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学校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2019-09-09 01:13戴明美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喜羊智力教室

戴明美

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可以使智力落后的学生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学好语文能为智力障碍的学生奠定融入主流社会的基础。然而,由于智力落后的学生“识记速度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遗忘快”,这使得他们学起语文来格外的吃力,从而导致他们越学越没劲越学越不想学。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课上的学习效率,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现在上课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静地上课,并且语文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无疑要归功于平时教学中的“寓教于乐”。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帮助智力落后儿童克服不良心理

教师要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尊重、关心、爱护学生。使他们感到自己不是被抛弃的人,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体会到被尊重和被接纳的喜悦,逐渐忘却过去遭受挫折和失败的痛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老师如果想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教学环境,使他们克服退缩、压抑、自卑等不良心理。这样他们才敢在教室里大胆发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因为他们知道即使错了,老师也不会批评他们的。这也是“寓教于乐”的前提,如果学生连教室都不愿意进入,教师如何“寓教”呢?比如上实用语文第七册的《春节》,我就会提前把教室布置得喜气洋洋的,在教室里挂着装饰鞭炮,把后面的黑板装饰成一个贴着春联的门。同学们一进教室就立刻感受到了春节的气息。当我问:“春节我们都做些什么?”同学们就会根据我的教室布置来回答问题。整个课堂的上课气氛非常的活跃,大家好像沉浸在欢快的节日当中。

二、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全面系统地了解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试想,如果一个连自己班级的学生都不熟悉的老师,如何创造让他们“乐”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呢?理解能力低又直接影响说话能力的发展,他们说话的困难更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时,讲不清、无条理,不连贯是经常发生的,甚至用手势,用点头、摇头来表达意思,而不愿用语言。例如我会在导入环节运用谈话的方式。但是由于学生们的生理缺陷,他们大多不太喜欢这种导入方式。后来通过了解我得知,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喜羊羊”这个动画角色。于是,在实用语文第二册《吃饭》这堂课上的导入环节,我就给自己戴了个“喜羊羊”的头饰,学着“喜羊羊”的讲话方式,把自己定位为“喜羊羊”,这样轻易地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看到了自己喜欢的“喜羊羊”,平时不主动开口的孩子们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回答“喜羊羊”的问题,导入的谈话氛围也就非常的热烈。

三、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能否上好一堂课,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集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注意力集中,老师和学生才能互动,学生才能完全融入到教学氛围当中去。但是,由于智力落后儿童不随意注意占优势,使得他们的注意中心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中心,注意的稳定性差,并且难以转移,他们很难像普通儿童那样将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个对象上,他们集中注意的时间大约只有10至15分钟。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针对这一点,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一样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在上实用语文第七册《禽类》这一课时,课文中要求学生说出什么动物喜欢吃什么。我就设计了一个钓“鱼”的环节,让学生戴着各种动物的头饰,用自制的带钩的鱼竿去钓各种动物的相应的食物。在新授课时,同学们都非常注意地在听老师说什么动物吃什么东西,因为他们要根据老师的提示去钓“鱼”。通过这么一个游戏,同学们就比较快比较准确地记住了什么动物吃什么食物了。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游戏,很容易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知识上,比较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对于师生的交流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课本里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利用直观教具,变书面为生活

知识源于生活,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我们要变书面内容为生活内容。根据智力落后学生抽象概括水平低的思维特点,我们要变书面的抽象内容为直观的生活内容,从实际出发,使智力落后学生在具体形象中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所以我们可以创设简单易懂的教育训练内容,所用的教具也要生动直观,最好是实物,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看得见,摸得着,这同时也能丰富学生的日常知识。比如在上实用语文第一册《碗勺筷》时,如果在让学生认识这些吃饭用具时只出示图片就显得枯燥无味,而且比较抽象。于是我出示了实物的碗勺筷,简单又明了。復习的时候我又设计了大象请客的环节,直接在每个学生的面前摆了碗、勺、筷,并且在碗里放了水果甜汤,然后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用餐:“现在请拿起你们的勺子,用勺子来喝汤”,“现在请拿起你们的筷子,用筷子夹起碗里的水果”“现在请端起你们的碗,把没喝完的甜汤喝掉”。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很快地认识吃饭的用具,也能很直观地让学生了解这些用具的用途,而且学生们也学得非常的开心。与此同时,我还能给学生渗透一些礼貌做客礼貌待人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多学科综合,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新颖性

培智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呈螺旋状上升”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变换刺激方式,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一个系统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保证提高教学过程的效果,刺激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并加深所学的知识。而更主要的是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将数学、美工、常识、音乐、体育等知识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为丰富,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去感知、理解、记忆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比如在教实用语文第五册《常见的食物—蔬菜类》的时候,我把课文中出现的蔬菜都一一地摆在讲台上面,先让学生数数我带了几种蔬菜过来,然后让学生去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甚至去咬看看是什么味道。接着,我把蔬菜切开,让学生去比一比切开后蔬菜的不同,并让学生在蔬菜的横截面上涂上染料,把形状印在纸上,编排成图画,同学们在印泥的时候我还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完成自己的作品。最后,我利用蔬菜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当然那花就由蔬菜来代替了。当鼓声停下来时,蔬菜在谁那里,谁就得站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不管有没有拿到蔬菜的同学都在踊跃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整个课堂气氛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沟通非常的和谐、愉快。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把各个科目整合在一起,虽然教学进度慢了一点,但是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容易记住。这样一来,学生在堂课上能自始至终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体。同时,这还有助于对智障学生综合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优化了培智语文教学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07-01

[2]刘东刚.简论教学游戏的教育功能[J].现代特殊教育论丛.

猜你喜欢
喜羊智力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早晚”的事
我想变成喜羊羊
喜羊羊智斗灰太狼
智力闯关
聪明的喜羊羊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