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名茶:“和实”而“生物”

2019-09-02 14:07西
文史春秋 2019年8期
关键词:苍梧县粤港贡茶

● 柳 西

茶之为饮,始于神农尝百草;种制茗茶,秦汉方兴;茶道之风,唐宋大盛;明清以降,“开门七件事”,茶占其一,提神消滞待客,清心雅志行道……

中华茶文化数千年,雅俗并进,积淀厚重;名茶佳茗,亮点纷呈。

苍梧古称广信,汉交州苍梧郡治所,茶文化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梧州城北苍梧县多贤乡之六堡(今六堡镇)为后人所称六堡茶之核心产区。此域山崇岭峻,林茂土肥,云雾缭绕,气候适宜,茶树尽汲天地精华。

明代茶政改革,散茶大行其道,原被视为“峒茶”的六堡茶乘势走进“大雅之堂”。清嘉庆年间,六堡贡茶以甘醇口感和特有槟榔香味跻身名茶之列。近代中国茶业陷入低潮,六堡茶逆势勃兴,畅销粤港,更被南洋矿区华侨奉为解乏祛痢、抗水土不服之“神饮”,成为著名侨销茶,其接桂粤港直通南洋的运销水路,誉为“茶船古道”。共和国成立后30年间,六堡茶受国家大力扶持以出口创汇,后因海外市场萎顿而衰落。近20年来藉普洱陈茶风兴起,“以陈为佳”的六堡茶再受市场青睐,地方党政部门综合规划推进产业发展。2011年,国家批准梧州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6年,苍梧县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2018年,六堡特色小镇建设获批国家“兴村强县”示范行动项目。

为深入挖掘、传承六堡茶文化,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本期编发六堡茶系列文章。有全景式叙述六堡茶文化历史之长篇,有考证钩沉百年工艺变迁、茶船古道起始端之力作,有阐述产业发展之高格文章,有讲述产地自然环境、种植、制作、品鉴知识之科普佳作,有记述茶人风采、茶文化习俗之美文。

《易经》云:保合大(太)和,乃利贞。西周史伯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续。相“合”(匹配)的不同要素协作共进或在矛盾运动中趋向和谐,乃万物生息之道。正如音乐“和六律”则悦耳动听,佳肴因“和五味”而香甜可口。倘若“去和取同”,则陷同质化死局,了无生气,无法持续发展。

六堡名茶“和而不同”,因“保合”“和实”而“生物”——因产地优越水土气候及独特制作工艺而品质独特(富含茶多酚等多种营养物,“红、浓、陈、醇”,祛湿健胃);藉独特品质,承天时、顺地利、聚人和,清代六堡贡茶成为品赏名茶,近现代六堡茶凭借契合特定市场需求、好口碑、廉价、便利水道而侨销百年;当今六堡茶借陈茶之风走规范化和精品道路,再续辉煌。

猜你喜欢
苍梧县粤港贡茶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送茶五吨
送茶五吨
贡茶第一寨仙游伍家台
2015年粤港教育合作专责小组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宋朝贡茶
第二届粤港云计算大会在广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