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3:52王政见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培养途径小学科学

王政见

摘要:科学课是小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科学认知都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活动在小学科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获得认知。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因此,教师要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观察能力;培养途径

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基于科学的观察能力,才能真正认知事物,也才能获得较为丰富的知识体系。小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与观察能力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他们的观察能力越高,知识认知能力也会越高。相反,若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不足或者小学生不具备观察素养,势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进步与提升。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运用科学多元的方法来整体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1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价值

小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不高,他们对于知识等认知一般都来源于观察,当然这种观察过程包括比较多元化的内容,比如听觉、嗅觉、视觉等。整体优化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应该科学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证明,一个具备良好观察能力的学生,在自身认知过程中可能会获得比较优良和积极的效果。小学科学课作为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核心课程,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其中的有利因素,整体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优化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当他们表现出对某个知识点或者某方面内容较大的兴趣时,自然能够投入较大的精力来开展观察,继而验证和补充自身的认知。因此,可以说小学生认真观察的过程,既是头脑风暴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多措并举来整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促使他们将这一能力应用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方面。比如在数学图形的学习过程,具备良好观察能力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察结论,这本身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有利于创设高效课堂。

2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对策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人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都需要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基于科学的观察来整合感性材料,继而实现感性认知过渡到理性认知,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不例外。小学科学课作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应该充分结合课程内容,巧妙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

2.1科学优化学生的观察意识和习惯

在小学科学课课堂上,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全面结合科学课程内容,运用多种方法来整体提升和优化学生的观察水平。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行为,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良好认知,积极主动投身到观察实践中。如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来认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土壤、水体等,并做好观察记录。为了提升学生观察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观察任务,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来针对校园内的某一植被进行观察,精准记录它的变化。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知到观察的概念。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另一方面,在小学科学课教学实践中,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先观察再验证。观察是一种开放性的过程,为提升学生对观察的认知,引导学生把握自身观察的成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进行观察,然后通过科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观察结果。基于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观察的水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精准判断自身观察中的不足和缺陷。

2.2精准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和步骤

在小学科学課教学实践中,科学优化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观察水平,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观察必要的指导,使得他们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流程,整体提升观察的质量与成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处于形成与发展阶段,他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继而出现观察偏差或者观察不得章法等问题,久而久之极容易打击他们观察的兴趣和自信。教师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应该结合科学课程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等,精准指导小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一方面,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来进行观察,同时还可以采用对比观察方法,通过对比来有效辨识它们的相同或者不同之处。比如在观察鸡鸭等家禽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对比观察法,将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分别标识出来,进行纵横向的对比。另一方面,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感官器官来进行观察。比如在认识水的观察中,教师将水、牛奶、醋等放在相同大小的杯子中,引导学生采用闻、看、嗅等来进行观察,并作好记录。当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来丰富观察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可能会用听觉来进行感知,分别将三个盛放不同液体的杯子放置于同一高度,然后将其倾倒,声音相对比较清脆的即为水。

2.3全面提升学生实验求知的科学思维

在小学科学课中涉及一些演示性实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有效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同时,基于科学的演示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与实验相结合,以实验来佐证观察,以观察来丰富实验,整体优化学生的实验求真求知的科学思维。当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来简单做一些安全性的实验。

结论: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科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全面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观察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素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流程,全面提升学生求真务实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顾国荣.浅谈小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1):42-42.

[2] 徐艳芳.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J].魅力中国,2015(21):260.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第一小学校)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培养途径小学科学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