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疗法在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9-05 09:02谢君凤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孕次黄体酮先兆

谢君凤

(西充县双凤中心卫生院 四川 南充 637200)

先兆流产主要指父母双方发生染色体异常,或生殖器官异常,和母体免疫功能紊乱、情绪波动大均有重要关系,临床多表现为阴道少量流血、下腹轻微疼痛。妊娠过程中孕酮为重要物质,可保证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有研究认为,采用黄体酮疗法可有效改善先兆流产状况,缓解腹部出血和阴道流血症状[1]。现取我院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黄体酮疗法效果,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4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34例,对照组67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8.10±1.23)岁,孕周5~11周,平均孕周(9.20±0.60)周,孕次1~6次,平均孕次(2.50±0.50)次;观察组67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8.23±1.12)岁,孕周5~11周,平均孕周(9.30±0.51)周,孕次1~6次,平均孕次(2.41±0.51)次,患者基础性数据并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采用口服叶酸、维生素E等常规性孕期干预。

观察组患者采用黄体酮疗法治疗。黄体酮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33020829)肌内注射,20mg/次,1次/d,连续治疗2周。患者临床症状并未缓解时则可延长治疗时间,直到阴道流血有显著改善,调整为20mg/次,2次/周,维持2周并观察治疗效果,无效则要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妊娠合并症状,主要分析胎盘早剥、胎盘前置、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2)分析各种治疗方式下围产儿结局状况,主要对比流产、早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妊娠并发症、围产儿结局等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患者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胎盘早剥、胎盘前置以及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

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率2.99%低于对照组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围产儿妊娠结局对比(例)

3.讨论

早期先兆流产病因较多,多数产妇为自身子宫缺陷,或内分泌异常,其中黄体功能不全最为常见。也有分析认为和染色体异常以及免疫功能异常、胎盘绒毛发育不成熟有重要关系[2]。妊娠早期孕激素均为黄体产生,妊娠10周后即可代替胎盘,同时孕酮也可让其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降低子宫兴奋度,和子宫收缩,改善流产。

本次治疗中主要采用黄体酮疗法治疗。黄体酮作为天然孕激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其主要作用为维持雌激素,激发子宫内膜稳定性,促进胎盘正常发育,同时也可抑制母胎抗原免疫应答[3]。对妊娠过程中母胎也有良好保护作用,促使子宫保持妊娠状态。黄体酮也可提升孕妇孕激素诱导水平,刺激细胞分泌,降低子宫血管平滑肌前列腺激素释放,降低应激反应。也有分析认为,当孕酮值长期不足时则表示体内黄体功能不足,此时采用黄体酮治疗对提升孕酮含量,对保胎有重要作用[4]。观察组患者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盘前置等并发症更少,差异有统计学以(P<0.05)。因此可知,为患者进行黄体酮治疗后,各种并发症均有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围产期不良结局状况2.99%显著少于对照组1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患者进行黄体酮治疗后,流产状况得到降低,同时不良结局也有显著改善,因此此种治疗方式效果显著。也有分析认为采用此种治疗方式治疗时会提升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风险,但本次并未进行深入分析[5]。

综上所述,先兆性流产患者采用黄体酮治疗,妊娠结局显著改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孕次黄体酮先兆
社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先兆流产,别害怕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黄体酮调月经需连用三个月
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35例
妈富隆与安宫黄体酮治疗绝经过渡期功血的疗效比较
孕次孕期体重与子痫前期妊娠结局的logistic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