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2019-09-04 09:32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缺氧性亚群脑病

(孟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孟州 45475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属儿科常见疾病,以新生儿嗜睡、昏迷、易激怒为典型症状[1]。研究显示,该病的发生、发展和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3]。为此,本文对该病新生儿及正常新生儿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了检测,以探究该病新生儿免疫功能变化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5月11日—2018年5月20日本院收治的96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为实验组,其中男56例,女40例;日龄为1~8 d,平均(3.75±2.73)d;轻度46例,中重度50例。另选50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20例;日龄为1~9 d,平均(3.87±2.46)d。两组性别比及出生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采集新生儿4 ml股静脉血,将其分别装入2支真空血管中,用流式细胞仪对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测(使用美国贝克曼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

2 结果

2.1外周血T细胞亚群 对照组各指标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中除CD8+外,轻度组其他各指标均高于中重度组(q=2.86~17.40,P<0.05)。见表1。

表1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

2.2血清免疫球蛋白 两组IgG、IgA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IgM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不同程度新生儿IgM、IgG及IgA比较无显著差异,见表2、3。

表2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g/L)

表3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g/L)

3 讨论

有数据显示,大约0.2%~0.4%的新生儿可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在缺血和缺氧状态下,其神经细胞出现水肿、坏死等现象,从而导致脑损伤[4-5]。该病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可由多种原因致病,其中免疫系统属于关键因素之一,在疾病发病早期,新生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因子作为关键介质能有效激活免疫细胞,从而促使其释放细胞毒性物质,进而损伤机体的神经系统。本研究显示,随着病情加重,患儿免疫功能因子水平有所下降,以CD3+、CD4+、CD8+、IgM及CD4+/CD8+水平下降为主要表现。因此,对其诊治应注重免疫系统方面。

猜你喜欢
缺氧性亚群脑病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脑电图与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