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9-09-09 01:13林韵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培养核心素养

林韵

摘要: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则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下面我就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一角度来谈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习者,练习也;贯者,连贯,连续也。”习惯,即连续不断地练习,以求得语文技能的生成。陶行知曾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叶圣陶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可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学有所成的根本途径,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很难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上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小学生活泼好动,非常可爱,喜欢在游戏中轻松、快乐地学习,但小学阶段的孩子总会认为自己说的都是对的,在倾听习惯方面明显不足。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这两方面多下工夫。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多听、多思、多讲。这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

如何培养呢?我认为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听记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采用复述语段,听写句段等方法来提高听记能力。其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呢?比如,一个人发言其他人要禁言,发言要有秩序,不插嘴,不接嘴,学会安静倾听。最后,在小组讨论时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评价。如果学生没有倾听别人的发言,那是无法评价或者复述的。当然,学生倾听能力培养最多还是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进行回答。我们也可以在课外,如利用中午午读时间给孩子们播放一些故事、童谣、古诗词。让低段的学生听完后复述一部分,让高段的学生边听边做笔记,最后复述记录内容。

二、培养预习、复习、总结的好习惯。

(一)预习:魏书生说过:“学生通过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到了百分之一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而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资料,便是对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最好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主要任教低年段。我要求学生每一课都要提前预习,并提出了明确的预习要求:(1)、阅读课文三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制作生字卡片(生字卡片要写上生字并注上拼音、给生字组词)。(3)、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二)复习、总结: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复习方面,我主要以作业的形式培养孩子及时复习的习惯,如:上完一节课后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习题给学生完成,让学生抄写好词好句以及熟读、背诵课文等等。此外,还培养学生在每一次考试前都系统地复习学过的课文、生字,梳理所学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在总结方面,主要是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作业、考试题目做错了要找出原因并思考解决方案,提出今后学习的方向,并建立错题集。

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小学低段的写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每节语文课安排不少于十分钟时间给学生写字。在坐姿、握笔方面,我要求学生写字前念胡一帆老师的写字歌诀来调整坐姿和握笔(头抬高,两点靠,八字形,腰挺直,脚放平,掌心空,立掌写),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不断巡视,指导纠正。在笔画规范方面,我要求学生一定要按照笔画顺序一笔一划规范书写,横平竖直,先横后竖,钩是钩、点是点,注意笔画特点。在字形结构方面,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左小右大、上宽下窄、撇捺舒展、注意穿插等。此外,我还强调名字不能用红笔书写,要求写字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尽量一次写好,不要随意涂改,写错了要擦拭干净重新书写等等。总之,尽一切所能,从一切细节出发,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需要,同时是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不能低于145万字。这就要求小学老师对语文阅读教学要足够重视,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为了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地发展,使学生获得综合性质的语文阅读能力,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刻不容缓。

(一)创设条件,激发阅读兴趣 。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为了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图书馆每年增设一批高质量的、孩子喜爱的图书并开放图书管,让学生可以自由借阅。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许多书柜,书柜上摆满了各类图书,旁边还有供孩子阅读用的书桌和椅子。此外,每班的教室都设立了图书角,图书角里放满了老师、爱心家长及学生捐赠的书籍。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有书看了。我校广播站每周都有“好书推荐”“听书”等广播节目,让学生随时了解最新上架的火热书刊,创设一个阅读的好氛围。每周每班都有一节图书馆自习课,充分给学生时间,让其能够徜徉在书海之中。

(二)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提供阅读书籍,结合学校图书馆现有的书籍,与班级家委会商量,为学生订购《语文学习周刊》等课外读物,并将其放置于班级图书角供学生阅读。其次,确保阅读时间,每天13:30至14:00是我校学生午间阅读课外书的时间,此外,我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阅读课外书半个小时,充分利用每周一节课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再次,安排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如开展演讲、讲故事比赛、课外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阅读参与度,激发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我们还发动了家長,家校联合共开展阅读活动,如“故事妈妈进课堂”“家庭课本剧”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支持和好评,也让孩子无论在校在家都能被浓厚的阅读氛围所感染!

(三)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小学生要读的书有很多,但是在精力和时间上是有限的。阅读方法会对阅读的速度及阅读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阅读课外书籍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阅读大量书籍,资料性的作品、故事性、情节性较强的书籍都可以让学生用浏览法阅读。而对于那些与语文知识相关性高的书籍,则可以用摘抄法进行阅读。此外还有精读法、跳读法等。对待不同的书籍,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尽一切所能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好习惯伴随孩子一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宋建立,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2017

[2]张锦华,加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6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培养核心素养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