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2019-08-27 03:57王丰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建构习作作文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背景一:学生习作质量的现实考量

2008年的一次五年级作文竞赛中,我出了“难忘 ”半命题作文,组织本班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没有提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放胆写。全班60人,作文写的基本上都是如下内容:1.写难忘的事:妈妈照顾生病的孩子、扶老人过马路、给老人让座。2.写难忘的人: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所有作文都是以记叙文的形式呈现。

这次作文竞赛呈现出学生习作的现实状况:主题单一,立意不新;素材单一,内容雷同;文体单一,记叙为主。再次审视平常学生的习作,也发现了同样的习作现实状况。

于是,我有了针对作文教学的第一个问题:如何创造一种作文教学模式“三开学生”,让学生的作文彰显个性。一开:开启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考量,让习作主题多元。二开:开阔学生的思路,多角度选材,让习作题材多元。三开:开放学生的笔触,多文本展现,让习作体裁多元。

问题背景二:国家课程校本化推进的现实考量

现行教材的习作内容3—6年级每册大致8个单元,每个单元基本上都安排“8次习作+部分小练笔”,习作多以命题、半命题作文为主,内容与体裁的开放性与选择性不大。

于是,我有了针对作文教学的第二個问题:如何创造一种作文教学模式“二开教材”,让作文教学彰显活力。一开:开放性使用原有的习作教材,对习作要求进行改造补充,让习作主题、习作题材、习作体裁更加开放多元。二开:开发编写一本习作训练教材,从语文课中挤出课时,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习作教学,突出习作课程的校本化推进。

问题背景三:开放式习作教学研究的现实考量

放眼小学语文习作界,不同的习作名师以开放的视野在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不同的习作教学主张。比如,吴勇提出的童化作文,宋运来提出的童漫作文,李白坚提出的快乐大作文……

于是,我有了针对作文教学的第三个问题:如何创造一种作文教学模式“一开教师”,让作文教学独具魅力。一开:让教师脑洞大开,以开放的视角在学习接纳中思考实践总结,形成自己独有的作文教学主张。

在这三个问题背景的支撑下,2008年,我提出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主张,确立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课题。于是,我带领我的团队围绕着“创造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终极目标,努力进行着探索与实践。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一)理念建构,确立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引领下的实践研究体系

2008年,我们着力从“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挖掘建构”和“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体系确立”两方面入手进行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工作。

1.深入挖掘,进行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建构

我们在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习作教学目标及建议,充分征求教师、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研究的“六开”理念。

“六开”理念

一开:开启学生的思维,发散性考量,让习作主题多元。

二开:开阔学生的思路,多角度选材,让习作题材多元。

三开:开放学生的笔触,多文本展现,让习作体裁多元。

四开:开放性使用原有的习作教材,对习作要求进行改造补充,让习作主题、习作题材、习作体裁更加开放多元。

五开:开发编写一本习作训练教材,从语文课中挤出课时,选择其中的内容进行习作教学,突出习作课程的校本化推进。

六开:让教师脑洞大开,以开放的视角在学习接纳中思考实践总结,形成自己独有的作文教学主张。

在“六开”理念确定后,我带领工作室成员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反思自己在习作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过程,反复思考研讨后,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定位解读,提出了“三定位解读”理念。

“三定位解读”理念

第一,话题作文教学定位解读:“话题作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多角度选取素材,确定主题,练写作文的一种作文教学形式。

第二,体验作文教学定位解读:“体验作文教学”是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现场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现场体验中获得真实感受,轻松愉快地抒写自己的感受。

第三,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定位解读:是指将话题作文教学与体验作文教学有机地进行整合,形成一种既有话题开掘,又有现场体验,提高学生习作实效的一种有效习作教学模式。

2.精心谋划,确立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研究体系

在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建构完成之后,我们多次进行了教师、学生对于学校作文教学的需求调查与研讨活动。根据现实的需求,我们确定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引领下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新体系。这一体系,从以下四个维度明确了具体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维度一:话题推进单线训练策略建构

