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患者给予预防护理的效果观察讨论

2019-08-26 01:33庄荣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预防护理护理质量糖尿病足

庄荣珍

[摘要] 目的 探析预防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两组,对照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8例实施预防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以及糖尿病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总掌握率97.9%、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9.2%、87.5%,且观察组的空腹血糖(7.57±1.26)mmol/L、糖尿病足发生率2.1%均低于对照组(8.46±1.31)mmol/L、14.6%,且自我管理能力(9.50±0.12)分、遵医行为(9.13±0.58)分均高于对照组(8.46±1.31)分、(7.16±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加深对相关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预防护理;糖尿病足;知识掌握;护理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b)-0180-02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水平也进一步得到提升,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增加了糖尿病的发生率,且该病发生率居高不下,主要中老年人群,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发生末梢血管病变或神经病变后容易引发下肢感染,会造成溃疡,严重时会损伤深部组织,进而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2]。并发糖尿病足会给患者的带来更大压力并增加医疗负担,不但降低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足的发生至关重要。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次研究选取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干预,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应用效果,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成两组,对照组4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59.42±6.93)岁。糖尿病病程为 3~17年,平均病程(8.25±1.46)年。观察组48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58.47±7.37)岁。糖尿病病程为 3~16年,平均病程(8.12±1.55)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组间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心理状态、接受程度、文化水平等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加深患者对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如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表现形式、因素、危害等,增加患者对糖尿病足的重视程度,提高保护足部的意识,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通过宣传手册、书籍、多媒体等教育方式展开健康知识教育,可以针对性单人教育、集体教育等形式展开。②按摩足部:利于观察足部的皮肤温度、弹性、足背动脉波动等,改善微循环状态。在按摩时由趾尖向上方向进行按摩,每日三次(早、中、晚),每次按摩30 min,可顯著改善血液循环。针对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患者可指导进行足部运动,日常注意保暖,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锻炼计划,如太极拳、慢跑、步行等有氧运动,每天坚持30~60 min,运动方式需保证安全,嘱咐患者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异常情况发生时可备用。③鞋袜选择:穿鞋伴有不适感也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溃疡,因此,应尽量穿鞋底柔软、前端宽松、鞋身轻柔的平跟鞋,保证松紧适宜,足趾伸展自由。在穿鞋之前需检查足部是否有水泡、红肿等,避免足部磨破感染。为了避免脚部同一部位受压时间过长,需及时更换鞋,可隔天更换一次。选择质地柔软、宽松、浅色的袜子,每日更换。④避免足部损伤:避免足部产生摩擦、受伤等,指甲修剪时可剪成直线,避免趾甲两侧往内长,用锉刀磨平垂直角度,注意不能损伤甲沟,穿鞋前检查鞋子内是否有沙粒、钉子等,保证鞋内干燥,避免发生足癣,冷天做好冻伤预防。⑤足部清洗:每日用温水泡脚20 min,保证水温在39~40℃,擦脚时需将趾缝间的水分擦干,再擦润肤霜、 甘油等。根据相关研究报道,使用中药外洗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较好,如银黄洗剂、 生大黄、 黄柏、 金银花等中药成分[3]。

1.3  观察指标

护理实施后对两组患者掌握糖尿病足的知识程度以调查问卷形式展开调查,问卷共设置25道题,每题4分,共计100分,根据得分情况分为3个等级,完全掌握:80~100分,基本掌握:60~79分,未掌握:低于60分。

护理满意度使用方法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发放96份,收回96份,回收率100.0%。总满意度=一般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记录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同时进行半年的随访观察,记录糖尿病足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知识掌握率比较

观察组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总掌握率为97.9%,对照组的知识总掌握率为7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空腹血糖、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糖尿病足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尿病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伴随患者终身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后需要一种接受治疗,该病的常见并发症有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一旦发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4]。目前,由于患者对糖尿病足的相關知识了解较少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应用不当,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临床中对糖尿病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治疗手段相对价格更高,不但增大经济负担,也会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在治疗中不及时、不正确会延误病情,最终导致截肢,严重时会威胁生命安全,这也导致糖尿病致残率升高的重要原因[5]。因此,在早期实施有效地预防护理措施对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护理人员对糖尿病足知识的健康教育水平,普及患者对相关预防知识的了解,增加预防糖尿病足的意识,增强患者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在护理实施中严格准照医嘱用药、保健,对合并血管、下肢病变展开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发生糖尿病足[6]。该次研究主要比较糖尿病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护理干预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总掌握率、护理满意度、空腹血糖、糖尿病足、自我管理能力、遵医行为等均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给予糖尿病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提高患者对相关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护理质量,控制空腹血糖值,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增加预防知识的重要性,提升积极性和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邵晓梅,李会芳.糖尿病足高危人群的足部护理分析和足病预防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213.

[2]  熊小玲,周宇清,吴燕红,等.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的教育实施与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6(1):217-218.

[3]  陈柳,钟婷婷.个性化健康教育联合预防指导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4):185-186.

[4]  王丽芹,李思慕,徐乃伟,等.糖尿病足早期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8):3457-3459.

[5]  吴丹霞.护理宣教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行为的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3):58-59.

[6]  张小梅.高原地区糖尿病足病人预防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8,15(4):136-137.

(收稿日期:2019-02-27)

猜你喜欢
预防护理护理质量糖尿病足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研究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预防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护理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