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9-08-26 01:33王玲郝晓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王玲 郝晓丽

[摘要]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 方法 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治療依从性。

[关键词] 优质护理;糖尿病患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b)-0123-02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具有并发症多、病程长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影响。因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运用其中,进一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将对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展开分析研究,按临床护理干预手段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5.39±9.76)岁,病程均值(6.94±2.18)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63.21±9.45)岁,病程均值(6.37±2.65)年,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当患者入院后对既往病史加以了解,对患者心理情绪合理疏导,对患者饮食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临床护理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处理。

观察组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

1.2.1  心理护理  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患者极易出现负面情绪,据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学会倾听患者诉求,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把糖尿病的发病原因、预防对策告知患者,通过这一手段可树立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

1.2.2  药物护理  除心理护理外,护理人员还应加强药物护理干预力度,对患者用药严格控制,在临床护理中还应对用药方式、时间以及相关事项耐心告知患者,当患者外出时应将卡片携带身上,将患者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用药情况书写到卡片上。在用药过程当中,护理人员可采用闹铃方式来提醒,对药物服用剂量合理控制,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1.2.3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还应把糖尿病疾病知识手册分发给患者,以此来提升患者及家属的认知水平。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病程、病史,针对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病患,要指导其预防并发症,讲述并发症的诱发因素,针对已经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护理人员要解释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并鼓励患者积极进行疾病治疗,开导患者,缓解其心理、生理上的痛苦。医院可定期组织讲座,邀请患者共同参与,讲述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知识,使患者了解更多与糖尿病相关的知识。

1.2.4  运动指导 当患者遵医服药后还应适当运动,据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科学指导,对运动强度合理控制,确保1 d锻炼时间,通过长期坚持可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身体素质得到增强,提高疾病恢复效果。

1.2.5  饮食护理 在糖尿病治疗中饮食护理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疗法,对患者病情的恢复大有益处,据此护理人员在饮食护理中应对患者每天的热量加以控制,尽量摄取粗粮、蔬菜,减少高脂肪、高盐分、葡萄糖,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

1.2.6  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内的整洁、干净,及时调整室内的温度。另外,还需根据室外的光线变化,对室内亮度进行调整,提高患者舒适度。

1.2.7  延伸护理 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还应加强延伸护理力度,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展开调查,加强对患者预后信息的掌握,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如若一旦出现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血糖指标。护理满意度评估标准:经问卷调查方式评估,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护理舒适度、护患沟通效果等,分值在0~10分间,0~4分、5~7分、8~10分分别表示不满意、较满意、满意,数据由医护人员记录。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加强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

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为12例,占30.00%、有效患者14例,占35.00%、无效患者为14例,占35.00%,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0例,占比50.00%、有效患者18例,占45.00%、无效仅2例,占5.00%,有效率为95.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40例患者中15例非常满意,占比37.50%、满意患者13例,占比32.50%、不满意为12例,占比30.00%,护理满意率为70.00%;观察组中22例表示非常满意,占比55.00%、满意患者17例,占42.50%、不满意患者为1例,占比2.50%,护理满意率为97.5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观察组护理前评分为(16.31±2.1)分、护理后为(6.3±1.8)分;對照组护理前评分为(15.67±3.7)分、护理后为(8.7±2.1)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我国糖尿病发生率相当高,甚至在二十岁年轻人中比例高达9.7%,糖尿病常见症状包括消瘦、多食、多尿、多饮、肥胖、肢体乏力等,2型糖尿作为糖尿病常见类型之一,若不对其及时治疗便会对患者生命带来威胁。有资料显示,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病情,促进临床疗效得以进一步提升。为了充分发挥优质护理干预效果,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专业护理水平,构建科学、可行的护理工作流程。

该次研究分别比较了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对照组中显效患者12例,占比30.00%、有效14例,占比35.00%、无效患者14例,占比35.00%,护理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中显效患者20例,占比50.00%、有效患者18例,占比45.00%、无效患者2例,占比5.00%,有效率为95.0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观察组护理前评分为(16.31±2.1)分、护理后为(6.3±1.8)分;对照组护理前评分为(15.67±3.7)分、护理后为(8.7±2.1)分,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可提高临床干预效果及满意度水平,同时还可改善患者不良症状,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小凤.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83-84.

[2]  郝玉芳.优质护理干预在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287-288.

[3]  张郁萍,夏海华.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0):100-101.

[4]  刘青.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32.

[5]  屈秀萍.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5):183-184.

(收稿日期:2019-02-18)

猜你喜欢
糖尿病患者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糖尿病患者食用无糖食品的现状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