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指导

2019-09-09 01:13姚理胜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姚理胜

摘要:无论在什么知识教学阶段,无论在哪一知识科目的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技巧的培养都是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因为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内容充满了学习兴趣,只有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技巧,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科目的教学中,小学学习阶段本就是学生学习知识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来源于知识学习兴趣和技巧。语文知识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在知识学习中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和高效的学习技巧,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将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学习技巧和学习习惯培养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兴趣激发;习惯培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领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过分追求学习成绩的弊端,转而更加侧重于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科目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转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采用新型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语文知识学习技巧和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让班级学生真正改变在传统教育观念下知识学习不均衡和不全面的问题,从而实现语文知识学习与能力提升的全面学习发展。

一、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在什么科目的知识教学中,对于学生知识学习兴趣的激发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如果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内容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整个的知识学习过程将一直处在一个知识被动接受和课堂被动服从的位置上,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良好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带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身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还有利于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知识学习过程中被动性的情况。同时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也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欢乐的泼水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在本课知识的课堂导入环节中,利用教室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给予学生播放有关泼水节的相关视频或纪录片,通过视频的播放,既激发起班级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兴趣,又加深对于本课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然后,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要鼓励班级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自己对于泼水节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边要鼓励班级学生依照自己的想法大胆表达,一边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最后,教师将视频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结合到一起,带领班级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教学与探究,帮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领下,实现更加具体全面的学习。

二、以知识内容为依据,加强对于语文知识的技巧讲授

教材知识内容是教师进行课堂知识讲授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知识来源,在课堂教学中具有连接学生学习主体和具体知识内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知识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际,时刻做到以知识内容为依据。结合班级学生不同的语文学习基础和不同的知识学习需要,针对不同的语文知识内容加强语文学习技巧和方法知识的讲授,引导班级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掌握多样有效的语文学习技巧,这样在面对不同语文知识内容和不同语文题型的学习中,就不会过于困难枯燥,而是变得更加高效简单了。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望洞庭》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与班级学生进行充分的对话与交流,让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在语文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技巧和方法,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课堂反馈,整理出班级学生在语文诗词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及存在的困难。然后,教师要在本首古诗的具体讲授中,结合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程度和不同学习方法,给予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与帮助。对于语文学习基础较差、古诗词学习中缺乏有效学习方法的学生,教师要要求他们加强古诗内容的探究和诗词作者知识的储备;对于语文学习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语文古诗词学习方法的学生,要要求他们侧重于语文情感和手法的辨析。最后,教师要带领班级学生进行语文诗词阅读技巧和背诵技巧的学习,让每一位班级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关的语文方法。

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长期的语文知识学习中,很多学生都形成了自己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和自己独有的语文知识学习经验,但是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还有所欠缺,所以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很多学生都认为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只需要读一读、记一记就可以,也正是在这种错误学习观念的引导下,导致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总是停留在语文知识的浅层认知层面上,深刻影响到学生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与探究。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就要加强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语文学习习惯。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桂林山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本课知识讲授之前,给予班级学生布置下课前预习任务,让班级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进行课文的阅读,并能自主概括出課文中每一个段落的主要写作内容。然后,教师要在之前讲授中,偏重于语文修辞手法和具体写作手法的讲解,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上完成对于本课语文知识的学习,为接下来的知识运用做好准备。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具体修辞手法的写作运用,结合班级学生在语文修辞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在班级中给予学生集中讲解本课知识内容,慢慢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知识实践运用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以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为方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

俗话说“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对于语文知识的教学,要想真正达到对于学生全面培养的目的,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于学生良好学习意识的培养,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有了正确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才能在知识学习探究中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只有对学习兴趣激发、知识学习技巧探究和学习习惯养成三者之间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才能改变自身原有的错误学习理念,充分认识到学习兴趣、学习技巧、学习习惯在自身语文知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良好学习意识的引导下,实现自身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小学语文课程《蝙蝠和雷达》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同班级学生一同收集有关“自然启示”类的相关知识事例,让学生通过对一个具体事例的了解和探析,形成对于本课语文知识学习的浓厚兴趣。然后,教师要详细给予学生讲解本课的知识内容,并让学生将本文内容与课前收集到的事例进行比较,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比较学习的能力。最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区分科学类小品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头脑中慢慢建立起对于不同语文学习文体和学习内容的差异化学习技巧。从而让学生从兴趣、技巧和习惯三个方面完成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具体数学内容为依据、学生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目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J]. 李莉.  吉林教育. 2007(05)

[2]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张兆安.  山东教育. 1999(34)

[3]从思维激活到理智兴趣培育:启发的教学意蕴及其实现[J]. 刘铁芳,位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8(11)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习惯培养小学语文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反思习惯的培养
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