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主题活动 渗透理想信念教育

2019-09-09 01:13彭爱萍
赢未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

彭爱萍

摘要:主题活动是围绕某一个主题而开展的活动,是小学常见的活动之一。主题活动能够唤醒学生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本文以主题活动为主线,从“榜样激励,指导行为方向”“阅读名著,汲取精神力量”“话题辩论,形成明确观点”“研学旅行,强化意志品质”“参与实践,反思日常举止”五个方面进行阐述,意在全面渗透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德育效果。

关键词:主题活动;理想信念教育;德育;内生动力

主题活动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主题班会、主题演讲、主题征文、主题画报等方式,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方式方法。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际,一方面结合德育主要培养目标,二者融合统一,对学生意识进行激发,也对学生思维进行全面培养。

一、榜样激励,指导行为方向

榜样激励是指通过一些典型人物、充满正能量的故事传递给学生一些正面的信息,为学生今后的言行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内在的认识,逐渐形成正确的处事思维。在榜样激励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名人故事分享会”主题班会、“我心中的英雄”主题征文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产生对英雄模范的崇拜之情,也激发学生对困难的战胜信念,在行为方面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我眼中的屈原”主题交流活动,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利用一节班会和学生们共同分享。班会前,我鼓励学生自己查找一些资料,并且自己写一段对屈原的观点,在班会上与其他学生交流。班会上,我选择了几名学生,说说自己对屈原的认识,文艺委员刘晓说到:“我眼中的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我在网上查找到了他很多的故事,他非常爱国。”提到爱国,我顺势引导:“那你认为,你现在能够用哪些做法来表达你的爱国之情呢?从屈原身上,你想到你今后应该怎样做了吗?”引导这里,我将榜样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为学生的言行进行具体的提示。通过这样的一节班会,学生不仅学到了端午节、屈原的知识,也在思想意识里激发出对理想信念的热爱教育。

榜样的力量往往超乎我们的想象,学生在学习名人故事的过程中会自觉地形成对榜样的一种崇拜和模仿。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指导,最初的兴趣激发、中间的言行点播,在学生心底种下“理想的种子”,学就会自己生根发芽。

二、阅读名著,汲取精神力量

名著往往都与“经典”相连,名著的内容非常的精彩,从语言到蕴含的寓意都对读者有一定的精神上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加需要名著的“精神养料”,在滋润思维的沃土,形成良田。在我的理想信念引导教育中,我在班级内部设置了“阅读角”,通过各种渠道放置了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学生在课余实践进行共享阅读,汲取精神力量。

例如:“阅读角”的内容会根据学生处于不同年级时,进行及时的更换,“海底两万里”“三国(少年版)”“昆虫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等。每个学期我都会对学生进行要求,低年级时我会要求学生每个学期阅读一本书,高年级时我会要求学生每个学期阅读3-5本书。平时注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和交流,也鼓励学生写阅读笔记,班级内部专设一块区域进行优秀读书笔记的展示。逐渐在班级内部开展阅读名著的长期活动,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不仅阅读到知识,更在阅读的同时自己获得精神上的蜕变,对自己的言行和看法有一定的触动,也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名著的阅读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非常有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接触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特点,体会到思想和精神层面的积极向上的内涵。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到名著中,真正地去感受,受到一定的鼓舞。

三、话题辩论,形成明确观点

主题辩论赛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主题活动。每个学期,我们班级内部要开展2-3次主题辩论赛。在赛前的一个月左右,我会将辩论的主题提出,大多数学生都是围绕着一些理想信念、主题观点,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资料,组成小组,内部讨论对话题的阐述,分析对方可能会提出的观点,进而进行应对的策略的提出。通过话题的辩论,能够促使学生提出比较明确的观念。

例如:“网络游戏对我是否有帮助”“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是努力”等话题都是我们班级学生的辩论话题。“网络游戲对我是否有帮助”中,正方观点认为“网络游戏中,有很多的内容也是对我们有帮助的,比如一些益智类的游戏,就会对我们的大脑开发有促进作用”。而反方则认为“我们现在的年纪小,对于游戏没有自控能力,往往会沉溺于其中,影响学习,伤害身体”。围绕着正方、反方观点,学生们不仅阐述了面对网络游戏,我们应该怎样做,更表达了自身对其他事物的看法。从多种角度分析,辩论赛不仅是辩论,也是一种知识的融合、智慧的碰撞,学生的理想信念逐渐形成。

面对话题,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也会进入思想误区。然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鼓励和引导,不直接说出对错,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类比、联想、引用。学生不仅参加辩论,更是享受这个辩论的过程,使他们有所成长。

四、研学旅行,强化意志品质

“研学”就是学生对某一事物或者知识点的研究学习,是一种深入性的自主学习,会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在班级活动中,我们会开展一些研学活动,围绕主题,学生自己提出内容,自己研究,自己查找资料,最后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用这个过程来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上的困难克服、如何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强化思维品质。

例如:“走进诸葛草庐,感受卧龙伟略”主题研学活动中,我在班级内指明了研学活动的中心研究内容“诸葛孔明”,学生自己提出诸葛孔明的一个研究方面,并且提出自己的一个问题,通过实地参观、故事分析、人物传记阅读等方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诸葛孔明的研究,并且撰写一篇“我眼中的诸葛孔明”研学心得体会,将自身对诸葛亮的遭遇和诸葛亮为人处世的态度、精神进行深刻领会。很多学生都研究了诸葛孔明的性格优缺点,为什么要“三请”才同意出山,很多内容都不能单纯地依靠网络资料查找出,需要很多的方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克服一些困难。研学不仅是对学术的一种研究,也是对意志的强化。

在研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想不通、弄不懂、查不到、不理解的现象,我们给学生提出建议、指明方法,但要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启发,强化思维品质,通过研究中的辛苦付出和战胜困难的信心决心来强化自身的思维品质。

五、参与实践,反思日常举止

主题实践活动是引导小学生进行一些劳动、活动的实际参与,达到对学生的教育目的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会积极联系校外的一些活动组织,利用活动资源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观察了解别人的做法,反思自己,树立自己的新的奋斗目标。

例如:“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主题实践活动,我和学校申请,联系本地的志愿者组织,通过帮助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实践。活动当天,我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又自己的分担区,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孩子们看到了马路边、垃圾桶旁边很多的垃圾,想到自身也有这样的问题,都进行了反思。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有很多感慨,有的学生立志要发明科学的清扫机器,让更多的环卫工人减轻负担,也有的学生要学习垃圾分类,从自己做起,美化环境。

一次次的实践参与,学生们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会在实践的过程中换位思考,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内容,思想上有不一样的想法。看到很多的负能量,自觉地树立起改变现状的理想信念,自主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提升自己。

主题活动的开展,往往给学生们更加明确的目标,每一个主题都是一个教育,每一次的教育都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的自主意识增强了,意志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自然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马学才.浅谈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02):17-17.

[2]柏莉松.利用学校主题活动对小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8(06):142-142.

[3]代丽范.浅谈如何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课外阅读:中,2010(10):82-82.

[4]何淑贞.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2):38-39.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