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核心产区的茶文化习俗

2019-09-02 14:07
文史春秋 2019年8期
关键词:六堡采茶戏槟榔

● 黄 芳

六堡茶核心产区主要集中在苍梧西北部高寒山区,那里除了汉族茶农以外,也是苍梧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带。该地民风淳朴,茶农们年年辛勤种茶制茶,对外交流较少,很多地方尚保留着传统的饮茶用茶习惯。当城镇生活已经被高速发展的科技驱赶得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时候,在青青的茶园林木之间,山里的日子还是像我们童年一样散漫悠长。正是这种慢节奏,使得那些迷人的古老习俗得以传承。

敬天祭地一杯茶

在茶乡,茶是种茶人家的第一等大事。

每当春节一元复始,家家户户必定在年晚守岁至子时汲水煮茶,将煮好的茶水装进暖瓶中待用。到大年初一天亮,家长在天井中设置拜桌,在桌上摆好一炷香三杯茶四杯酒,然后拜敬天地。一般是男主人作揖,女主人检衽行礼,口中通念吉祥之语。礼毕,方可开展一天的工作。更为讲究一点的人家则是在天亮起床之后,方将前一晚上汲取好的子时水倾入专用的瓦壶中煮茶祭祀。这个专用瓦壶的柄流都在瓦壶的同一侧面,主人向着门前茶的时候,茶水流进茶杯的方向只能是由外进内,预示着神保,一年的财源滚滚到家,万事大吉。

小孩“满月茶”作礼

五堡(今狮寨镇)、六堡各村,每当有人生小孩,亲戚们总要送鸡和送小孩衣服过来,乡里人谓之“送鸡”或“送汤”,意思是特意送鸡给产妇剖(杀)来炖汤吃补身子的。亲戚们来的总是妇女,姑嫂姐妹拉帮结队一大群,所以这种场合往往也是本村男青年们结识外村女孩子的好机会。黄昏之后,男人们便以分享满月鸡汤为由,聚拥前来唱歌祝贺,叫做“唱鸡歌”。

唱鸡歌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村。歌唱的多是赞美本村风土人情好等内容。第二阶段是进门。进门是不容易的,男子们要唱到送鸡女宾们觉得满意,出来迎接了才能进门去。在茶乡,茶叶和槟榔都是美好和友谊的象征,晋代《南方草木状》中说槟榔“广交人凡贵胜旅客,必先呈此果”。进得家门,男子女宾们首先互奉茶叶、槟榔,完成了见面礼后,男子们开始为主人家唱赞歌,一赞初生儿健康聪明,再赞主家华堂佳构,喜气盈门。欢宴过后,开始进入男女对唱的正题。对唱的内容很泛,包括天文地理、历史故事等等,双方通过对唱去观察对方的オ华和反应能力等,一直对唱到天亮。第三阶段是送行。先由送鸡娘唱歌送男子们出门,然后又互相对唱,唱的多是关于生产生活的现实话题,也有意犹未尽续情欢的,这样边走边唱,送出村口,然后结束收场。有人用《竹枝词》这样描绘六堡唱鸡歌的场面:

听歌女子约同群,齐集歌台作客宾。

女看男来男看女,全堂多是少年人。

歌师歌弟共歌姨,唱到明清秦汉时。

夜静更深兴渐浓,灯花人面相映红。

眼送秋波心相照,含情脉脉带羞容。

终宵直唱到天明,唱到天明又送行。

心里情歌唱不尽,依依难舍别离情。

新娘进门的“认亲茶”

茶叶和槟榔更是定情的信物。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称“下茶”或“茶礼”,女方吃了男方的茶,就表示同意定亲。因为中国人自古就有“一女不吃两家茶”的传统,如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就写道,王熙凤在怡红院遇见林黛玉就问起日前赠送暹罗国茶是否尝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使唤起人了。”凤姐笑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到举行婚礼时,茶和槟榔更是不可缺少的迎客佳品。新娘出嫁的那天,全身穿黑色衣服,撑的雨伞也是黑色的。六堡的岔河多,以前没有桥,也没有汽车公路,过河时要把新娘背着过,表示富贵吉祥,抬着轿过就不好了。新娘回到夫家,则由一妇人扶挽出花轿引入新房,男家拜祭祖先天地的活动不须参加。第二天早晨,新娘要给家人以及亲友敬“认亲茶”,由亲而疏、由尊而卑、由长而少地进行。受茶的人要给新娘“利是”,寓意大吉大利。宴请宾客时,新郎新娘都要给登门贺喜的亲朋敬茶献槟榔,以表谢意和祝福。

