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跳远运动员踏跳准度的因素思考

2019-09-02 09:16廖仕锦
运动 2019年3期
关键词:步数准确性节奏

廖仕锦

(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在田径赛场中,跳远项目的竞争特别激烈,十分吸引广大观众的关注度,它评定胜负的标准是运动员跳跃的水平距离的差距,当运动员的水平十分接近时,短短的几厘米就能决定运动员的胜负。所以,在如此具有观赏性的跳远比赛中,如果运动员能更加准确的踏板,将对比赛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伴随着跳远运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跳远踏跳的准确性就会直接影响到跳远的成绩,纵然有很好的助跑速度,但是如果缺乏助跑踏跳的准确性,其结果也是前功尽弃。为了能够提高跳远的成绩以及为我国跳远运动培养大量的后备人才,我们必须重视和深入的研究跳远踏跳的准确性。

1 踏跳点测试的方式

跳远项目的技术性特别强,要想跳出好成绩,踏准步点是一个关键。

1.1 走步法

在一般的情况下,采用自己的正常步伐走,助跑的步数乘以2再减去2等于走步数,如助跑8步:8×2-2=14步。当助跑的步数超过了10步时,则第10步以后,只要多助跑1步就增加走2步的距离,如助跑13步,即(10×2-2)+3×2=24步。经过多次的助跑进行调整,最终确定下来。最准确的方法还是自己在起跑的地方做好记号,然后开始跳,让别人帮着数步子,并在踏跳点作出记号。走步法测试步骤简单并且不会大量的消耗体力,在正式比赛中,当运动员出现踏跳点不准并且需要及时调整的情况时,这是应急的常用方法。

1.2 测量法

首先我们要把跑的步数告诉记录员,然后从起跑点向踏跳区加速助跑,数步数的记录员站在起跳区一侧,数助跑人的一侧(右或左)腿跑至踏跳区附近落脚的步数,注意一定要看清助跑人最后一步的精准落脚处,随即做出标记后,将记录的步数乘以2即是助跑人实际准确的落脚处。经过多次的练习调整好步点,确定起跳线。

1.3 九七法

九七法,就是走9步、跑7步的测量法。从起跳的前面开始,在助跑(正常步行)的相反方向上走9步,然后再跑7步(加速跑)。起点是最后一步落地的地方。

2 影响跳远运动员踏跳准度的因素

2.1 训练年限因素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跳远项目亦是如此。要想提高运动员的踏跳准确性,继而提升运动员的跳远成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年累月的刻苦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并且保持稳定。

2.2 助跑技术因素

跳远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在助跑中发挥速度,还要有稳定的节奏,以保证踏板在高速助跑中的准确性。因此,技术因素对跳远的准确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影响助跑踏脚精度的主要因素如下。

2.2.1 助跑的起动方式助跑前的准备

姿势直接影响助跑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跳远助跑起跑方式主要分为立定起跑和行进起跑2种。许多学者和教练认为,使用立定起跑可以使步点更加准确,原因是立定起跑容易控制身体的起跑位置,使起跑力、速度和步长有规律地增加。然而,这种起跑方式也有一些缺点,即容易引起肌肉紧张,从而导致助跑动作的变形,不利于运动员将速度最大化。与立定起跑相比,移动起跑不容易控制身体的姿态,但它有利于运动员的最大速度,而且动作放松灵活。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喜欢用这种起跑方法。通过调查发现,运动员所采用的方法与他们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力量、加速能力和习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力量和加速度相对较弱的运动员通常选择移动起跑方式,反之,采用站立起跑方式。运动员应采用合适的起跑方式,通过反复训练,能够固定起跑时的身体姿势、起跑速度、地面力量和第一步的步长,这可以大大提高跑步点的准确性。

2.2.2 助跑的速度变化跳远运动员全程助跑速度的变化,必然会影响起跳时踏跳板的准确性,因此会使跳远成绩不理想或造成犯规。对于一个优秀的跳远运动员来说,他的助跑速度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并且踏跳的准度也较高,所以良好的稳定速度是跳出好的成绩的基本保障。跳远运动员体力不佳时,可以改变助跑的起跑点,缩短助跑距离,发挥运动员的最佳速度,做到有稳定的助跑速度,达到准确的踏板,从而创造好的成绩。

2.2.3 助跑的距离跳远助跑距离,是保证助跑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一般来说,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加速方式是决定助跑距离长度的主要因素。不同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也会不同,同一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不固定,应根据比赛过程中外部条件的变化和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跳远助跑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运动员在跑步中的加速能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运动员在30m和100m比赛中的最佳表现,客观地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从而确定助跑所需的步数。表1为男子运动员30m及100m成绩与助跑步数的关系。

