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画面 言意融合

2019-09-09 01:13廖菊波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一年级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廖菊波

摘要:本篇课文将数和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了描述,告诉学生朋友和邻居的重要性。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要以诵读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读汇总感知感悟。基于此,下文以读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一年级;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部编版一年级的下册课文第六课,该篇课文的作者是金波,在编入教材的时候稍有改动。该课文属于童话故事,字数一共为136个,主要讲述了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一棵树、一只喜鹊,孤单的生活;第二个画面:很多树、很多喜鹊、很多鸟窝;第三个画面:很多的树和喜鹊快乐的在一起生活。这个童话故事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人的生活是孤单的,要结交一些好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生活会更加快乐。

从段落上来讲,本篇课文一共有6个自然段,每2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每段的结构十分相似,基本上都是一长一短,如将课文的2、4、6段串连起来,其实就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思想情感。对2、4、6这三个自然段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句式表达基本上一样,另外,文中大量的词语重复使用,这样在读故事的时候朗朗上口,节奏感极强,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小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课堂学习操作较为熟悉,但是课堂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却比较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提出教学任务,还有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该阶段的小学生掌握的字大概有400个左右,再加上生活中掌握的一些字,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字的学习与掌握,因此,教师加强对识字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对音近字和形近字进行比较与记认。

三、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对文中12个生有正确的认识,会写6个生字。

2、熟练的朗读课文并进行背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文章,开阔和增加学生的视野与阅读量,掌握更多的词汇。

2、引导学生对课后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方法进行探索

3、让学生感受课文在词汇运用上的反复手法

(三)情感态度目标

对学生合作团结、互帮互助的精神进行培养。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识字方法与写字技巧进行慢慢的积累和掌握,注意字的结构,美观、正确的写好字。

(二)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对树与喜鹊的变化有充分的体会,在朗读的时候,要将树与喜鹊从孤单到快乐的情感变化体现出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知道有朋友和邻居的益处与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团结意识。并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自己的观点有准确的表达。

五、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故事,揭示课题

1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故事,并让学生说说该故事的主要内容。

2书写板书,对喜鹊的“鹊”标注拼音。

3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喜鹊”是一只什么鸟,然后将喜鹊的图片呈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给大家讲讲喜鹊:从古至今,喜鹊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他们代表着福气与好运气,在故事以及诗歌中经常出现喜鹊。

【评析】知识虽然是短暂的,但是能力与文化却是长久与永恒的。在这个教学板块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并通过文化将本节课知识点引出来,并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风格。

板块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1请同学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本篇课文主要描述的故事,准确阅读课文,并且在自然段上标注序号。

1.2学生逐个阅读课文,掌握课文生字。

(1)对第一自然段的阅读进行检查。①对本段当中的“这里”、“一棵树”、“鸟窝”这三个词重点强调,让学生掌握其正确读音。②对“窝”字进行教学。字形方面:同学们,你们记住“窝”字的方法有哪些?字理方面:你们将“窝”字分解出来,可以发现什么秘密?(“穴”字表示的是意思,而“呙”表示的是读音)字义方面:“窝”的意思是动物的家,请同学们填写下列空格。老鼠的家是 _____,小鸡的家是 _____ 小狗的家是 _____,小鸟的家是 _____。大家一起读这四个词,读音要准确。

(2)对2到6自然段的阅读进行检查,对“每棵树”、“孤单”、“招呼”、“每个鸟窝”、“快乐”、“邻居”等词汇进行强调,并让学生掌握其正确读音。

(3)大家一起多次准确读这些字词。

2再次朗读课文

同学们,大家一起再次朗读课文,顺通的将课文朗读下来。

3提取信息

通过课文阅读,请大家说说自己的理解,并且知道什么道理。

【評析】该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同时也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习能力有充分了解,知道班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

