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预防性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的效果分析

2019-09-05 09:03张惠群
医药前沿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利多卡因胺碘酮预防性

张惠群

(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四川 乐山 614300)

在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影响下,逐渐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急性心肌梗死这一病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该病存在较高的发病率,病情复杂,对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院前急救的有效性对患者预后水平具有直接影响的同时,它还和患者生命安全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胺碘酮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探究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运用胺碘酮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0例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人数分别为45人,分组原则为随机分组法。观察组和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之比分别为23:22、25:20;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别为(58.91±10.05)岁、(62.33±3.19)岁。在一般基线数据的比较中,影响组间比较的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急救现场,仔细询问两组患者的病情状况,对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将初步诊断完成以后,对患者实施止痛、卧床休息及吸氧等常规急救措施。

除此之外,按照患者病情状况,给予对照组患者利多卡因100mg静脉注射治疗,按照临床需要和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间隔15分钟以后,对患者再次运用利多卡因进行重复性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利多卡因用药总剂量应当低于300mg。

给予观察组患者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按照患者体重状况,对胺碘酮用量进行合理调整,通常情况下,在20ml等渗葡萄糖水中加入2至3mg/kg的胺碘酮,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治疗,推注完成时间为5至10分钟;半小时以后如果效果不明显,应当根据1至2ml/kg的剂量对患者再次进行治疗,两次治疗间隔时间为24小时,注意胺碘酮用药总剂量应当低于720mg,然后逐渐减少胺碘酮的用量,3天以后停止用药;若患者存在室颤情况,需要对患者实施除颤处理,在复律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150mg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注意滴速为每分钟0.5至1.5mg,对患者持续治疗3天时间,并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对药物用量合理降低,直至停止使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3.讨论

在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过程中,胺碘酮这一急救药物十分常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纤维阻滞、钙离子阻滞及竞争性受体阻滞[3-4]。胺碘酮对室上速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和预防作用,特别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以后,能够有效抑制室上速的发生,使得患者心脏得到全面保护,使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胺碘酮对钾离子外流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使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对折返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避免发生室颤和房颤,并且能够对钠离子内流产生抑制作用,使心律失常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胺碘酮还可以对钾离子通道进行阻断,使心肌细胞有效复极,促进膜反应的发生减少,从而抑制心室提前收缩的形成[5]。相关研究显示[6],胺碘酮对冠状动脉具有扩张作用,有利于促进血液供应,同时不会影响心肌收缩力、自律性及室内传导,有效降低胸闷不适、低血压、窦性停搏及窦性心律过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见胺碘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本文对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运用胺碘酮预防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抢救成功率,观察组患者(95.56%)比对照组(82.22%)高(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中运用胺碘酮预防性治疗,可以使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其临床价值非常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利多卡因胺碘酮预防性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