(1)提炼小学生话题作文的特点

(2)建构小学生作文训练的话题确定策略

(3)建构小学生话题作文训练的引入形式

(4)建构小学生话题作文训练的常态操作模式

维度二:体验推进单线训练策略建构

(1)建构体验活动的现场组织策略

(2)建构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

(3)建构体验活动的准备策略

(4)建构体验作文教学的常态操作模式

维度三:话题体验推进双线训练策略建构

(1)提炼话题体验推进双线训练的学情特点

(2)建构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常态操作模式

维度四: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成果编创

(1)撰写话题体验作文教学论文案例

(2)撰写著作《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

(二)全面推进,探索话题体验作文教学体系建构下的有效实践方略

1.在实践推进中提炼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模式策略

从2008年1月到2018年12月,这11年的时间,我们围绕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的体系目标,让实验教师参与到话题作文、体验作文、话题体验作文三种模式的建构实践中。老师们走进课堂现场、教研现场,边实践边提炼,边探索边总结。

例如,2013年3月29日,我们举行了“话题体验作文”主题课例展示教研活动。这次活动邀请了山西《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社主编聂闻。活动中,三位教师围绕“话题体验作文”的主题进行研讨课教学:何晓英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话题读写作文——《兔子坡》读后体验习作;李瑾老师执教了五年级话题作文——《母亲》;王彩霞老师执教了四年级话题体验作文——《筷子》。她们对习作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展示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案例。课后,聂闻主编对观摩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到2013年12月,我们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完成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体系中的四个维度建构的全部内容,总结建构了话题作文、体验作文、话题体验作文三种模式的具体操作策略。

在话题推进单线训练策略建构方面,提炼了小学生话题作文“相关性、自由性、互动性、生活性”的四个特点,建构了“从教材延伸、从生活创生”两条小学生作文训练话题确定策略,建构了“词语式、格言式、游戏式、故事式、谜语式、画面式、歌曲式”7种话题作文训练的引入形式,建构了话题作文训练的常态四步操作模式。

在体验推进单线训练策略建构方面,建构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多器官参与”的体验活动的现场组织策略,建构了“观察物品、游戏活动、制作活动、表演活动、采访活动、展示活动”等体验活动设计策略,建构了体验活动的准备策略,建构了体验作文训练的常态五步操作模式。

在话题体验推进双线训练策略建构方面,提炼了话题体验双线推进训练的学情特点,建构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六步常态操作模式

2.在归纳总结中撰写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文稿

在对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策略问题进行提炼建构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在活動中不断反思总结,撰写话题体验作文案例、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甘肃教育》等杂志发表和“话题体验作文”相关的论文案例40余篇。《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在2013年7&8期以“润智作文”为主题对我们话题体验作文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工作室36篇文章被登载。

在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6年实践过程中,我们还立足课堂教学一线,一边思考、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我们以实践教学中的72个课例为基础编写了《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全书40.5万字。教师、学生人手一册。作为学校习作教学的补充教材,落实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推进。

这些著作全面阐述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理念内涵与具体操作策略,为后续书稿的正式出版,为后续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验证,建构多校践行,多向反思下的补充完善机制

从2014年到2018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校内校外结合,扩大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实验园地,在实验与交流中不断补充完善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1.立足校内,在继续实践中验证完善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策略

立足校内实际,我们围绕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带领全体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中整合教材内容,把话题体验作文作为语文课程校本化推进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实验中不断验证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可行性。

例如,2014年,“落实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的观课议课活动。老师们在课堂上充分预设、精心引导,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放了学生的笔端。孩子们敞开心扉,围绕着“雪”“钱”“音乐”等话题,创作了主题鲜明、题材多元、文体丰富的片段:

“雪”话题作文《雪的故事》片段(作者:张嘉宁):

我是雪,世界的很多角落都有我的亲朋好友。因为我的祖先太淘气了,趁着太阳爷爷去喝茶,就偷偷跑出来,把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冻死了。这一场景被一个叫安徒生的人看到后写了下来,取名叫《卖火柴的小女孩》。受到老祖先的牵连,我也背上了不好的罪名。

