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2019-08-27 08:19刘熠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8期
关键词:提问策略教学设计

刘熠

[摘 要]《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教师要读懂编者意图,在复习前面两篇课文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后阅读清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掌握新的问题分类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答,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

[关键词]提问策略;教学设计;问题清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9-0010-02

【设计说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通过本单元前面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提问策略有了一定的了解,懂得了提问的基本方法和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问。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更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探索奥秘,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科学的持续关注。课题下的学习提示要求“读课文,写下你的问题,和同学交流”,与上一课基本相同,意在巩固提问的方法。教材采用旁批和总批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范本。

【教学课时】

一个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入课,以题质疑

(一)读题解词

师:同学们请大家齐读今天的课题。

(学生读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呼风唤雨”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呼风唤雨”的意思是比喻具有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

(二)随题识字

师:“唤”和“纪”是这篇课文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生:左右結构的字要注意左窄右宽。

师:说得好!请跟着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教师范写)

(三)课题提问

师:我们前面两节课学习了如何提问。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问些什么?

生1:哪个世纪是可以呼风唤雨的?

生2:为什么说这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师:很好,你们针对课题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 本课的课题极为吸引人。初读此课题,很多学生不明白“呼风唤雨”的意思。解读课题,不但解决了词义问题,还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对课题提问,这也是对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知识点的回顾。】

二、参照批注,理解分类

(一)找出批注问题

师:“一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旁边和文后。请大家把这些问题找出来。

(学生找出课文中“一位同学”的问题,读出来)

(二)问题分类巩固

师:大家找得很准确。“这位同学”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一共提了6个问题。你们能把它们分类吗?

生1:“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为什么‘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是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生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这个问题是根据写作细节进行提问。

生3:“‘“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现代指什么?” “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们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是联系生活进行提问。

【设计意图 教材以“一位同学”的角度进行旁批和总批,是学生学习样本。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将所有的批注找出来并进行归类,既是为了复习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的从不同角度来提问的知识,也为了下面学生自读课文,提出问题打下基础,方便学生进行模仿。】

三、学习课文,分类提问

(一)提问归类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蝙蝠与雷达》,知道了可以多角度提问。我们可按课文内容提问、根据写作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刚才也了解了“一位同学”的提问方法。现在,我们就来完成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的要求:“请你读课文,写下你的问题,和同学交流。”大家边学习课文边完成提问。

1.第一、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读第一、第二自然段,你们想提什么问题呢?

生:“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

师:这是根据写作细节来提问。

生:为什么说“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上百万年的总和?”

师:这个问题是需要联系实际提问。

生: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发现和发明?

师:这个问题你是联系生活实际来提的。

……

师:谁能将这两个自然段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学生评点)

2.第三自然段。

师: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谁来试一试。

(学生朗读,师生评点)

师:在上一个自然段中写道:“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人类以前是怎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评点)

师:请默读第三自然段,并进行提问。

生:在过去的社会里有没有“千里眼”“顺风耳”?

……

3.第五自然段。

师:第五自然段为文章的总结与对未来的展望。请大家默读后,针对此段提问。

(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生:伯特兰·罗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

师:他的问题是什么类型呢?

生:他是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

师: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到生活中去找答案。

……

(二)课后清单

师:上节课的分类方法大家都掌握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位小朋友,他也给问题分类,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分的。

(课件出示课后问题清单)

师:大家看看他把问题分为几类。

生:分为三类,分别是——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理解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师:找得很准确,这就是我们今天接触到新的问题分类。

(三)整理清单

师:接下来请四人小组针对刚才大家提的问题,根据清单表格进行分类整理。(清单表格如下)

(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

(四)展示清单

师:老师看到大家认真地整理了问题清单,请两个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你们整理的问题清单。

(小组代表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问题清单,并将问题的分类说清)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是提问归类,这是完成课题下方的阅读提示要求,并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第二层是出示课后清单,解读清单,认识三种提问的类型。第三层是整理清單,学以致用,用新认识的三种类型将问题重新分类。第四层展示清单,再次进行交流。】

四、优选问题,设法解决

(一)选择最具价值的问题

师:刚才,同学们都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接下来,请四人小组讨论,在刚才的这些问题中评选出最具价值的问题,要说出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

师:请各小组汇报。

……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我们懂得了提出问题,接下来就要设法解决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一些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师:从阅读中寻找答案,好办法。

生2:有的可以通过平时的生活经历来解答问题。

师:懂得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真不错。

生3:可以查阅书籍或者上网搜索资料进行解答。

……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在懂得多角度提问、按类型将问题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什么问题是有价值的,分辨哪些问题是最佳问题;同时,引导交流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渠道。】

五、总结拓展,联系生活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问题分类,还探索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老师请大家课后解决一个问题——“现在科学技术必须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拓展环节,是课内和课外对接。这样,能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生活、对科学的持续关注之情。】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提问策略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浅探
教师的提问策略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