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政社团的育人价值及其实现

2019-09-10 07:22侯新旺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团活动学习共同体学科核心素养

侯新旺

摘要:中学时政社团是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本文以合肥一中“怀天下”时政社开展的多元活动为蓝本,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求真相结合,通过挖掘社团活动内在价值,健全社团活动运作机制,力求为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辟一条新渠道,为中学生成长、成才铺设一条新路径,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搭起一座新舞台。

关键词:社团活动 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共同体 素质教育

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是中学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由自愿开展的社团活动已成为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方式。中学时政社团具有鲜明的政治学科特色,以对时事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为活动主体,通过聚焦国内外时事的社团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心系民族发展、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对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实际上,由于社团管理运作机制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大,社团活动内容、形式单一且缺乏创新,活动效果缺乏有效评价机制,缺少学科教师有针对性的方向引领,缺乏学校良性文化支撑,家长或老师不支持等因素的制约,时政社团的育人价值难以有效持久发挥。本文以合肥一中“怀天下”时政社(以下简称“合一时政社”)的发展为例,分析中学时政社团的育人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并为如何实现中学时政社团的价值现身说法,力求为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辟一条新渠道,为中学生成长、成才铺设一条新路径,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搭起一座新舞台。

一、涵养知能德性的有效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知识活化的有效渠道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思想政治知识依托的主要载体,但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存在客观矛盾,很多内容在时事变化面前显得过时,采取有效方式改变知识陈旧的现状,让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科学地掌握知识,实现知识活化理解与表达,是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学时政社团活动聚焦国内外重大时事,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国内外形势最新动向,学生在所听、所看、所讲、所论中把握时政知识。合一时政社所开设的“时事风云”校本课在内容选择上紧跟时代步伐,并同步贴合高中思政课模块内容,在教学语言上进行鲜活表达,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信息,把握活的知识。

学以致用是知识获取的目的,要主动开辟让知识生活化运用的渠道,让知识的功用有效发挥。合一时政社举办的“语言风暴”辩论赛就是很好的文化展台,社团管理层遴选出一道道渗透着历史、哲学、宗教、经济、法律等多维知识的优秀辩题,全方位考验辩手的综合素养。辩论赛实际上是知识的竞赛,厚积才能薄发,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就没有台上几分钟的谈笑自若,就没有挥洒有度的智慧比拼。

2.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支配和操纵社会与人的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只有依靠能力才能实现其价值。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是学校教育领域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提升管理层的组织运作能力是社团活动成功开展的关键。活动主题的选择、活动方式的确定、活动的准备与实施过程、对活动的反思和对后续活动的设想等都考验着学生。合一时政社成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几十场主题活动,在合肥一中校园网及合肥教育信息网站上已刊载了60多篇宣传报道。每一次活动的策划、组织、宣传都考验着管理层和社员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执行能力、组织能力及写作能力。一次活动就是一次历练,就是一次团队的磨合。

社团活动是学生能力的秀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一时政社已开创出“十大特色活动”(时政节、时事讨论会、一周看天下、时事评论大赛、时政知识竞赛、重大纪念日宣传、全国海洋知识竞赛、“时事风云”社团课程、时事漫画创作大赛、“语言风暴”辩论赛),还有一些不固定的活动,如时政命题展演、小课题研究等。合一时政社积极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通过有序开展特色活动,为培养和展现学生能力提供了舞台,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理性理解时事能力提供了帮助。

3.德育生成的重要空间

合一时政社努力成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通过挖掘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融入时代精神的素材并开展相关社团活动,集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实践性于一体,为受教育者构筑一个有所启迪和领悟的德育空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切实的自觉行动。如“四川雅安地震”发生时,新成立的合一时政社就不失时机地在全校组织了一次“情系雅安·我们在行动”爱心义卖活动,全部善款以购书的方式捐赠给了四川省芦山县龙门乡晨阳希望小学。这是一堂活生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升华学生的道德境界。

二、培育公民意识的第二课堂,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为高中思政课的拓展与延伸,合一时政社顺势而为。

