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的分类与加工品质

2019-09-02 14:07农艳芳何灿坚
文史春秋 2019年8期
关键词:渥堆毛茶六堡

● 农艳芳 何灿坚

(农艳芳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何灿坚为梧州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干部)

梧州目前生产的六堡茶产品,在加工工艺及原料上均有很大差异,形成的六堡茶品质风格大不相同。归纳六堡茶所有茶品及其加工工艺,目前六堡茶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主要由六堡乡农家或小型规模茶厂生产的农家传统型六堡茶,其中包括细嫩的六堡社前茶、原料中等的夏秋茶和原料粗老的六堡老茶婆;第二类为大中型茶厂以传统硬化地板渥堆发酵加工生产的六堡黑茶,本地人称之为“厂茶”;第三类是大中型茶厂以新型发酵罐生产的六堡黑茶,有称之为“机茶”。本文将给大家仔细介绍这些六堡茶产品加工的流程及品质特点。目前六堡茶已经获得原产地产品标志保护。六堡茶地方标准中,并没有包含农家传统型六堡茶。

传统型农家六堡茶

传统型农家六堡茶,是古老的传统六堡茶、民间六堡茶,属于完全自然后发酵的黑茶。不仅是历史上、也是目前六堡茶乡农家手工生产的一类传统六堡茶。现在,除了六堡茶乡农家纯手工生产以外,还有些采用小型制茶机械加工生产。目前,传统六堡茶的细分,有以采摘时段划分的,比如六堡社前茶、明前茶、清明茶、冬茶;还有以采摘嫩度划分的嫩茶、二白茶、中茶、老茶婆。二白茶、中茶是相对于嫩茶而言,一般是以夏秋季节的茶青为主,略粗放些。这几类六堡茶产品,是六堡黑茶的最初的原料来源,六堡黑茶的根,六堡黑茶的源。

——六堡社前茶。

农家六堡茶,属于最早的六堡茶类型,是现代大宗六堡茶的宗源,是一种完全自然后发酵的黑茶。农家六堡茶的自然后发酵,要达到完全的“红、浓、陈、醇”,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来说,3到5年是不能够的,至少都需要8到10年以上。六堡社前茶,首先在原料上要求较高,一般是一芽一叶,而且还有时间上的要求。所谓“社前茶”,最早是指正月的第五个戊日采摘并加工的茶叶产品,一般是3月22日之前的原料。对六堡社前茶,六堡乡的茶农还是很稀罕的,采制很严格,价格也比较贵。采摘茶树篷面上当年生的茶梢嫩芽,具有紫色芽叶为最佳,原料收购时,紫色芽叶的价格要比绿色芽叶多二三成。

六堡社前茶的加工流程,按“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渥堆—复揉—毛火—足干—六堡社前茶”来进行。杀青工序与一般绿茶相同,但在杀青后,趁热揉捻,随即就进行渥堆,这次渥堆一般半天,也就是头天加工渥堆的茶叶,待次日进行复揉、毛火、足干的工序。品质表现为叶色黄绿,茶条深绿紧结,茶汤黄绿明亮,清香尚高,有花香,滋味醇厚,这是六堡社前茶的特点,尤其是用紫色芽叶加工的六堡茶,花香更是凸显。

这类社前六堡茶可以直接泡饮,但在六堡乡,更多是自然存放,不会再次进行渥堆后发酵。而是通过自然存放让其慢慢陈化,直到“红、浓、陈、醇”。但是陈化的时间一般都很长。陈化中的社前茶,干茶的茶条上会慢慢长有白色的菌霜,即使看到孢子囊,也只是表现出灰白色。目前,有些厂家还采用焗蒸紧压的方式,将六堡社前茶蒸压成大茶坨或茶砖、茶饼贮存,这类六堡社前茶的陈化更为缓慢。

从历史层面来讲,六堡社前茶就是再加工六堡黑茶(或六堡熟茶)的原料,是六堡黑茶的毛茶,简称六堡黑毛茶。用这样的原料加工得到的六堡茶黑茶,很容易具有槟榔香的品质特点,更具有六堡乡地域香气特色。一般存放3至5年,槟榔香的特点就很明显,但是汤色离“红、浓”还是有很大距离。目前因为价格的原因,很少有厂家用来加工六堡黑茶。