“听音乐”体验活动作文《山之诗》片段(作者:刘辉):

山间有条小河/河里有条小船/船上有位姑娘/姑娘/姑娘/唱着歌/鸟语花香

“钱”话题作文《爱花钱的表妹》片段(作者:王祥龙):

我表妹特爱花钱。看见别人手中有好东西,就向家长要钱去买。

有一次,别人买了包“魔法士”方便面。表妹看见了,也想要,便去向她妈妈要钱。她妈妈严肃地说:“乱买零食,不可能!”没辙了!她垂头丧气地走着。忽然,她欣喜若狂了地叫了起来:“哈哈!天助我也!”原来,路边的草坪上有5元钱。她连忙去捡。我说:“你要还给失主。”她却说:“我买‘魔法士去!”

唉!表妹的花钱病和嘴馋病何时能治好呀?

孩子们现场创作的这一篇篇作文有力地验证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模式对于改变低效的作文课堂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实际效果。

就这样,在校内实践中,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理念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同。在实践中,我们还不断补充完善着理念模式。

这一过程中,在2014年12月在修订完善的基础上,由甘肃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此书的出版,全面呈现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研究探索与自我验证的过程。

2. 确定实验学校,进行实践验证

我们先后与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定西市临洮县金泽小学结成友好学校,共同进行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策略的实践。这两所学校的领导与教师多次到我校参与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系列活动,而后在语文作文课堂中大胆进行着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实践与验证。

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在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践中践行着“主题教研沙龙+主题课例展示研讨”的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教研模式,提出了“注重三抓,提高话题体验作文实效”的策略:一抓——抓话题开掘,唤醒已有认知,找寻习作素材;二抓——抓活动设计,进行现场体验,生成习作内容;三抓——抓现场创作,即时进行写改,提高习作效率。这些策略的有效实践,提高了习作课堂效率。

定西市临洮县金泽小学在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实验过程中按话题体验作文双线推进的六步流程(1.选择新话题,关注话题的多元性;2.尝试新活动,关注体验的深刻性;3.确定新内容,关注选材的多元性;4.创作新篇章,关注习作的实效性;5.交流新渠道,关注评改的对比性;6.佳作新展台,关注作文的发表性),确立了8个实验班进行了深入的实验。通过实验,孩子们的习作思路开阔了,习作立意新颖了,习作文体多元了。每年的语文测试中实验班孩子的整体作文分值与语文学科成绩高于其他班的孩子。参与话题体验作文实验的教师与学生也找到了自我成长的自信。很多学生的作文在报刊上发表并获得了各级征文比赛奖项。

通过实验学校的实验,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策略得到了两所学校的高度认同。它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教研模式推进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真正促进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3.走出学校,在对外交流中进行验证

学校还积极争取机会,搭建平台,让师生在全国各类教学比赛交流活动中展示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策略成果。

2008年到2018年,我与工作室成员先后多次到北京、南京、贵州、定西等省市参与培训介绍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策略,话题体验作文教学也得到了外地学校的认同。课题组还先后派10名教师赴西安、贵州、定西等省市进行教学比赛与交流活动,共获得等级奖10余项。其中,郝玲老师的话题体验作文课获得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全国教学比赛一等奖,李瑾老师的话题作文课获得“少教多学”课题组全国教学比赛二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进一步证明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策略的实用价值。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形成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核心理念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包括“六开”理念、“三定位解读”理念。(前文已有阐述)

(二)建构了话题推进单线训练策略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包括小学生话题作文的特点、小学生作文训练的话题确定策略、小学生话题作文训练的引入形式、小学生话题作文训练的常态操作模式等内容。在此,做一简要阐述。

1.提炼了小学生话题作文的特点:相关性、自由性、互动性、生活性。

2.建构了小学生作文训练话题确定策略:从教材延伸,从生活创生。

3.建构了话题作文训练的引入形式:词语式、格言式、游戏式、故事式、谜语式、画面式、歌曲式。

4.建构了话题作文训练的常态四步操作模式

(以“烦恼”话题为例)

