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如何做好政府会计制度科目衔接

2019-08-29 09:39张定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9年8期
关键词:财政拨款会计科目结余

张定娟

2015 年10 月以来,国家陆续颁布、出台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会计调整、负债、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9 项具体准则,以及固定资产应用指南,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试行),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标准体系,2018 年8 月14 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中小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衔接规定》(财会[2018]20 号,以下简称中小学校衔接规定),对中小学校新旧制度衔接提出了总的要求,我区中小学校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收支票据及原始凭证材料纳入区镇两级教育财务结算中心管理,本人谈谈新旧制度科目衔接的具体做法。

一、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科目衔接的准备工作

(一)加强培训,统一口径

1.组织全区中小学校的总务主任、财务及相关人员培训,认真学习《政府会计制度》、《衔接规定》和《中小学衔接规定》等相关制度和准则,明确从2019 年1 月1 日起执行新制度,不再执行旧制度。

2.聘请会计学资深专家详细解读《政府会计制度》、《衔接规定》和《中小学衔接规定》,对会计科目的核算内容、主要账务处理、如何进行新旧制度衔接等进行详细讲解。

3.成立区镇两级教育财务结算中心会计交流群,为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及新旧制度衔接过程中遇到问题提供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二)清理旧账、补提固定资产折旧

1.清理、核对和归类统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数据。按准则和应用指南的要求,认真核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数据,及时将已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转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折旧政策等,并在学校的资产管理系统中补提2018 年12 月31 日以前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数据。

2.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全面开展往来款项专项清理和分析,及时报批处理往来挂账,我区中小学校涉及的往来款项不多,重点分析“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及”其他应付款”科目明细的构成和原因。

3.梳理和分析各项结转、结余资金的构成和性质。

4. 对清理出来的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因素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有关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及时进行账务调整。

二、新旧会计制度科目的衔接

《政府会计制度》重大创新之一是构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3+5”会计要素核算模式,2019 年1 月1 日涉及新旧制度衔接的是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净资产以及预算会计的预算结余类科目,《中小学衔接规定》的附表1“中小学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一”用于财务会计部分资产、负债、净资产三类科目新旧衔接,而附表2“中小学原会计科目余额明细表二”则用于预算会计部分预算结余类科目的新旧衔接,先进行财务会计部分科目新旧衔接,后进行预算会计部分科目新旧衔接,先后顺序不能调换。

(一)财务会计科目的衔接

1.登记新账科目余额。将2018 年12 月31 日原账资产、负债、净资产科目余额转入新账财务会计的科目。财务会计新旧科目对应关系包括一一对应,多对一和一对多三种关系组合而成,具体可参照后面**学校“新旧会计科目转换余额衔接(对照)明细表”。在进行新旧衔接的转账时,应当编制转账的工作分录,作为转账的工作底稿,并将转入新账的对应原账户余额及分拆原账户余额的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2.补记原未入账事项。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将2018年12 月31 日前未入账的盘盈资产等按新制度规定记入新账。登记新账时,按照确定的盘盈资产及其成本,分别借记有关资产科目,按照盘盈资产成本的合计金额,贷记“累计盈余”科目,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补记未入账事项时,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补充登记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3.调整相关科目期初余额。结合我区中小学校账面情况分析,暂不计提坏账准备。在原账中尚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应当全面核查截至2018 年12 月31 日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并于2019 年1 月1 日对尚未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补提折旧(摊销),按应计提的折旧(摊销)金额,借记“累计盈余”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对新账的财务会计科目期初余额进行调整时,应当编制记账凭证,并将调整事项的确认依据作为原始凭证。

(二)预算会计科目的衔接

1.根据下表“新账预算结余与原账净资产对应关系”,先把原账六个净资产类科目余额转入新账相应的预算结余类科目余额。

新账预算结余与原账净资产对应关系

新账科目 原账科目说明

8101 财政拨款结转3301财政补助结转

8102 财政拨款结余3302财政补助结余

8201 非财政拨款结转 3401非财政补助结转

8202 非财政拨款结余 3001事业基金

8301 专用结余3201专用基金

8401 经营结余3403经营结余

2.对“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余额进行调整。这是整个新旧制度衔接最复杂的工作,原《中小学会计制度》以修正的收付实现制核算收支,而《政府会计制度》预算会计部分按照完全的收付实现制核算预算收支,导致原账净资产科目与新账预算结余类科目余额存在差异,所以转入新账预算结余科目余额后需要进行调整。判断应收、应付类科目余额是否调整预算结余类科目,可以依据其未来收回或支出时,是否做预算会计分录来区分。如果未来需做预算会计分录,则应调整预算结余类科目。如果未来不涉及收入和支出,不做预算会计分录,则不用调整预算结余类科目。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对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进行逐项分析,加上结转转入的已计入预算支出尚未支付的财政资金的金额[如已在财政资金列支但未付的教职工津贴(应付)],减已支财政资金尚未计入预算支出的金额[如其他应收款中用财政资金预付教职工的培训费等(应收)],按照增减后的金额,登记新账的“财政拨款结转”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贷方。“非财政拨款结转”、“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余额调整的原理跟“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余额调整类似,可参照“财政拨款结转”科目余额调整的方法处理。

3.新账“资金结存”科目一定是借方余额,在预算会计体系中起到借贷方平衡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说,在原账并没有与“资金结存”相对应的科目。本科目余额为原账的“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事业基金”、“专用基金”、“经营结余”科目调整后余额的总和。

(1)按照原账“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余额登记新账的“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借方。

(2)“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年底需注销转入“财政应返还额度”核算,待次年初恢复,所以它年末的余额必然为零。那么新账“资金结存——货币资金”科目的借方数就是新账预算结余类科目贷方余额合计数,减去新账“资金结存——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借方余额后的差额。

**学校新旧会计科目转换余额衔接(对照)明细表

三、以**学校为例对中小学校新旧制度会计科目衔接作简单的说明

(一)财务会计的衔接说明

从上表可以看出,财务会计科目的新旧衔接比较简单。

(二)预算会计的衔接说明

1.财政拨款结转。新账的“财政拨款结转”(219499.83)=原账中的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余额(172336.05)+应付职工薪酬(49548.00)(经查这是2018 年已列预算支出实未支付的教职工绩效工资,属财政性资金)-其他应收款(2384.22)(经分析其他应收款中的2384.22 元是2018年未列预算支出预付的培训费,属财政性资金)。

2.专用基金。从非财政拨款结余或经营结余中提取的专用基金,应转入“专用结余”;从收入中提取的专用基金应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学校的“专用基金”实质是从事业收入(学校收费)中提取的奖助学基金,该项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因此,应将其余额转入“非财政拨款结转”科目。

3.其他科目。衔接规定没有涉及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转换。其他科目在中小学会计制度和政府会计制度下的核算内容基本一致,可以直接转化。

做好新旧制度会计科目衔接,为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垫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新的会计实践活动,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中,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猜你喜欢
财政拨款会计科目结余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
医保基金结余和亏空并存
企业环境资源管理与环境报表设计:环境社会学视角
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
对财政结余资金管理的思考
降低医保基金结余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