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19-09-09 01:13林安宁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林安宁

摘要: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小学教学顺应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意义重大。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就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理念创新进行全面分析,为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供相关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随着我国教学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新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思想感悟能力以及情感体验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在致力于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改革,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让小学语文教学真正的符合学生小学阶段的成长,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

一、改革教学理念

生本理念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教学理念,旨在实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通过引导而非指令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其学习激情,积极与教师合作推动整个教学过程朝着“更轻松、更和谐、更人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秉持“人本教学”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教学能够以尊重学生的学习思想自由为基础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采取像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打造高效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

1.打造高效课堂,

在新时期的创新教育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教学协調能力,做好课堂教学的“掌舵者”,协调教学管理和环境开放两项基本工作,如此一来,才能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保障课堂教学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当下,教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第二,掌握语文的关键性教学难关;

第三,采用科学的教学策略;

第四,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思想。

2.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

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其主要目的就是强调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以及共生共长,进而产生共生效应,推动课堂教学朝着“更有效、更科学、更和谐”的方向不断发展。

具体来说,“学习共同体”主要分为以下三重含义:

第一,生生交流无障碍,关系非常和谐,自己能够主动亲近同学,而同学也乐于帮助自己解决学习困难。

第二,生生合作有默契,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奋勇前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一起解决,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宝贵精神。

第三,生生互促互进,共同积累知识,增长见闻,促进学习的和谐有序发展。

三、推进学生体验式学习模式建立——以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为例

1.还原诗歌场景,增强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由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例如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等)引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诗词文化,可以通过多媒体还原诗歌场景,给予学生较好的视觉和听觉享受,增强其诗歌情景体验;其次,教师结合诗歌内容,通过分析作者的创作手法表现某种精神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人文体验。例如诗仙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一诗中作者通过夸张的写作手法展示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美,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壮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以此诗歌为引,能够升华学生的道德观,培养其爱国之情。

2.深入解读诗词歌赋,感悟传统文化魅力

以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为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前两句相互照应,表示农民伯伯在农田干活时的艰辛和不容易,但急转而下的后两句则以问句的形式直接表现了作者对人们不珍惜粮食的担忧和无奈。由作者的情感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我国“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化学识,还能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元日》《乞巧》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部诗词作品为例,三首诗看似相互独立其实内在关系十分明显,即《元日》指的就是中国传统的春节,《乞巧》指的是七夕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里说的是重阳节的事情,三首诗分别指代了三个传统节日,也表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学生细细读来颇有趣味,有利于提升其文化学习兴趣和感知能力。

四、促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

信息化设备逐渐成为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辅助型工具,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推进创新教育,教师可以发挥信息化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具时代化。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一共有两个目的,一方面,教学过程中通过感官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教材中《晏子使楚》的故事只是从一个侧面介绍了晏殊特殊而高超的外交才能,但是学生对于历史上晏子本人的理解依然是具有一定的神秘感,针对于历史上的晏殊究竟是一个什么人呢?学生自己其实也非常好奇。为了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每个组通过百度、搜狗查找晏殊的个人资料,同时结合晏子使楚的故事,了解其在中国历史的重要作用和事迹,从而丰富其文化知识。

五、构建主题式教学模式

小学教学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更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能够快乐的学习,因此,在新时代的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中,教师积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出发,构建主题式教学模式。

在语文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读写为核心,这样教师可以合理的为学生安排若干个学习主题,如:周一读故事,周二读三字经,周三读动画书,周四读动漫,周五写一写生活的所感所看所想等等。这样在学生学习完后,让学生根据学习为教师讲故事,或者是以生活类学习素材为例,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这样的学习任务:“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小动物”(培养学生的爱心);“我们应如何多做好人好事”(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是哪些可爱的人,带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的培养方式,既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要求,在效果上也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小学阶段创新教育的实施已经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增加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维及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提供了相关建议,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创新以及对促进小学语文水平提升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雨晨.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浅析[J].小学生(下旬刊), 2017(4):87

[2]王青山.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以教法变革促进创新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2):174.

[3]徐海志.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探索[J].才智,2018(13):181.

[4]白翠平.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祖国,2017(20):219.

[5]李仙荣.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有效应用研究[J].好家长,2017(26):34.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策略探讨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