第一步:出示话题初选材料

看到“烦恼”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第二步:研读话题再选材料

下面的内容你想到了吗?如果想到了,就在后面的括號里打“√”,并把你想到的具体内容用一句话写下来。

(1)爸爸、妈妈逼我学钢琴。(     )

(2)作文总是得不了“优”,太难写了。(     )

(3)因为作业潦草,要请家长。(     )

……

第三步:延展话题三选材料

除了第二步中列出的内容,你还想到别的了吗?请用一个句子将它概括地写出来。

第四步:选择内容现场习作

看到“烦恼”,你可能想到了很多事情,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然后给大家具体谈一谈,再写一写。

(三)建构了体验推进单线训练策略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包括体验活动的现场组织策略、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体验活动的准备策略、体验作文教学的常态操作模式等内容。在此,做一简要阐述。

1.建构了体验活动的现场组织策略

引导学生按照活动要求安全有序地进行活动,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多器官参与。在这种活动中体验、感受,在这种活动中生成新的创作素材。

2.建构了体验活动的设计策略

可以设计不同的活动:观察活动、游戏活动、制作活动、表演活动、采访活动、展示活动等。

3.建构了体验活动的准备策略

准备好活动要用的各种物品。比如开展“包饺子”活动,要提前分好组,准备好饺子皮、饺子馅、擀面杖、筷子、锅、碗等物品。

4.建构了体验作文教学的常态五步操作模式

(以“眼睛”话题开展的“盲人摸人”体验活动为例)

第一步:了解活动内容

A.蒙住眼睛去摸站在前面的一个同学的鼻子。

B.蒙住眼睛,站在台前,听其他同学讲话,猜猜他是谁。

第二步:提出观察记录要求

(1)观察两个游戏中,参与者的表情、动作、语言等。

(2)记住整个游戏中,最搞笑或最有趣的一瞬间。

第三步:组织开展活动

第四步:引导学生反馈活动情况

(1)作为被蒙住眼睛的你,在整个活动中心情都有哪些变化?为什么呢?

(2)作为小观众,在活动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最想做什么?

(3)在这次活动中,谁的表现给你印象最深?具体表现在哪儿?是语言,是动作,还是表情呢?

(3)在你眼里,这是一次怎样的活动,它带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第五步:确定习作内容,练习作文

“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带给了我们许多话题。刚才,我们蒙上它,做了两个游戏,如果让你来写本次的体验活动,你想写什么呢?请给你要写的内容拟一个合适的题目,然后写下来。

(四)建构了话题体验推进双线训练策略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包括话题体验双线推进训练的学情特点、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常态操作模式等内容。在此,做一简要阐述。

1.提炼话题体验推进双线训练的学情特点

针对一部分学生话题内容丰富、习作素材广泛,而另一部分学生话题贫乏、没有素材的学情特点,我们一般会采取“话题体验双线推进训练”。

2.建构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常态六步操作模式

(1)选择新话题,关注话题的多元性。围绕学生熟悉的话题进行交流,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经验,多角度挖掘有意义的话题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激活学生的话语源头。

(2)尝试新活动,关注体验的深刻性。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现场体验,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心参与、多器官参与。通过活动让学生的手、眼 、耳、口、身体和大脑都动起来,在这种活动中体验、感受,在这种活动中生成新的创作素材。

(3)确定新内容,关注选材的多元性。在前两步活动的基础上,立足开阔学生思维,多元选材的宗旨,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话题内容中选材,从自己亲身经历的旧有体验中选材,从自己体验的现场活动中选材,还可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生成新的材料,从而达到自由选择、自由表达的目的。

(4)创作新篇章,关注习作的实效性。围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理的目标,引导学生写、改同步,边写边改,推敲润色。在组词成句、组句成段、组段成篇的过程中训练习作的基本功。

(5)交流新渠道,关注评改的对比性。在学生自己创作、完成习作、自评自改的基础上,研读小伙伴的文章,成人及名家的文章。在多向的对比中深入进行自我评价,博采众长,不断反思改进,逐步提高习作的评改能力。

