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2019-09-10 23:58周力军杨霞
高教学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模式探究精准教学

周力军 杨霞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未来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对传统大学教学课堂进行改革,在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课堂中引入精准教学模式是一个改革的方向,文章从这个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阐述。

关键词: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精准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8-0115-03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annot meet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the futu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classroom. It is a reform direction to introduce the precision teaching mode into the " University Computer" classroom of the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precision teaching mode.

Keywords: national normal college; university computers; precision teaching; model exploration

《大学计算机》是本科专业公共必修课程,传统课堂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由于人数众多,教师无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无法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同时不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近来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的主动性给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特别是民族师范院校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学生的自习能力不足,无法保证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得不到显著的提升。为深化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深化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研究《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精准教学模式,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特点进行精准教学,极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打造高效课堂,为更深层次的开展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一、精准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人才是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大,尤其是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大学计算机》是民族师范院校的基础教学公共核心课程,面向大学低年级学生开设,教学范围广、受教人数多,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等新教学内容的更新,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大学计算机》的教學效果来确保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推进精准教学模式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摸索出一条高效、可靠的新型教学模式[1]。

精准教学是由奥格登·林斯利(Ogden Lindsley)基于斯金纳(Skinner)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来的,他援引了斯金纳理论中“反应率”和“累积反应记录”这两个概念, 认为评估学习有效性的最佳检测指标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将精准教学定义为根据标准变速图表上学生持续的自我监控表现频率的变化而形成的教育决策。[2]

精准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向。目前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由于民族地区院校基础公共课教师人数和教学场地的限制,目前高等院校基础课多采用合班的教学模式,课堂学生人数众多,同时存在教学辅助手段落后的情况,导致教师无法精确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课堂教学效率低下。2. 大学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同一门课上课间隔通常在一周以上,在这段时间内学生不会进行主动复习,因此会忘记大部分的课堂知识,造成学习效率低下[3]。3. 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然而课程的设定和教材的选择不合理,课本和教学内容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内容老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4. 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差甚远,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顺利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课堂所传授的知识也无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无法吸引学生主动学习。5. 课堂教学成果的反馈机制建设不健全,教师无法及时获知学生的反馈,也无法根据反馈意见进行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6. 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素质教育阶段,各地区在各级升学压力下,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重视程度不一,导致学生信息技术的能力差异性较大。在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的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使得教学活动不够精准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无法达成高效课堂的建设目标。因此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在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课堂中引入精准教学模式,可以构建一个高效课堂,极大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效课堂指的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最大效率的教学内容,既要降低学生和教师的负担,也要确保达到教学要求。随着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逐步实施,课堂教学高效率化成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实行高效课堂既可以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给学生减负,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可谓是双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规定内容的教学,同时又要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4]。

二、精准教学模式应用的问题

(一)精准教学模式缺乏理论基础

精准教学模式现在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对于高等教育缺乏精准教学的研究,且没有实际应用在教学课堂中,而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精准教学模式需要持久性开展实施,因此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从本质上来说精准教学模式的做法是通过精确获得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行为得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基于测量获取学生的结果,从而制定强化练习的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这是一种结果驱动的教学行为[5]。精准教学模式如果生搬硬套的按照这个理论进行实施,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二)精准教学模式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

精准教学需要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方法,从而获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情况,信息获取必须要真实有效才能为教师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通过记录学生的表现,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实行精确教学。而现阶段对于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测量和记录缺乏准确性,主要是因为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无法准确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和分析,因此在精准教学模式改革中会存在数据收集记录和分析的问题。

(三)精准教学难以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校课堂教学主要依赖于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不再全是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强调思维方法的习得[6],不利于精准教学的应用与推广。

三、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和原则

(一)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

在遵从高效课堂和精准教学模式构建原则的基础上还要采用一些策略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法:1. 充分进行课前准备。传统的课前准备主要进行备课,将教学内容写在备课本上,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学内容无法完全完成等不同的情况,而无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授课前准备中不光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把握,还要对课堂教学的环境、模式、方法等各个方面做出系统的安排和准备,最重要的是增加对不同学生的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他们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对教学内容的设上要求教师熟悉理解和深刻了解教学内容,明晰授课内容的重难点,因为重难点的教学才是能否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同时要做到完整掌握课本的知识脉络,这样才能在讲课的时候承上启下,在教学中不会局限于知识点本身,能够做到延展教学[7]。2. 明确教学目的。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思维,能够运用技能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加强他们对计算机技术的熱爱才是教学的目的。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寻求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高效课堂打造的重点,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创造轻松的氛围,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分组教学、情景教学,这样才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兴趣。

