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运作与意义

2019-09-09 01:13朱邦辉李秀王晓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管理

朱邦辉 李秀 王晓

摘要:针对于教育部门而言,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属于一种典型的优势共享以及资源的整合,站在各大高职院校的层面上讲,这种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则是一种均衡的发展良机。本文重点将对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以及管理方式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管理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以及推进,我国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提升,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解决。针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这种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属于一种优势的共享以及资源的整合,是给各大高校均衡发展的机会。本文将对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以及运作模式等进行阐述。

一、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作用

共享型教师的优势在于经由教育部门在各个高职院校之间,选取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能力,同时责任感强的教师,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中轮流教学,组建一支具有较高制度化以及体制化的教学团队,确保不同高职院校之间专业的提升。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是要在满足场所资源以及相关硬件设施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智力资源以及教育软件等资源的共享,同时更是在我国科学发展观下,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的一种全新方式和全新途径,是一种全新的举措和尝试,这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含义

(一)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寻找新途径

针对于各大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打破传统的管理观念与时俱进,改变过去的思维习惯,着眼于建设高职教育的大局,将本校的优秀高职教师当做共同的资源以及财富,报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心态”。另外这种校际教师资源的共享能够很好地采用竞争机制,促进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帮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以及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二)共享型的师资队伍建设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教育实力的提升以及教育均衡

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办学环境以及历史都各不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师师资队伍差异明显。同时现有的部分规章制度和机制等都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合理流动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这并不利于我国高职院校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高职院校人才的浪费和流失。为了能够改变这一情况,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以共建共享型师资队伍为突破口,不断挖掘和发现高层次的人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出人才效应,确保能够得到更加均衡的发展。

(三)易于建设专业性更强的课程以及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能够最大程度丰富教育资源的共享,它是在满足了教学设施以及教学基地等硬件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软件的有效共享。采用共享型师资队伍,他们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更大的信息量以及更新的教育理念,能够很好地把握住市场需求,尤其是针对于课程的建设以及专业建设方面,可以更加贴近于社会需求,非常易于试点改革。通过采用这种不同的交流活动,能够把更加先进的信息传递出去,同时也可以向内引进创新的教育理念。

(四)可以帮助更多青年教师成长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校际交流并不理想。青年教师会在外接受兼职维持生计,而资格较老的教师则会采用代课的形式发挥余热。通过采用高职院校师资共享的方式则能够不断扩大知名度,提升高职院校的名誉以及影响力,同时还可以增加教师的实际收入,针对于各个高职教师来讲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与此同时高职教师也同样需要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

三、提升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运用共享型师资引进机制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向社会培育出更多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建立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时,要求教师们要具备全新的教育观念、拥有高尚的师德,同时还需要拥有较强的改革意识。由高校管理者以及教育部门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共享型的师资筛选标准,可以通过校际公开招聘、学校举荐、竞选或教师本人毛遂自荐等方式,亦或是通过社会广招的方式,可以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工程师、技工师等相关专业的人才。将那些具备实践能力、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责任心的人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共享的师资库。在不同的高职院校之间调配,同时根据相关的专业需求,进行有关的访学以及交流活动,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素质以及教学质量,从而保障高职院校的实力。

(二)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建立严格考核目标

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整体教学理念,同时起到交流学习的作用,通过教育主管部门以及相关高职院校联盟等,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的考核和评分机制,教师应当不断学习和尽快适应所在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融入学生的生活氛围,对教学进行总结和整理。而所在学校也同样应当构建多学科以及多方面的学习交流,为共享型教师提供更多地交流平台和机会,共同制定和探讨教学的方案以及措施。

(三)通过动态管理和多方参与建立多元化评分

通过学生评价、专业评分以及学校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的整体综合效果进行考评。通过学期考核、年度考核等为基础,形成全方位的考核机制,从而采取动态管理,形成跟踪机制。笔者认为,应当借助动态管理,建设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以此保障评价的多元化及科学性。

(四)形成良好地激励措施强化共享型师资的投入

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无论是学校还是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都需要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和制度,调动共享型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在职教师能够调整好心态,放开手脚,务实工作,优化师资资源多出成果。采用科学优质的考核方法和措施给共享型教师正确评价,针对于具有杰出贡献或是深受爱戴的高职教师给予精神表彰以及物质奖励;针对于评价较差的教师则应当及时作出调整。对于共享型教师学生需要给予更多地关怀和帮助,投入更多的情感交流,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共享型教师的建议以及意见。在工作、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关心,同时加以思想上引导,从而帮助他们解决教学、生活或工作中的困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通过积极建设共享型师资队伍,对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可弥补传统高职院校教学缺陷,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注重思想引导,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院校需要明确,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整体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评价、专业评分以及学校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学的整体综合效果进行考评。能够向社会培育出更多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如此,师资队伍建设方案,还可提升高校师资力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敏,罗勇岐.广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大学教育,2016(01):37-38.

[2]韓凤芝,王孝胜,刘尚励.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运作与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08):85-86.

[3]刘尚励,王孝胜,韩凤芝.高职院校共享型师资队伍建设之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27(01):99-101.

猜你喜欢
队伍建设高职院校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