(6)佳作新展台,关注作文的发表性。对于学生创作出的优秀习作,可搭建平台在校内外进行展示,还可推荐到不同的报刊发表。从而培养学生的发表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为学生自觉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发表出版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论文案例与专著

1.发表了话题体验作文教学论文案例

在杂志发表和“话题体验作文”相关的论文案例40余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杂志在2013年第7&8期以“润智作文”为主题对我工作室的话题体验作文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工作室36篇文章被登载。

2.出版了专著《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

在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立足课堂教学一线,一边思考,一边实践,一边总结。我们以实践教学中的72个课例为基础编写了《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于2014年12月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

附:《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目录(节选)

上篇:小学中段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一单元:地方特产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二单元:人物稱谓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三单元:生活、学习用品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四单元:人体器官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五单元:体育名词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六单元:动物名称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下篇:小学高段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一单元:交通工具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二单元:内心情感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三单元:重大纪念日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四单元:道德修养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五单元:个人成长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第六单元:社会焦点话题体验作文训练

四、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1.教师习作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通过参与研究,实验老师对话题体验作文教学理念与策略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的习作教学观念发生了转变,在课堂上注重开启学生的习作思维、开阔现实的习作思路、开放学生的习作笔端、开创自己的作文教学风格。

通过参与研究,广大教师的研究水平得以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得以提升,真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期间,郝玲、李瑾执教的现场课获得了全国课堂教学比赛的一、二等奖;郝玲获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郝玲被评为甘肃省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苟晓琰被评为兰州市教学新秀。王丰、苟晓琰、朱宁、郝玲、张婕、李瑾等教师多次应邀赴山西太原、运城、云南永平、甘肃嘉峪关、张掖、陇南等地进行教学展示与交流。

2.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了激发,习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自开展实践研究以来,通过开展话题体验作文研讨活动、出“班级小报”、作文竞赛等活动,参与研究的实验班级学生的习作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提高,实验班的学生作文成绩、语文成绩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的学生。

很多学生的习作在《新作文》《学生作文》《兰州晨报》等报刊发表,并获得各级奖项。其中,赵婧研同学的《笑声背后——〈人在囧途之泰囧〉影评》获得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百花杯学生影评大赛小学组特等奖。

3.促进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推进力度

宁卧庄小学、五泉小学将研究中出版的《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作为学校语文学科作文校本化推进的使用教材。引导三到六年级语文教师整合语文课本教材中的内容,从语文课中挤出课时,每学期从《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中选择其中的2次习作内容进行教学,使得作文课程的校本化推进得到了有效落实。

(二)反思

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如何循序渐进地实施话题体验作文教学,让话题体验作文教学呈现出一个更加完整的体系,形成研究特色,还需要我们今后进一步思考。

课题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开掘学生习作素材,打开学生习作思路的指导还有些窄化,学生习作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对于指导学生习作发表的主动性不高,因此课题成果中学生的习作发表数量还较少,今后我们将鼓励学生多投稿,多发表文章。

出版周期:月刊

期数:12期

页码:64页

单期定价:10元

半年定价:60元

全年定价:120元

邮发代号:22-73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是一份关注小学作文教学的专业期刊,致力于“让每个语文老师都会教作文”,邀请全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作文研究专家、作文教学能手联手打造。创刊至今的18年间,陪伴一位位作文教学新秀成长为作文教学专家。

前沿性·汇聚名家名篇,碰撞思想火花。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开辟作文教学的前沿阵地,铺就灿烂的作文之路。

专业性·专注于小学作文教学,出發点和归宿就是为了让每位教师都会教作文,让每个孩子都会写作文。这本最精纯的专业作文杂志,汇集了最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独特的作文教学观点、优秀的作文课题成果,是名副其实的作文专刊。

实践性·专注于作文课堂,从备课到下水,从案例设计到课堂实录,向教师朋友们展示了最为直观的、最具操作性的作文教学实例,从中可以借鉴独特的课堂艺术。

猜你喜欢
建构习作作文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