2.2.4 助跑的节奏关于助跑节奏,在大量的文献中,主要有3种观点。第一,跳远起跳前倒数第2步的步长要稍微大一点(比正常的步长长20cm),以适应体重的下降,增加跳远距离,增强垂直速度。第二,应加快跳频前的步骤,目的是继续加快。第三,要提高身体的重心,使起跳在高重心状态下完成。可以看出,以上3种观点都是基于运动员的特点。如果速度慢、力量差的运动员,可以用第1种方法;而力量好、速度差的运动员,可以用第2种方法。研究表明,正确科学的跑步方法是不改变运动员在跳跃前跑步时的节奏和身体重心的高度。如果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不平衡,在平时的训练应重点发展薄弱环节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让运动员全面发展,而不是通过改变运动员的技术来弥补物理存在的不足。所以,虽然可以提高跳跃的准确性,但最终是因小失大,减弱他们自己的优势。在跳远助跑中,节奏变化越大,步距的混乱程度越大。因此,在日常训练中,运动员应做到速度与爆发力、质量与技术的平衡,从而建立起完整的跳远技术,提高踏跳的准确性。

2.3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运动员跳远踏跳的准确性的影响也非常大,并且容易被教练所忽视。优秀的跳远运动员除了应该具有敢跳的心理素质外,还需要对自己的跳远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对自己正确踏准步点的把握要有十足的信心。研究得出,当运动员出现踏板不准确时大致可分为以下的几种心理状态。(1)害怕犯规,踏跳最后的3步拉大步或捣小碎步;(2)助跑的时候眼睛始终盯着踏跳板,没有注意标志点的位置;(3)过度地想取得好的成绩和名次而心情紧张,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打乱了踏跳的节奏;(4)助跑时受到了比赛环境的影响,注意力没有保持集中。在助跑中,运动员可以通过意志品质的努力,排除外界的干扰与内心的害怕、紧张,把注意力集中到训练与比赛中,通过意志行动完成助跑。所以,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要依据跳远这项运动的特点培养运动员的意志耐力,从而让运动员能最大限度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比赛中保持注意力的集中,这样才能提高踏跳的准确性。

2.4 身体素质因素

跳远是一项速度和力量的运动。它要求运动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力量。在比赛中,运动员既要求具有较高的兴奋性又要有控制和调节兴奋的能力,如果安排不合理,不能自我调节,很容易使专项耐力下降,造成疲劳。一旦身体产生疲劳,肌肉收缩能力相应减弱,进而影响助跑,从而影响跳跃的准确性。在比赛中,许多运动员在前3次试跳中助跑跳得比较准确,相应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最后3次决赛中,由于参赛人数的减少,间隔时间大大缩短,这就要求有良好的专项耐力来保持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和跳跃的准确性。

2.5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跑道情况、天气状况和风向风速的不同,都会引起助跑速度、节奏发生变化。苏联波波夫提出,如果是在比较软的跑道或者在煤渣跑道上和逆风的条件下比赛,一般情况下是要把助跑的距离缩短20~50cm;而如果是在跑道情况、天气状况良好的条件下和旺盛斗志下比赛,跳远助跑的距离一般要加长30~50cm。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那么就应该从训练的时候入手,在各种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跑道上进行训练,从而让运动员能够适应各种环境,这样才能保持稳定的助跑准确性。

表1 男子运动员30m及100m成绩与助跑步数的关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跳远踏跳准度与跳远的成绩是成正比的。踏跳的准度越高跳远的成绩就会越好,所以想要提高跳远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提高踏跳的准确性。

3.1.2跳远运动员踏跳点测试的时间和次数以及测试的方法都要科学合理,这对运动员踏跳准度和跳远成绩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3.1.3要想在跳远运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具备正确的助跑踏跳技术。助跑的起动方式、助跑的距离、助跑的节奏以及助跑的速度这些都是环环相扣的,只有把这些与踏跳准度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3.1.4造成踏跳准确性差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过度的紧张和胆怯的心理。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员也要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让运动员在比赛中减少因为心理因素造成的失误。

3.1.5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还包括运动员身体素质因素和环境因素。

3.2 建 议

3.2.1 技术改进随着跳远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跳远的成绩,有必要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主要为助跑的起动方式的确定、选择适宜的助跑距离以及稳定助跑的节奏。

3.2.2 心理因素的调整及训练良好的心理状态对踏板技术的充分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长期的训练。针对不同时期的运动员的特点,提出要特别重视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3.2.3 提高身体基本素质每一个运动员都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跳远比赛强度大,时间长,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只有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除此之外。还必须提高专项素质的练习,特别是加强速度和力量爆发素质的练习。

3.2.4 加强对比赛环境的适应能力跳远比赛中,现场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运动员的水平,比如比赛的场地、时间、规模和影响力都或多或少会影响运动员,因此在跳远训练中应该正确选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气候和其他不可预测的环境中,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让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助跑节奏和踏板稳定性的影响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步数准确性节奏
CT及超声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诊治价值及准确性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
产前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对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性评估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楚国的探索之旅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微信运动步数识人指南
轻快漫舞
国人运动偏爱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