(二)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的原则

要打造精准教学模式构建应遵从以下几个原则:1. 逻辑性原则。精准教学模式构建属于逻辑性教学的一种,不论是计算机定理还是结论都需要经过科学的推导才能得出,因此在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的高效课堂教学中要遵从逻辑性原则。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入手,切忌实行填鸭式的教学,根据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新知识。2. 抽象具体原则。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在《大学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见到各种算法,算法就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形式,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抽象性的原则。

四、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确立精准教学目标

精准教学目标设定是指在综合考虑学生学习现状和学习偏好的基础上, 为不同学生精确设定不同的结果预期[8],即设置的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密切相关且高度匹配。构建精准教学模式首要是要先确立精准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精准教学目标于传统模糊教学目标的不同在精准,目标设计要准确、具体,具备可操作性。比如在传统的《大学计算机》课程中,对某一节课的目标可以设定为“熟练掌握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计算”,而熟练就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词语。在精准教学目标设定中不能使用模糊的词语,必须设置可量化的指标,对目标精准的解释和描述,将教学目标量化,比如“熟练掌握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计算”改成“五分钟内完成1000以内的十进制与二进制转换计算题5个,正确率为100%”,这样经过对熟练这个词的精准量化,达成可操作的目标,也就是精准教学目标的确立。同时,依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差异,设定与学生相匹配的教学目标。

(二)精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要围绕精准教学目标展开精准教学内容的设计,包括准备精准教学资源和设计精准教学方案两个部分。1. 精准教学资源的准备需要构建与精准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资源库,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偏好、学习环境及活动组织等因素,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短板知识点和技能,开发数字化教学材料辅助达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资源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资源,也包括PPT、视频资料、3D仿真、论坛等各种类型的资料,在资源选取上要能够直接辅助教学目标的达成,满足简洁、生动,能够准确吸引学生注意力来达成教学目的。2. 设计精准教学方案。精准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根据教师本人的教学习惯和特点,符合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原则,将精准教学目标和资源贯穿在教学方案内,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讲授知识点可以采用直接教学,巩固练习可以采用分组练习,加上其他的教学形式,比如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慕课(MOOCs)等新型教学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习气氛。

(三)实施精准教学模式

实施精准教学模式在于课堂教学中严格按照精准教学设计,围绕精准教学目标进行实施,不能随意发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施的过程当中也在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互动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来更好的适应现场教学,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共性的需求可实施一致的教学活动,而在学生差异化较大的实践操作环节,实施动态分组和差异化的教学,以便有更加针对性的指导。

精准教学模式还需对课程讲授的过程采用信息化手段工具进行记录,如教师通过设置具有导向性的课堂问题、量表和问卷,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或诊断学习误区,采集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互动、学习成效、学习态度等数据,经过数理分析和逻辑建构,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态,为教师明确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重点提供了方向、也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准评价提供了依据,使课堂的教学活动、师生互动和课后评价实现了有机结合,更能加强精准教学的管理。

(四)精准化的教学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掌握程度,网络技术发展给教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比如微信教育平台、“学习通”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给了精准教学课堂构建成为可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也能够更好的收集学生的学习状况数据。比如利用线上课程进行民族师范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讲授,可以展开在线答题、在线问题等教学活动,同时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评价反馈环节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线试题、互动答疑等活动信息的记录,来精准的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效果,从而为授课教师调整授课内容、授课过程等方面提供精确的支持。

精准教学下的有效教学评价与反馈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通过信息化记录学生的反馈意见,比传统的问卷调查更加科学有效。精准教学通过对课堂实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数据,得到学生在学习、讨论、练习各个环节的情况,通过一定的算法来分析学生的接受情况,可以辅助教学获知有效的反馈信息,通过挖掘、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掌握学生学习行为的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基于准确数据的精准评价和反馈方法,从而不断完美和优化教学方案。

五、结束语

精准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民族师范院校公共课《大学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改革与实施,通过精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构建,确立有效的教学设计和方案并加以实施,优化教学手段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基于精准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还未形成完整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理论指导体系,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改革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永涛,院志超.精准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文信息,2017(10):125.

[2]万力勇,黄志芳,黄焕.大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操作框架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技術,2019,29(01):31-37.

[3]雷建.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5(15):113-114.

[4]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7):12-18.

[5]张忻忻,牟智佳.数据化学习环境下面向个性化学习的精准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5):65-72.

[6]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07):12-18.

[7]朱轩,崔晓慧.智慧教学环境下高职院校精准教学模式的设计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32-35.

[8]武法提,李彤彤.基于远程学习者模型的差异化教学目标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66-71.

猜你喜欢
大学计算机模式探究精准教学
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敢问路在何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精准教学
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VBA控件技术与精准教学理念的授课课件设计实践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计算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以NCRE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