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体育”5E教学模式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9-09-10 07:22李倩倩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李倩倩

摘要: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随着体育教学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成为体育领域聚焦的热点。本文基于美国“概念体育”中的5E教学模式,对5E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成效及启示等方面进行梳理,结合我国现实形势,力求使西方教学模式与经验“本土化”,构建出集实用性、灵活性、科学性于一体的体育教学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我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概念体育 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改革

引言

体育教学模式是连接体育理论和体育实践的桥梁,是组织实施体育教学活动的一套完整体系。体育教学模式构建的科学性、实用性,是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全面实施和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对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究一步步成为体育领域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伴随着不同教育理念,我国体育教育模式已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面对众多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难免会出现选择性障碍。本文试图借鉴美国“概念体育”中的5E教学模式,结合我国现实形势,尝试构建集实用性、灵活性于一体的综合性模式,以期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健康课程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概念體育”的内涵

“概念体育”是积极生活方式而发展形成的新型体育课程,于1981 年由罗森和普拉赛克首次提出。近年来,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恩妮斯教授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对概念体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实践教学中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现已成为美国主流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概念体育”凸显体育课的教育意义,在专业、科学的体育知识和概念指导下,体育课程注重身心结合,力求培养学生自主的运动观念,养成自我体育锻炼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运动量的同时提高对体育的认知。

二、“5E”教学模式解析

1.“5E”教学模式的含义

5E模式即参与(Engagement)、探索(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深加工(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在参与过程中,学生化身为指导员的角色进入课堂,参与到集体育知识与运动量为一体的活动中。探索阶段,学生首先要对进行的体育活动将产生的效果做预测,实时观察、收集数据,记录身体在体育活动中的反应,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在自己的科学手册上。在探索过程中,学生要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中思考、协作等方法,将检验记载的数据与科学手册中给出的参考数据进行差异化比较。在深加工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并积极考虑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实意义。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要按照要求做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自我的评价。

2.“5E”教学模式所取得的成果

概念体育在实际教学层面采用5E的教学模式将体育科学知识概念融于身体运动中。其教学效果得到实践的检验。美国格林斯堡高中的一名教师通过对概念体育教学模式长达两年的应用,发现5E教学模式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我国也有学者在实践中运用过概念体育教学模式,并且有很大的收获。如:杨文东在《小学如何实践概念体育教学》一文中阐述了自己根据5E教学模式来设计课堂教学,他把体育课设为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探索阶段、游戏练习拓展阶段以及其理论探索和教学评价阶段等过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3.“5E”教学模式的特点

(1)将理论知识融于身体运动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将运动的价值、原理、方法等教授给学生,运用实验直观教学,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思考所学知识的现实应用价值,将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原则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明白运动对身体就如同氧气对我们的生活一样重要,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成为一个会运动、懂运动、爱运动的人,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运用

在体育教学中要求建立独立的团队,团队内部进行分工合作,强调共同的学习目标,团队成员协同进行探究式学习,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团队中每一成员的努力,其中某个人的失误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绩。合作学习的方式,能督促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提高同学之间的信任感、责任感等,在体育课中获得团队协作的精神体验并将其带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3)教学评价要及时、有效

及时的评价反馈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5E”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包括学生的互评、自评。对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检测与评价,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在课堂中收获的知识,激发兴趣,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并知晓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改正。

(4)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和学习的空间,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实践,获取知识技能。教师只是充当引导者,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

(5)丰富的课堂实践经历

课堂中学生以研究员的身份,通过观察、收集相关数据与记录过程等实践活动,最终得到支撑或者否定自己的假设的依据,并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景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5E”教学模式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5E”教学模式是集中了多种教学模式优点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既强调运动技能的学习,还能将运动的知识、原理等进行很好的诠释,既尊重学生运动的乐趣,培养健康的观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交往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当前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理念下,5E教学模式是一种极佳的范例。

1.实现理论知识与身体运动相结合

传统意义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体育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理论知识的储备几乎不存在,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养成。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将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科学、有效地指导自己的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标。

2.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

5E教学模式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安排一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激发求知欲和动机,使学生成为体育知识的探寻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3.把评价作为课堂的教学环节之一

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进行及时肯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的测试与评价,给学生带来失败的不愉快体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评价中了解自己教学的情况,尤其是需要改进的地方,要针对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大都放在课堂之外,5E教学模式将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检测与评价,结合师生的互评,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4.重视合作探究学习

研究表明,以个体为主的学习方式,限制了信任感和责任感的建立,还会抑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过程不应该是单一、独立的个体行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仅可以来源于教师,还可以来源于同伴。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给予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结语

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提升了教学实践的理性水平体现了教学理论的可操作化,为促进体育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条件。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为体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但这些模式在适用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缺乏整体的构建体系。因此,在寻求“健康第一”和“終身体育”思想的体育教学模式时,我们需要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力争构建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相吻合的最佳体育教学模式。借鉴美国“概念体育”5E教学模式的经验,在未来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实现体育知识与身体运动相结合,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时评价课堂教学效果,重视合作学习的方式,丰富课堂实践形式,对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肖焕禹,平杰. 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研,2002(3):14.

[2]杨继君. 美国“概念体育”理论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 四川体育科学,2014(4):710.

[3]丁海勇,李有强.美国“以课程为中心”的概念体育理论及其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6):8487,101.

[4]杨楠. 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111.

[5]舒盛芳,彭国强,王玉冰. 美国《BE ACTIVE KIDS》体育课程在上海市部分初中体育课中实施效果的实验研究[J]. 体育科研,2014(6):8289.

[6]雷继红,贾进社.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109111,130.

[7]邵伟德,尚志强. 论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8587.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基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