板块三:依文作画,以画学文

1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体会“孤独”。

引导:大家对该故事的阅读很准确,现在小组相互合作,将该故事画出来。

1.1从文字中读出画面

积极引动学生进行思考:在画画的过程中要画几棵树?几只喜鹊?(学生回答:一棵树和一只喜鹊)为什么要这么画?(学生回答: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树和一只喜鹊。

1.2从画面中感受文字

向学生进行提问“在黑板上的画只有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呈现一幅什么景象,他们的心理感受是什么?”将第二自然段引出,让学生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进而使学生理解“孤单”这个词。

引导:大家看黑板上的画,知道“孤单”的意思吗?——孤单就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陪伴。学习该词语中存在的新知识点,“子”字旁。

1.3通过课本理解“孤单”

除了看图片,教材中的泡泡语告诉学生“孤单”的理解方法。通过对课文第一段的学习,可以理解原本不理解的词语。

1.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孤单”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孤单”描述出来。在周围的生活中,只有一棵树与一只喜鹊相伴,猜猜他们的心情,喜鹊会和树说什么?树会和喜鹊说什么?

1.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孤单”体现出来。

【评析】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对字和词进行学习的时候必须要联系语境,不可以机械性记忆相关字词。在本篇课文中,难点词语就是“孤单”,通过课文设计、画画、结合上下文以及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表达方法慢慢推进,从而使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孤单”,同时在对词语学习的时候要兼顾整句话或者整个段落,丰富学生的词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层次的理解课文[1]。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理解“邻居”

2.1接着完成绘画

后来树和喜鹊发生了那些变化?自己阅读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将后来的变化画出来。

引导:在阅读完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要在画面上几棵树和几只喜鹊?大家一起完成图画,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2.2对课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好多树与好多喜鹊的快乐。

2.3理解“邻居”

通过联系上下文,对“邻居”进行理解。仔细观察图片,看看谁和谁是邻居?怎么才算是“邻居”。兩颗距离比较远的树,他们算邻居吗?

2.4联系实际生活,体会有邻居的好处。

引导:同学们,你们和班级哪些学生邻居,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做哪些事?有邻居快乐吗?对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

3对比朗读

对1-4自然段进行朗读,体会的没有朋友的“孤单”和有朋友的“快乐”,感受之间的心绪变化。

【评析】通过画面对比、朗读对比以及心情对比打通整篇课文前后两个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问题,并且给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分析,做到收放自如。

板块四:回归整体,指导书写

1演示绘本,回忆课文

1.1通过多媒体将整篇课文的绘本播放出来。

1.2这篇文章所讲述的故事多有意思啊,我们大家一起对这个故事进行再次回忆好不好?老师读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内容,大家读后面的内容,一定要认真的读哦。

【评析】通过多媒体将绘本以动态翻页的形式呈现出来,主要是为了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对课文绘本进行阅读,同时整体回顾了本篇课文所学的内容[2]。

2整理课文脉络,对词语进行复习

2.1在学习完本篇课文以后,我们知道,树和喜鹊一开始是——(学生:孤单的),但是后来有很多的树和喜鹊,他们都有了——(学生:邻居),从此,树和喜鹊都变得很——(学生:快乐)。

2.2同学们,我们本节课学习了树和喜鹊有了邻居以后的变化,

3引入课外故事,丰富学生的阅读量

引导学生阅读丛书《朋友》,以下是具体阅读步骤:

①学生大声朗读本篇课文;②数数课文有几小节;③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六、板书设计

七、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学习活动评价。

(1)师生互评:在模块三中,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要进行表扬:很好,对“孤单”的理解很正确;你们的思路都很正确,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也十分有条理。

(2)生生互评:在模块三的第一个环节中,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故事的绘画以后,在班级中展示出来,让其他学生对该小组的画作进行评价,该小组虚心接受其他学生的建议,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李碧,余佳莉.依文作画,以画学文——部编教材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J].语文知识, 2017(16):90-93.

[2]穆文红,杨敏芬.让情感体验和语言训练交融——《树和喜鹊》教学建议[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8(4):38-39.

猜你喜欢
一年级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看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如何养成“叙事文本”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