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当望初中生数据搜集与分析习惯养成的研究

2019-09-09 01:13刘春林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水费账单用水量

刘春林

摘要:大数据时代,数据成几何量级快速增长,鱼龙混杂的数据对学生的判断和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并加以分析应用是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之一。本研究借助《水的启示》这一课堂内容,通过看账单、制表、图标转化等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数据搜集能力和数据分析习惯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要意识到节水的重要性,关注平时生活要节约用水。

关键词:搜集数据;数据分析

一、研究背景

(一)大數据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接触海量的数据。这些规模巨大的,无法通过人脑处理的主流信息,在合理的时间内如何快速达到管理,处理和整理数据的地步,是新时代学生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二)我有幸成为了上海市普陀区第四轮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初中计算机学科冯霞芳工作室的一员,并针对数据分析这一章节的知识开展了专项研究,最终开设了一节以数据分析为主题的市级汇报展示课《水的启示》,以教学实践的形式巩固自己对数据分析方面的研究。这是一节以用水调查主题,以寻找学校用水量各种数据为分析内容。

(三)学情分析: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如何制作表格,也已经掌握图表制作的基本方法,知道常用的三种基本图表类型及使用的场合。但这些知识的学习比较单一,是纯操作层面的,并没有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比较强烈,但持续性不强,在学习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很容易轻易放弃。

(四)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初中信息科技》第四单元《小小统计家》中活动2《家用公用事业费支出统计》中的相关内容,选择以水费作为一个方面,让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一般流程。

二、现有问题

每天,走了多少步,你的朋友圈都会每天出示大量的数据,很多学生都很容易地接收到数据,但是数据如何来的?如何分析你面前的数据,从而改变你对运动的决策措施,显得格外重要。现实中,数据经常是杂乱无序的,且数据的质量,比如说有效性、精确性、时效性等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获得可用的数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可能由于之前获得的都是现成数据,学生在活动前大都觉得数据收集是一个比较简单的环节,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问题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针对前期发现的关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问题,本研究着重解决数据收集过程中关键信息和不遗漏数据的问题和分析过程中片面,方法不对等问题。

三、研究过程

(一)我开始选择的是公用自行车使用的调查内容。因为公用自行车是我们平时生活当中一个普及的现象,其作为数据分析调查对象非常的客观,有针对性。但是由于这个调查在校外,要占用学生很多时间,并且有一定的安全问题。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学校之前做的一个课题的水的调查。我之所以改了主题,因为学生要在生活当中要养成搜索数据的良好的习惯,用水量和他们密切相关,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德育的渗透。

活动一:看账单。学生从生活中学到了这一本领,才能进而精确地寻找有关所需的数据,进而比较,分析。我们首先要学会看账单。我事先在班级里做了一个调查,真正在家里会看账单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只有找到精准的数据变化,才能分析数据,所以教学设计中,安排了学生如何学会看账单,并让学生记下需要了解的数据。根据账单上面显示的内容。本研究做了以下设计1.引导学生如何看消费单,提问:(1)本月共付了多少钱水费?(2)本月的用水量是多少?(3)应缴水费单包括哪几个项目?(4)什么是“第一阶梯”?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和提问,学生看到每月家庭出水账单,可以立即寻找账单里关键的数据:月份、单价、第一阶梯用水量、第二阶梯用水量、污水排放量。学生在理解了账单里的这些数据,才能明白当月用水的总量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账单上的数据,然后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到电子表格中。不同的学生整理的电子表格是不同的。有的学生会只选择某一个关键词的内容填写,而有的同学会自己能找到的所有数据全部放入电子表格中。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数据搜集要按照什么标准来?只有有了标准和要求,数据搜集的结果才有意义,才不会出现遗漏和冗余的情况。二是:搜集的数据要反映什么主题?不同的主题,需要的数据是不同的。因此这两个问题要在学生自己查看账单、搜集数据、制作表格的过程中渗透进去。

本节课中,刚开始学生总会对一个完成账单中的信息获取的有遗留,不能全部准确的寻找信息。这也就是收集信息环节信息不完整、有遗漏的重大问题。针对该问题我进行了重点解释。例如:家庭水费的钱和哪些因素有关呢?这些因素包括了单价、第一阶梯用水量、第二阶梯用水量、污水排放量等因素。学生本环节学生体验了数据收集的完整过程,懂得了数据收集的重要性。本课结束后,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大部分学生会主动的分析煤气账单和电表账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迁移知识,能够去搜索数据并分析数据,从而培养了从小节约能约的意识!

3.活动二:制表。这部分内容是本次教学的难点问题。制表过程中需要学生,有着逻辑推理的能力,找到相关的关键词,并能够准确的输入有效数据。在这个环节,学生要懂得数据分析过程中关键词选择的重要性,学会在复杂的数据中找到关键信息。电子表格是数据直观呈现的过程,其完整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后面图表能否正确建立。

4.活动三:表格转化为图表。图表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手段,利用图表去验证答案,对图表数据做简单分析,体验数据分析学生在复习了图表类型后选择相应的图表来反映每个月用水量的变化。学生的图表都能反映用水量的不同情况,图表思想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体会。

此项活动大部分学生用的是柱形图来比较不同的量,不过也有学生用了饼形图和折线图,关键是看哪个图表最能显示出:哪两个月用的水比较多?哪两个月用的水比较少?然后针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这一环节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的说,看图表达学生的推理,边看边推理用水的多少的原因。

四、实践应用

学以致用是教育的目的。如何让数据分析的结果落地,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和分析习惯养成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从个人习惯上做出改变。在该环节中,我设计了活动三:节水金点子1.出示滴水图片,告诉学生: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浪费到3.6公斤水2.讨论节水金点子课后学生反映非常的积极,他们努力的去挖掘平时生活中的数据,自己制表加以分析。前不久学校开的小卖部,学生们在统计小卖部进货量和利润。学生最近兔子养殖,也在定期的统计进食量以及体重,然后比较分析,寻找规律。学以致用是本节课的目的和意义。

五、结论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基本技能训练实例。例如:识别家庭水表读数;描述家庭水费账单的组成元素;比较常用图表的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达数据表的内容;推断数据背后可能的原因。这些实例训练能够帮助学生能根据需要筛选所需要的数据,提炼字段,设计成表格;经历读水表、看水费帐单、设计数据表格的过程,学生学会学习数据的表达。通过这堂课的数据分析,我深刻领悟到,数据分析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良好的搜集数据习惯,加以运用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使学生更加会分析归纳,找出其深成的规律。初中生数据搜集与分析习惯养成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目标之一,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将促进学生在数据时代能够自由翱翔。

猜你喜欢
水费账单用水量
惊人的水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账单式小康
又至一年“账单”发布时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
没付水费
工业给排水用水量计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