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苍梧美 地道六堡茶

2019-09-02 14:07林树锋
文史春秋 2019年8期
关键词:苍梧县六堡

● 林树锋

(作者为中共苍梧县委员会书记)

六堡茶是广西特产,因原产于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品质素以“红、浓、醇、陈”四绝而著称,早在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中国名茶之一。近年来,苍梧县抢抓广西壮族自治区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和梧州市打造百亿元茶产业目标的发展机遇,大力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六堡茶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今年7月,苍梧县原生六堡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此前,2018年,苍梧六堡茶入选为广西第二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2014年,六堡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六堡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此外,苍梧县还获得“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六堡镇荣获“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六堡茶文化源远流长。

旧时,“苍梧”是岭南古国,与中原尧舜古国同时并存,并与之有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交锋。传说舜帝时期多次南巡,并巡至“苍梧之野”,带来了农耕文明,据说其中就有炎帝神农氏发现并推广种植的茶叶。以上传说虽然没有确证,但舜帝对古代苍梧地区的影响是极其广泛而显见的。成书于东汉甚或更早的《桐君录》曾有记载:“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意思是交州广信地区(那时的交州州府设立在苍梧郡广信县,即现在的梧州市)最为重要的特产是被称作瓜芦木的茶树品种。这种茶树和北方的茶树“茗茶”相似但更苦涩,煮盐的人就是喜欢买它来饮,用它来提神醒脑以便通夜不眠地连续工作,而本地的人也喜欢将它加工成香茶招待客人。从这些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推测,早在东汉甚或更早以前,苍梧一带便已盛产茶叶,而且出产的茶叶除在岭南一带普遍饮用之外,还远销至产盐煮盐的内陆地区,并被当作特产和一种特色茶文化而被记录进《桐君录》一书之中。我们从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中,也可以找到很多有关捣制茶叶以及卖茶运茶的图案;唐代的“茶圣”陆羽,考察天下茶山,据说也曾到此,看见滔滔东去的西江水,骤然想起自己家乡的山水,不觉感慨万端,写下了流传万古的诗篇:“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他在《茶经》中也曾有对六堡茶制法的隐约描述。据有关历史资料推算,六堡茶的产制,当有1500多年的历史,宋代苏东坡过西江品茗的佳话广泛流传。与其他各地名茶相较,六堡茶是一种风格非常独特的茶品,它蕴含的营养物质异常丰富所以味道特厚,又因为它由独有的小气候环境养成所以品质清正不染。更令人称道的是,因为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制作工艺,所以在众茶之中,只有它可以长置不馊,多喝不寒,醒神养胃,真正契合《神农本草经》“茶若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的论述;清代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类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大名茶之一,成为朝廷贡品;清代同治版的《苍梧县志》 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不变……色香味俱佳”;《广西通志稿》(清)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生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今狮寨镇)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六堡茶还是著名的侨销茶,产品长期远销日本、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据《梧州市志》记载,早在清代嘉庆年间,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就已普遍把六堡茶作为治病驱痢和解暑的生活饮品。长期以来,以六堡茶为题材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掌故,在山水梧州更是数不胜数,历久流传,绵延不绝。

好山好水育好茶。

苍梧县地处西江和桂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河川秀丽,山林丰美,森林覆盖率高达79.9%,是一片始终保持着优良生态环境的美好绿洲。整个六堡茶产茶区域,包括六堡镇以及相邻的狮寨镇(古称五堡,下同)、梨埠镇和贺州市八步区的水口乡等毗邻六堡镇的局部地区,无不是密林如织、荫翳蔽日的生态山林,山与山之间冲谷深邃,流泉高远,冰凉清纯的山泉水从黝黑的石头间穿插奔涌,时而飞鸣激湍,时而幽林暗通,涓涓细流汇合成的小溪不计其数,最后形成六堡镇的不倚河、梧桐河、九城河、六堡河,以及狮寨镇的古东河、蒙垌河、思丰河。这样生态环境优良的六堡茶区为我们培育了享誉千年的优质茗茶。六堡茶属黑茶类后发酵茶,选用六堡茶树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生产加工工艺制成,其外形色泽黑褐光润,叶底红褐色,间有金黄花,汤色红浓,香气陈醇,滋味甘醇爽滑,具有以槟榔香味为主及“红、浓、陈、醇”独特品质特征,存放越久品质越佳。随着现代社会对饮食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历尽千年沧桑的六堡茶,像涅磐的凤凰一般又喜获新生,六堡茶的自然、有机、绿色性质越发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

六堡镇

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致贺信中提到了“一带一路”发展历程中的“茶船古道”,苍梧县六堡镇作为“茶船古道”的起点进一步声名远播。“茶船古道”是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可相媲美的传统特色文化。如今,六堡茶伴随“茶船古道”再扬帆创新篇章,走向辉煌。目前,六堡茶主要销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南亚一带,并逐步向全国其他地区辐射,特别是搭乘国家“一带一路”快车,六堡茶已远销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著名的侨销茶。根据刊于《中国茶业》杂志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六堡茶品牌价值由2016年的15.79亿元提升至目前的23.4亿元,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黑茶类第三位、广西第一位。

六堡镇上的秀丽茶园

六堡茶

发展前景喜人。

近年来,苍梧县委、县政府顺应时势,大力发展六堡茶产业,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决定》《苍梧县六堡特色旅游名镇规 划(2014—2025)》《 六堡茶博园旅游区总体规划及近期重点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2016—2020)》《 苍 梧县六堡茶种植基地建设规划(2017—2020)》, 全 面 实 施“以茶兴县、品牌带动、产融结合”战略,以六堡镇核心产区和茶园文化为基础,带动旅游及服务业的发展。以六堡茶为核心,逐步打造联通茶农业、茶工业、茶商业、茶旅游、物联网为一体的产业链,集聚产业群,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振兴当地经济。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苍梧县采用“龙头企业+致富能手+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利用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解决就业、发展产业、积极创业,并打造非遗传承人带动的“六堡茶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苍梧县有六堡茶面积7.5万亩,六堡茶专业合作社80多个,年产成品六堡茶达2800多吨,从事茶产业相关人员1万多人,仅2018年茶农人均纯收入约1万多元。目前,苍梧县正加快六堡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原生六堡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同时加快国道G355线二级公路、梧信高速公路、六堡河生态修复、生态有机茶庄园、六堡茶标准化仓储基地、六堡茶标准化加工厂和六堡镇旧城改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并成功举办苍梧传统六堡茶公用品牌发布会、一系列传统六堡茶展销会、文化旅游观光活动,出版一系列六堡茶文化书籍等,大力宣传推广六堡茶,提高六堡茶知名度,努力将六堡茶打造成为苍梧乃至广西的一张闪亮的名片。

猜你喜欢
苍梧县六堡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苍梧县举办中小学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班
六堡茶的“茶气”
与茶相逢在六堡
六堡茶首个专用术语标准发布
六堡茶中“金花”菌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