二白茶

老茶婆

——六堡明前茶。

即清明前采制的农家六堡茶。采制方法与六堡社前茶一样,嫩度也基本相同。但在滋味口感上,比六堡社前茶浓厚一些。外形紧细匀整,还是以散茶销售、存放,自然陈化。

——六堡清明茶。

指于清明节采制的农家六堡茶。采制方法与六堡社前茶一样,但是在原料嫩度上已经开始有对夹叶、单片叶。滋味浓度比六堡社前茶更浓厚一些。粗制后,以手工拣去单片、黄片及粗松的茶条。外形紧结匀整,也是以散茶销售、存放,自然陈化。

——六堡二白茶、中茶。

是指于清明后以及夏秋采制的农家六堡茶。加工方法与六堡社前茶一样,但是,嫩度则比较粗放了。夏秋季节,气温高,雨水足,茶芽生长快,所采茶青,有一芽二、三叶,也有对夹二、三叶。片状的单片叶、对夹叶比例较大,外形不易卷紧,滋味浓厚,苦涩味重。一般而言,六堡二白茶、中茶可以泛指六堡夏秋茶,常自然存放陈化,也用来压制六堡生茶砖等。

——六堡老茶婆。

属于古老的传统六堡茶、民间六堡茶,也是属于完全自然后发酵黑茶。这在原料上要求更高,最好是采摘自霜降那天茶篷上的定型叶,或者说老叶。要求采摘茶树篷面上当年生的茶梢,叶片成熟定型,加工后叶片平整,不会卷曲、皱褶,这是六堡老茶婆原料要求更高的原因。采摘的霜降叶,按“茶鲜叶—摊青—蒸青—渥堆—晾干(或晒干)—焗蒸—装篓—存放”的流程来加工。有时候,因为老叶含水量较低,采收后,一般集中晾干或晒干,直接焗蒸青后装篓压实贮存。这样的加工,又有点类似老白茶的做法。目前,有些厂家还采用紧压的方式,将六堡老茶婆紧压成茶砖贮存,这类的六堡老茶婆陈化也会缓慢些。历史上,如遇阴雨天,有的采用置于火灶上方或者松柴木炭,待其慢慢变干备用,故而带有烟味。目前现代的烘干机非常普遍,已经很少有人采用松柴烘干的方式了。

刚加工的六堡老茶婆,最初的品质表现为叶色灰绿,香气清幽鲜爽,汤色淡黄绿,味醇和。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陈化程度增加,叶色慢慢转变为黄褐、深褐、黑褐,香气依然清香鲜爽,汤色也变为亮黄、或黄红,滋味依然醇和爽口。贮存时间越延长,叶色越油黑,香气越幽香,汤色越红亮,滋味更醇和爽口,特别耐泡。年份久远的六堡老茶婆还会有浓郁的药香味。

六堡所产的老茶婆具有久远的历史,人们通常是将老茶婆装篓贮存备用。在六堡,当肠胃不适,或感冒初起,人们喜欢用老茶婆煮汤饮用。平日里取来煮沸饮用,可以消暑祛湿。

现代硬化地面渥堆发酵六堡黑茶

大厂生产型六堡茶,是由比较大的茶厂批量加工生产的六堡茶,加工量以吨为单位。这就是采用传统硬化地面渥堆发酵加工的六堡黑茶、六堡熟茶,梧州人称之为六堡“厂茶”,是目前市面上销售量最大的六堡茶类型。属于先人工、后自然的后发酵黑茶,市面上俗称的六堡“熟茶”,具有“汤色红浓,香味陈醇”的品质特点,买回家不需陈化就可以饮用的六堡茶,同时也是获得六堡茶原产地保护的六堡茶品种。所谓“人为”,是因为在“再加工”的过程中,具有“渥堆”工序。“渥堆”即是人工后发酵的做法,采用黑毛茶原料,通过增湿、控温,并需要一定的发酵时间而获得汤色相对红浓、香味基本陈醇的品质,不需要太长时间的陈化即可获得“汤色红浓,香味陈醇”的品质特点。

六堡“厂茶”的加工工艺一般为:六堡黑毛茶—加水增湿—翻匀—渥堆—高温焗蒸—装篓—陈化—六堡黑茶。这种生产工艺中,“渥堆、陈化”工序是形成六堡黑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六堡黑茶在“渥堆”时,是将加水增湿潮化过的六堡毛茶、在专用的卫生的硬化地板上置成堆状,进行堆式“渥堆”,时间约为1至2个月左右。毛茶加水增湿潮化含水量达到20%至5%左右,渥堆温度控制在50℃至60℃左右。结束“渥堆”工序后,此时,汤色只是黄或黄红,并没有达到红浓的要求,还要通过焗蒸装在竹篓里(每篓四五十公斤),略加压紧,继续后期自然的发酵陈化,时间长达1年以上,才能形成六堡茶“汤色红浓,香味陈醇”的品质特点。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六堡茶,一般都是两三年以上的陈化产品。而六堡茶的陈香陈韵,并不仅仅在短时间中产生,它还要在漫长的存放过程中,逐步陈化,方能形成它越陈越好,愈久愈香的古感风韵。存放亦即陈化,陈化亦即自然后发酵。

