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2019-09-09 02:22郭来彦
决策探索 2019年16期
关键词:心学共产党人初心

郭来彦

中共中央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之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都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建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开辟了党性教育的新途径。

一、共产党人“心学”的涵义

共产党人的“心学”,就是“不忘初心之学”,本质上是理想信念指导行为的知行合一,是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这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涵,它借用明代大儒王阳明“心学”概念,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哲学,尤其是重视正心修身的思想,并赋予其鲜明的党性涵义。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一思想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动,即“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天理”指的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致良知”是根本目的,就是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提高自身修养并持守良心,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共产党人的“致良知”就是不断提高党性觉悟,通过个人修养达到身心合一的人格,是先进性、纯洁性、革命性的集中表现,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知行合一”是“心学”的精粹和核心,其中,“知”是心的本體,指应该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遵守党章党纪党规,遵循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行”是心的表现,是实践行动,指的是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和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

二、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

王阳明“心学”中的“致良知”是根本目的,是指把良知扩充、推及到万事万物之中,并发扬光大,将人潜在的道德意识转化成现实的人生价值。那么为什么要共产党人修好“心学”?就是“致良知”,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由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所决定

政治性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属性。我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共产党员“心学”第一要修的就是讲政治,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要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党性修养全过程。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党的“初心”,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最高的价值评价者,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证明,其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就在于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再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旨在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守护初心、铭记使命。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不辱使命、勇于担当,才能够始终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的,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落后挨打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都是从党的初心和使命中获得政治力量和思想智慧,其本质都折射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时代旋律,而且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中华大地上奏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时代强音。

(三)是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实践要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异常艰巨的发展任务,需要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但是,党内还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组织不纯、作风纪律不硬等问题,面对严峻复杂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打铁必须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强保证。党员干部必须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审视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铸牢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努力干事创业中不忘初心,践行使命。

三、修好共产党人“心学”的主要路径

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而是要常修“心学”,长期地、持续不断地进行党性锻炼。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找寻不忘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坐标。

具体来讲,修好“心学”主要有以下路径:

(一)加强学习,铭记初心

知是行之始。理论上首先清醒才能政治上清醒,共产党员的党性不会自发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就要紧密联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读懂马列主义经典原著、党章党规等党内法规,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掌握精髓,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

把握时代主题。共产党员必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懂原理,逐条学习、系统领会,真学真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践的翻版,更不是国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再版,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最新版本。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领会,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把握思想方法。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融会贯通,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到既知其言又知其义、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树牢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等。把握好其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

把握纪律规矩。认真学习领会其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要求,让党员行为规范根植灵魂、融入血脉,始终严守政治底线、法纪底线、道德底线。总之,共产党人要通过长期深入的学习修炼,以理论上的清醒坚定保证政治上的清醒,以立场、观点、方法的一致保证思想行动的一致。

(二)思深悟透,坚定信心

理论上坚定才能政治上坚定,要将“致良知”内化于心。古语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学懂弄通是思和行的基础,悟透真信是知和行的桥梁。思深悟透原理,做到入脑入心,真信真用。不是一时一地的相信,而是虔诚而执着、执信而深厚、持久而永恒,才能保持强大的政治定力。“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培植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共产党员修好“心学”,就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思考,辨析悟透其基本原理,汲取精神支撑、奋斗源泉,滋养灵魂、涵养正气,提高对党忠诚的政治修养、补钙壮骨的信念修养、知规守矩的党章修养,进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纵观党史,对党忠贞、理想坚贞的党员干部,比如谷文昌、焦裕禄、孔繁森、罗阳等,这些共产党人时代的精神坐标,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如何坚守初心,赢得了千钧民心、汇聚了万众民力,这样的初心历经沧桑、永垂不朽,使得我党一步步走向辉煌。相反,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動摇,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精神空虚,开口闭口说马列,背地里却迷信鬼神,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是典型的“两面人”,这些党员与初心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终究不会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最终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三)知行合一,践行初心

“知行合一”是修好“心学”、修养党性、践行信仰的关键。“知行合一”就是在工作中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不断反思,使党员干部自觉同人民心连心,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保持对党的忠诚心,信念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切实把党的政治理想、政治路线内化为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陶冶道德情操的自觉行动,补足信仰之钙,打好信念之钢,就能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大风大浪面前头脑清醒,在顺境中不骄傲不自满,在困境中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赞誉和诱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

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政治强。修好共产党员“心学”,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贯穿其中的深厚为民情怀,坚决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调研时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即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始终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我们要加快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保持对事业的进取心,本领高。共产党员干事创业、攻坚克难,不仅必须信念坚、政治强,也必须本领高强,要有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真本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新任务新风险新挑战日益复杂,党员干部本领上的短板、能力上的不足日益凸显,修好共产党员“心学”,要把干事创业的进取心融入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使个人的价值追求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同心同向,融入党性修养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保持对法纪的敬畏心,作风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还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则集中表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作为新长征路上的共产党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违反党规党纪、不要违背道德准则,更不要越过法律红线。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坚决抵御诱惑,不辜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四风”,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提高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新时代的共产党人,当努力修好当代共产党人的“心学”,在知行合一中磨炼自己,铭记坚守初心,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激发砥砺前进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邓州市委党校)

猜你喜欢
心学共产党人初心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永远的初心
论新时代构建共产党人心学的三重维度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