子宫切除术相同效果,但手术创伤更小,可避免机体炎症反应加剧,有利于术后卵巢功能恢复,且对术后性功能、膀胱功能影响小[3]。本研究选取75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析次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性功能、膀胱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3月—2019年3月1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① 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4]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 ② 行全子宫切除术或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③ 意识清楚; ④ 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 ① 合并严重心、肝、肾脏器疾病; ② 存在子宫内膜、宫颈恶性病变; ③ 合并严重精神疾病; ④ 长期两地分居夫妻; ⑤ 合并其他妇科疾病,无法有正常性生活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年龄34~58岁,平均(46.32±3.28)岁; 病程5个月~2年,平均(1.26±0.48)年; 26例黏膜下肌瘤, 24例肌壁间肌瘤, 13例阔韧带内肌瘤, 12例子宫颈肌瘤。研究组年龄33~58岁,平均(46.35±3.31)岁; 病程5个月~2年,平均(1.28±0.42)年; 25例黏膜下肌瘤, 23例肌壁间肌瘤, 14例阔韧带内肌瘤, 13例子宫颈肌瘤。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硬膜外阻滞麻醉,腹壁切开,提拉子宫。沿宫角直达卵巢韧带下方,夹持子宫两侧牵引; 以组织钳钳夹提起圆韧带,于距离子宫附着点3 cm处,以中弯血管钳夹直接切断,远侧端以7号丝线贯穿结扎、缝合。剪开膀胱腹膜反折,剪开阔韧带后叶,处理子宫内血管、子宫骶骨韧带、主韧带。阴道前壁切开,去除子宫,缝合阴道,阴道纱布取出。

研究组行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麻醉及牵引方法同对照组,以组织钳钳夹提起圆韧带,子宫充分暴露,剪开腹膜反折,输卵管等组织缝扎。于子宫峡部上1 cm处,缝扎子宫动静脉行支,子宫体切除,子宫峡部组织切面及峡部浆肌层缝合。宫颈复位,宫颈前筋膜缝合,关闭腹腔。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治疗前(术前)、治疗后(术后1个月)卵巢功能,包括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 3 000 转/min离心,持续10 min。采用南京舒普思达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PUX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FSH、E2、LH。②术后1个月,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5]评估2组性功能,包括性唤起(4条)、性欲(2条)、阴道润滑度(4条)、性高潮(3条)、性生活满意度(3条)、性交痛(3条)6项共19个条目,各条目以0~5分表示。总分最高95分,得分越高表示性功能越好。③ 比较2组治疗前(术前)、治疗后(术后1个月)最大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评估膀胱功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治疗后, 2组FSH、LH高于治疗前, E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FSH、LH、E2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研究组FSF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研究组治疗前后最大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无显著差异(P>0.05); 对照组治疗后最大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最大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 论

手术切除为子宫肌瘤常用治疗方法,既往多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虽可达到理想效果,但手术需切除子宫,可能破坏或损伤盆腔某些神经、韧带,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6-8]。女性绝经前,子宫与卵巢间内分泌相对平衡。全子宫切除术可能会破坏这一平衡,影响自身内分泌系统。此外,还有研究[9-10]发现子宫肌瘤采用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能导致切除子宫后卵巢血液供应相对减少,给卵巢功能造成不利影响。郭春凤等[11]认为,子宫切除术可能因手术直接损伤、膀胱周围组织纤维化、逼尿肌反射受损等,引发膀胱功能改变,特别是全子宫切除术。

近年来,研究[12-14]认为次全子宫切除术符合微创理念,具有操作简单、对附件等组织影响小、无需切除宫颈、术后不易遗留瘢痕等特点。而且,次全子宫切除术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宫颈,阴道解剖结构未改变,子宫与卵巢间内分泌平衡未完全打破,可减轻对卵巢功能的影响[15]。本研究治疗后2组卵巢功能指标(FSH、LH、E2)较治疗前有所改变,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说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相对较小。高小峰等[16]调查发现,子宫肌瘤患者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后,其性功能指数明显下降。高剑华等[17]认为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优于子宫全切术,且前者对术后性功能影响更小。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FSF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组患者性功能所受影响相对较小。

表1 2组FSH、E2、LH水平对比

FSH: 卵泡生成激素; E2: 雌二醇; LH: 促黄体生成激素。与治疗前相比,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治疗后FSFI评分对比 分

FSFI: 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最大逼尿肌压、膀胱顺应性对比

与治疗前相比,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猜你喜欢
顺应性性功能肌瘤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运动与性功能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天麻钩藤饮改善高血压患者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