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扶困”与“扶智”双脱贫x培育的联动机制

2019-08-27 02:22王友
求知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扶智贫困生高职院校

摘 要:何为“扶困”与“扶智”,怎样才能把“扶困”与“扶智”落实到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具体实践之中,开展对贫困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乃“扶困”与“扶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扶困”;“扶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2-0150-01

一、“扶困”与“扶智”的概念辨析

何为“扶困”?“扶”,形声字,从手,从夫,夫亦声。其基本字义为帮助、援助。“困”,会意字,从口,像房间的四壁,里面也是生长的树木。“困”,围困也。“扶困”即扶贫济困、扶贫帮困等,亦即借助外力对贫困人员进行资金或物资上的帮扶。何为“扶智”?“智”,形声字,从知从日,知亦声。其基本字义为聪明、知识。“扶智”就是扶思想、扶知识、扶技术、扶技能,亦即借内力达到文化知识、技术技能等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扶困”与“扶智”的联动关系

1.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扶困”着重与资金或物质上的帮扶,“扶智”侧重于意识或精神上的开发,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还相互转化。

2.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

在医学上,输血是治病救人的重要手段,但输血只能救急,解决一时之需,并非长久之计。而增强病人本身的造血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久的免疫力问题。因此,在解决家庭经濟困难学生的问题上,要从输血和造血两个方面同步发力,通过“扶困”解决贫困学生的暂时困难,通过“扶智”解决贫困学生的长久发展。

3.正确处理好“授鱼”与“授渔”的关系

常言道:“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授鱼只能解决困之急,授渔方为扶智之要。授鱼只治贫困之标,授渔则治贫困之本。扶困先扶智,授鱼先授渔,有了金刚钻,何愁瓷器活。反之,就会困而不振,扶而不起,变成扶不起的“阿斗”。

4.正确处理好“助人”与“育人”的关系

“扶困”是“助人”,“扶智”是“育人”。“扶困”与“扶智”,“助人”与“育人”,“助人”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扶困”与“扶智”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助人”包括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助人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高职院校开展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就是助人的直接体现。通过资助,达到在助中育人,在育人中助人之目的。

5.正确处理好“他助”与“自助”的关系

“他助”与“自助”既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人类社会的和谐友好氛围。他助者,他人之帮助也;自助者,自我之救助也。他助是义举,自助才是壮举。自助者,人助之;自弃者,人弃之。

三、“扶困”与“扶智”的实践路径

1.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重要的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贫困学生。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就家庭贫困学生而言,面对新的学习环境,难以适应,往往产生孤独感、失落感,依赖手机、网络。针对这些心理问题,通过校园环境、功能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善,通过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确定干预对象,防患于未然。

3.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通过具体的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切实让贫困生体会到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树立“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的良好品格,使贫困生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宝生.进一步加强学生资助工作[N].人民日报,2018-03-01(13).

[2]刘宁,卜士浈.“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7-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十大育人体系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友(1987—),女,湖南长沙人,政工师,本科,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扶智贫困生高职院校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扶贫·扶志·扶智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