各村各垌的“看门茶”

六堡茶乡的俗例最看重的是土地,认为土地生发万物,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所以对土地的尊崇就像对待神祇一样,充满着敬畏和信赖。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六堡人白天杀好鸡,晚上天一黑就关上家门,全家人不坐凳,静悄悄地蹲着吃饭,神秘得好似偷吃一样。因为传说土地爷在饱吃一顿之后就要飞升上天庭了,从次日开始春神当值,春风来了,春水起了,新的茶芽又吸足水份萌发了。所以茶农们都要赶在社日之前把那些被土地神呵护了整个冬季的茶芽采摘回来,这些茶芽被称作“社前茶”。茶农们早早采制好社前茶,一是为了在社日给土地爷敬献茶礼,好让土地爷在升天的时候带上天庭进贡给王母娘娘;二是坚信这些受过土地爷看护过的茶叶有着特别的药用功效,但凡小儿惊风、头疼发烧、屙呕肚痛、风痰咳喘,均可茶到病除。因此家家户户每年都采摘收藏一些社前茶,陈放着备用,俗称为“睇门口”。

这种用来“睇门口”的社前茶,各村各坰都有不同于人的制作和应用方法,以强化某方面不同的药效。最普遍的是多年陈放,认为越陈年它祛风病的功效越强;还有的是把它储藏包裹在柚子皮或橘子皮里,认为可以加强它化痰止咳的疗效;有的专门把陈年社前茶中的虫屎筛选出来,认为冲泡虫屎作茶喝可以作为祛风以及治疗胃病的灵丹妙药。最为奇特的是不倚茶区的“蜈蚣茶”,茶农把社前茶装在瓦罐或者玻璃瓶中,然后捕提一些蜈蚣放进去,密封口,据说10多年之后,蜈蚣就会被叶化解吸收殆尽,罐子里面只剩下茶叶了。这样制出的茶叶,祛风解毒极具神效。

六堡茶与民间艺术

采茶戏是广泛流传于江西、湖南、福建和两广的一个民间剧种,追溯其历史渊源,与唐诗宋词一样的古老经典采茶戏又是一个生命力异常顽强的舞台艺术,它既糅合了各省传统民间表演艺术的精华,而且在传承流播的过程中,又不断地与地方的民歌俚俗、民间故事传说、地方口语进行结合和再创作,呈现出各地方采茶戏的种种不同新鲜面目。

苍梧自古就是茶叶的产地,采茶时节,茶商汇集,采茶戏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生长土壤和广阔的艺术交流空间。经过民间艺人们数百年间的传承打造,采茶戏在苍梧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音乐风格逐渐精炼为一种极其便于群众接受和传唱的程式,短短的起承转合几句,相同的乐曲,通过不同的唱速,就可以巧妙地传达出喜怒哀乐的不同情绪宣泄。易记易学的曲调,诙谐逗趣的本地口语,使得台上演台下和的情景往往伴随着演出的整个过程,演员和观众的互动性很好。采茶戏的经典曲目有《假报喜》《梁山伯与祝英台》《秦香莲》《借新郎》《冯边月》等,以最接近平民百姓生活的情景,以最朴素简单而又通俗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向广大群众传播传统的社会家庭伦理观念,寓教于戏,是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采茶歌也是在茶乡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在这里,瑶族有瑶族的歌谣,汉族有汉族的山歌。瑶族歌谣主要流传在六堡镇山坪村茶区以及五堡岛朝村、大昌村茶区,用瑶族语言传唱,一般为多人无伴奏清唱或男女对唱,曲调虽不复杂但和声宛转优美,令人陶醉。汉族山歌最主要集中在苍梧县与贺州八步区交界的小水茶区一带,那里的采茶姑娘特别美丽,而且天生一副唱歌的好嗓子,很多人甚至以歌代言,出口成歌,辞章优美。千百年来,那里的妹子都被赞誉为人靓歌甜的“小水花”。有一次,听到我们聊起了采茶歌,已90岁的“小水花”陀信香老人马上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当年采茶阿哥唱给采茶姑娘的情歌来:

茶谷就出二三月,清明前后拾茶芽。

玉手斟茶要你饮,几多情意在杯茶!

唱了开头,她接着又唱起了姑娘的答谢歌:

求你挂茶我就饮,我就深深领你情。

行往过村你(就)入屋,我亦斟杯还转兄。

老歌手满脸沧桑的皱纹之间,眸子依然清亮,歌声依然甜脆撩人。

猜你喜欢
六堡采茶戏槟榔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有利有害的槟榔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与茶相逢在六堡
梦回槟榔园
粤北采茶戏的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