渥堆发酵

新型发酵罐渥堆六堡茶

这也是由比较大的茶厂批量加工生产的六堡茶,加工量以吨为单位。与六堡“厂茶”不同的是,它采用大型新型发酵罐批量加工生产。每批次可在10吨至30吨左右,生产量大。新型发酵罐渥堆六堡茶制法,将黑毛茶原料的增湿、控温环节,通过机械化来完成。模仿传统硬化地面渥堆发酵,既有控温控湿的优点,也有足够的后发酵转化时间,发酵时间、发酵品质更具有可控性。与传统硬化地面渥堆发酵加工的六堡茶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茶叶不落地,远离地面,卫生干净,整个渥堆发酵均在发酵罐内完成,而且省工,省力,更具有自动翻拌控温控湿、提高品质等优点,提高了生产能力,解决了六堡茶传统生产工艺所常有的困难。

新型发酵罐渥堆的六堡“机茶”与传统硬化地面渥堆的六堡“厂茶”一样,也属于先人工、后自然的后发酵制法。但是,有一点不同,就是六堡“机茶”的增湿环节。传统硬化地面渥堆的六堡“厂茶”是人工洒水增湿,而新型发酵罐渥堆的六堡“机茶”是可以通过通入高温蒸汽增湿。这个做法,不但具有高温增湿的效果,同时达到适宜的发酵温度,还具有杀菌除杂的效果,并较好地传承了六堡茶古法双蒸的生产工艺流程。

古法六堡茶生产工艺流程,其区别于其他黑茶的特点在于具有两次高温焗蒸和两次“渥堆”,即“双蒸双堆”。“双堆”,其中一次渥堆是在六堡黑毛茶生产揉捻后进行,另一次渥堆是在增湿后进行。“双蒸”六堡茶的工艺流程为:六堡黑毛茶—高温焗蒸增湿—渥堆—高温焗蒸杀菌除杂—装篓—陈化—六堡茶。“双蒸”是在后发酵的前后进行。第一次焗蒸不仅增加了毛茶的湿度,还具有杀菌除杂的效果。两次高温汽蒸,100℃蒸汽杀死了低温的细菌、杂菌,利于六堡茶的香气纯净;两次渥堆,利用高温高湿的条件,以及有益微生物的作用,让茶叶中的茶多酚等内含物质慢慢转化,为六堡茶独特品质特点奠定了基础。

经过自然陈化的后发酵六堡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浓,香味陈醇,具有独特的槟榔香,是梧州人常喝的茶饮。梧州地处两江汇合处,多雨潮湿,梧州人常喝六堡茶以去湿消暑,解酒去腻,养胃通便。

六堡茶延伸产品——茶宝

茶宝,是六堡乡茶农收集的一种特色六堡茶延伸产品。具体的说,是茶细蛾类的幼虫啃噬老茶、老叶茶后所排粪便,又称虫屎茶,龙珠茶。六堡乡当地茶农在存放陈化老茶婆的过程中,把老茶叶收集堆放在一起,从而引来许多细蛾类的成虫在上面产卵,孵化出来的幼虫以老茶叶为食,当这些细蛾类幼虫吃完老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细小的粒状虫屎和部分残余茶茎梗,用竹筛去之,取其虫屎。甚至在存放六堡茶的袋子、竹筐或木桶里外都会有挂在虫囊外的虫屎茶,尤在盛放老六堡茶的袋子的底部。

茶宝带有极其浓郁的农家老茶婆的茶香及药香,味浓略显回甜,口味醇厚,汤色乌深,别有一番风味,连饮数杯,绝无腻感。虫屎茶不仅不会破坏黑茶的品质,反而具有另外的品饮效果。六堡乡人视虫屎茶为珍品,当有体热上火不适,就会泡杯虫屎茶,常饮对人体健康有益。

茶宝——虫屎茶

猜你喜欢
渥堆毛茶六堡
刘嘉怡作品
——增城毛茶制作技艺插画
一种黑茶自动渥堆机的研制及其对品质形成的影响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自然条件下单次渥堆对黑毛茶化学成分的影响
湖南不同等级黑毛茶品质分析
与茶相逢在六堡
丽水黑毛茶加工工艺初步研究
四川黑茶渥堆中品质成分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六堡茶中“金花”菌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