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

2019-09-09 01:13王朝建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激发策略小学语文教学农村

王朝建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了重要目标,所以,有关农村小学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一直是各位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的重点话题,本文现从农村小学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内涵和培育路径入手,结合新课改的有关要求分析如何让创造性思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落地,以期能为各位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策略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正处在发展和改革的关键时期,挖掘创造性思维的相关培养方式,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成绩的关键,更是提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深知自己的教育重责,努力将创造性思维真正嵌入学生的灵魂当中,培养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符合社会要求的高文化、高素质人才。

一、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内涵

(一)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语文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母语,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而创造性思维是以语文思维为核心的学习能力,代表着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理解水平,是学生学好语文、会用语文、善用语文、发展语文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首先是能让学生传承我国的汉语言文化,成为一名血液中流淌民族精神文化的合格中华儿女;其次,是能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如何通过语文知识学习人生道理,即通过语文学习学会如何修身正心,如何待人接物等等;最后,是能让学生掌握创新人类文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工具,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四)创造性思维的外在表现

创造性思维是学生内在的一种学习能力,由内到外,能够影响学生日常的学习品行,例如善于思考、勤奋上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等等,这些都能通过内在创造性思维的驱动力表现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上。总的来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越高,其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能力也就越强。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路径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语文思维,那具体都包括哪些培养路径呢?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核心素养培养一脉同源,都培养要让学生具备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读写习惯,这些学习能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基础和前提

1、坚持“人本教学”理念

“人本”教学理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理念,是新课改背景下指导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已获得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同和接受。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就必须坚持“人本教学”理念,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承认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采用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两点重要的作用。第一点是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学习期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深入學习研究语文知识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第二点是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语文,少走或不走弯路,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优化教学内容

这里所说的教学内容不限于教材内容,而是由学生自主搜集、整理的任何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辅助性学习资料。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积极组织开展语文实践学习活动,并鼓励他们从不同渠道多多涉猎不同的语文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创造很多不同的学习方法,对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二)培养方法和策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生命 生命》

1、重视朗读过程,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

朗读通常作为语文教学的开始,是学生熟悉教材内容,进入学习状态的必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生命 生命》,朗读过程中熟悉字词、摘录好词好句,并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意识。

2、搜集课外资料,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课外资料是辅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课外资料,并于其中发挥学习指导作用,例如教师根据文本思想中心拟2个主题“哪种动物的生命力最强”“我们应该如何爱护身边的小生命”,然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文字资料并整理,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也可基于语言知识产生不同的思想认识。

3、分组话题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分组讨论的原因在于农村小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强,所以,教师要以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学习,并在此过程中慢慢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并在表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例如教师作为裁判,以“生命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为辩论主题,让学生进行公开辩论,鉴于小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并不深刻,所以论点、论据的选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多说敢说。

4、引导精读和改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

精读和改写是学生锻炼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生命 生命》属于散文,具有形散意不散的特点,读来饶有意味。教师可以文本的写作方式,让学生细读文本标出关键词,并由关键词写一篇赞美生命的小短文,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写习惯,使其形成多样化的读写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基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和意识,直白来说,就是学生不再只是将语文作为一门学科,而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两者天差地远,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素养的体现也全然不同。当然,如上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基于笔者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分析创造性思维的培育路径,真正使其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鲁先玉.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研究[J]. 教育科学(全文版),2018(23)255-256.

[2]周杰.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探究[J]. 青年时代, 2016(13):224-225.

[3]王兴花, 董西美.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7(7):17-19.

[4]文德保.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激发策略小学语文教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激趣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物理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热情的策略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