其一,积极开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社团课程。“时事风云”系列社团课程作为时事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兼顾时代性、德育性、综合性和延展性,丰富了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资源。以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时事风云”第六季社团课程为例,9次课程内容综合考虑“五位一体”建设,在修宪、乡村振兴、中非关系、文化自信、“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国家公园建设这些热词中诉说着中国的点滴变化,拓展学生开眼看中国的视野。《厉害了,我的国》《中非关系》《航母梦,强军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政治认同,《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从中国文化看当今局势》《电影市场井喷的背后》有利于培養学生的科学精神,《说说修宪那些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我们的国家公园》《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与当代青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公共参与。

其二,开发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旨的社会实践课堂。合一时政社积极构建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历练中,通过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体味理论的旨趣,并逐渐内化为自觉的价值取向,生成学科核心素养。如在2015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合一时政社管理层策划了一场关于“合肥市城中村调研”的小课题研究活动,社员们分工到合肥市的几个区进行走访调查,关心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了解当地社区民主管理的实际,积极撰写调研报告并献计献策。这种开放互动的合作探究方式,拓展了教育资源和教育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有助于鼓励学生热心公益活动、参与公共服务,使之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三、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新鲜渠道,培养师生别样才华

1.学生才华展示的场所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中学阶段,社团指导教师与社员在社团活动中构建的学习共同体是密切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实现有别于教学水平和学习水平的别样才华的碰撞。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可能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却有着较强的公关交际能力。在社团活动中,与学生的沟通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为规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路径。客观、全面、公正地看待学生对密切师生关系大有裨益。

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

基础教育改革推进要靠教师的專业发展。推动社团建设,从勤思维、想办法,到行动研究,本身就对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社团成立之初帮学生搭建平台,还是在承办微博会、辩论赛、时政知识竞赛等重大活动中给社员提供帮助;无论是日常社团活动中给予学生方向指导,还是通过时政讲座等与社员互动交流,合一时政社多样的活动形式开辟了师生互促互学的新渠道。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自己。当然,教师开设社团课程、参与“中学时政社团的功能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课题研究、撰写社团建设与发展的相关论文等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学术涵养,延伸了专业发展链条,将自己带到更开阔的育人地带。人要在精神上立起来,教师与学生一样,也是充满多样可能性的鲜活的个体,具有强大的可塑性。

3.学生砥砺成长的机构

除了在行政班构成的同学关系外,在社团组织中,来自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学生构成一个新的学习共同体,而社团管理层是社团的中枢神经和核心力量。合一时政社不断完善社团组织管理机制,健全管理层工作制度,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员合理分工,努力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形成了一支协调一致、高效运转的管理层队伍。在社员与社员的互动中,体现不同思想见解的碰撞,不同理智情感的交流,不同性格脾气的磨合,不同行事风格的协调。在多维对立统一中,推动了时政社砥砺前行和生生共同成长。

四、丰富校园生活的文化基因,推进素质教育落地

文化是立校之魂、兴校之本、强校之基。合一时政社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以切实可行的活动向学生传递国家与民族前行的正能量,帮助学子们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激发他们关注国内外时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拓展他们的人文视野,营造学校良性教育生态和文化氛围,为书香校园增添魅力。人文素质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即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素质。作为一种基础性素质,人文素质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思维方式意义重大。如果说合肥一中学子的人文素养浓郁,笔者希望这其中流淌着合一时政社净化过的血液。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基于社会现实的超越性和创造性,任何使人只是无批判地接受现实的教育都是应该被唾弃的。合一时政社的建设与活动延伸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育战线,通过多元活动,开发立体价值,激发学生深埋在应试负担下的兴趣、个性与想象力,改变学习与思维的习惯,改变思想政治课应试教育倾向,为学生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成长途径。

参考文献:

[1]韩吟.我国台湾地区能力本位课程解读[J].当代教育科学,2008(7):52.

[2]张丽.课改下的师生关系[J].学苑教育,2011(5):26.

[3]孟凡明.人要在精神上站起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6):68.

猜你喜欢
社团活动学习共同体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体育社团活动在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