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与经验总结

2019-09-09 01:13马志景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马志景

摘要: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其中包括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艺术,也包括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更重要的是还包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现针对小学班主任工作艺术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跟初中和高中相比,管理难度更大,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学班主任既要保障小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安全,同时也要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管理工作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做到恩威并施,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班主任的主导权过重

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权过重,小学班主任为了更好地管理一些调皮捣蛋的学生,需要树立严厉的形象,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对服从班主任命令要求较为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树立班主任的威严,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会让小学生产生压迫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能力培养不足

小学阶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往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认为小学阶段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正确的培养方式。但是却忽视了学生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而综合素质的培养却得不到重视,不利于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学生能力方面难以得到提升,跟新课改的目标也相违背。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与经验总结

(一)高度重视班级良好氛围的创建和营造,为班级管理奠基

为了保证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和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十分关键。作为小学班主任,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自身的管理经验为落脚点,打造学生喜欢的班级氛围,赢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一分子,从班集体的利益出发,维护班集体的荣誉感,增强责任意识,真正为班级做出贡献,从而为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开学伊始,班主任必须为班级管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策略,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双向发展,为第一次班会准备演讲稿,以向心力和凝聚力为突破口,要充满激情,洋溢着青春的色彩,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及时调整管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团体发展的温馨氛围,保持长久的耐心和爱心,与学生建立心心相印的核心关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班级的温暖,真正爱上自己所在的班级,从而确实保障班级管理工作前进的步伐。

(二)密切关注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推进班级管理的进程

当下,由于受多年以来应试教育的打击和压迫,许多小学班主任因为自身不仅仅是班级管理者,更是任课教师,所以在管理中难免因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经验缺失,做出一些违背素质教育的行为,对于犯错的小学生,一般就会直接采取批评或强制性镇压的手段,再加上班主任因为特别生气,不注意自己的言辞,严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表面上低声下气地承认错误,但内心深处充满对班主任的敌视心理,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僵化,班级管理陷入低谷。面对这些问题,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行为,要压住自己内心的火气,结合学生的优点,耐心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帮助学生及时改正不良行为。比如,班上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每次值日总是逃避,多次被组长告状,但是这个孩子毛笔字写得特别好,于是我就针对他的优点,先让他进入班级的板报组,担任组长,久而久之,他的责任心日渐增强,值日时也出现了他的身影,班级管理效果明显改善。

(三)采取平等尊重的管理理念,促使班级管理的有效进行

班级管理成效的高低取决于科学化理念的融入,因为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就是这个集体的家长,所以在管理班级时,班主任必须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对学生充满关爱之心,要向家长那样发自内心地喜欢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在班级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尊重、理解和平等为管理班级的前提和基础,不能依据成绩高低评价学生,更不能妄下结论,在心底深处要有一杆平衡称,分析是非,辨别真伪,让学生的身上散发出善良、纯真的天性。比如,在管理班级中,对于班上的留守儿童,班主任要关怀备至,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考虑这些学生因父爱、母爱缺失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走出心理的阴霾,打消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的消极情绪,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于取得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将班级管理智慧汇集成伟大的父爱或母爱,激励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在班级管理中取得初步成效[1]。

(四)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发學生的潜能

新时期的教育观念提倡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过程中,即使教学条件相对有限,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要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好习惯。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给学生更多的空间,使班级管理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此期间教师应该及时地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管理计划,解放学生的天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与学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给学生合作交流探究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意识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才是当今社会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另外,素质教育以及情感教育也至关重要,科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道德素养,更是农村小学班主任面临的重要挑战[2]。

结论:

简而言之,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处处充满着艺术的光芒,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真谛,采用上述管理策略和方法,能有效地提升管理策略的技术含量,在信任与理解、关爱与严格的有效结合下,促使班级环境更加的温馨、和谐,管理模式更具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的浓郁、优质,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更加的规范和完整,课堂上时时刻刻洋溢着欢声笑语,让班级管理之花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各个环节中盛开、绽放[3]。

参考文献:

[1]白兴蛮.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探微[A].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2).

[2]张财志.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

[3]王银德.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转变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1).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管理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