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9-09-10 06:03宋海兵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体验教学数学学习课程教学

宋海兵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德育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努力寻找德育点,有机渗透德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构建出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小学德育新模式,促使学生主体认识的内化,增强其作为道德活动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完善学生品德,升华学生人格。

关键词:数学学习 课程教学 德育教育 体验教学 学习兴趣

引言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时效化,应坚持“德育为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基本理念,让教育回归本质,切实解决“只教书不育人”的问题,实现知识、能力培养与价值培养的有机统一。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融于数学中呢?这就需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主要是小学生在幼年教育时对数学的初步理解和接触,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与品德应该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对于一个正处在人生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如果不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将来就很难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德育渗透。为以己之力助人之发展,我们对于学生进行体验式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品性渐趋完善,从而以德为出发点,达才成德。

一、小学数学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而德育教育是从小就应开展的,当前小学数学德育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于德育教育没有进行渗透的意识。有的数学教师割裂了德育与数学的关系,对于德育教育的认知仅停留在日常行为培养方面,忽视了在数学问题中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教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更好地认识德育与数学的关系,并能科学自然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课堂之中。

第二,教师渗透方式不当。有的老师在进行渗透的时候往往把握不好度,有时会偏离课堂中心,使得课堂内容喧宾夺主,变成以德育教育为主,而非以讲授数学知识为主,又或者举例不恰当,例子多数脱离学生生活,让学生无法感同身受。针对此问题,教师应学会将数学知识生活化,将生活、数学与德育更好地结合,从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第三,有些教师对于德育的认知不准确,对于德育理念了解不透彻,对于德育中的教育内容无法真正深入理解,这就造成了对学生讲解程度有限,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此问题,教师则需要提高对于德育的学习能力与意识,与时俱進,自觉进行德育学习。

第四,德育教育的方式有限。教师仅仅通过讲述的方式渗透德育,缺少生动性,容易让学生思想开小差。针对此问题,应采取新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或微课等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并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

针对以上情况,我觉得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二、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1.教学活动“情景化”中渗透德育

“情景化”,顾名思义就是为数学问题创设具体的情境,使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背景和情节。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同时能让教师更好地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如在进行低年级数学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中,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假设学生在乘坐公交车,第一站上来5位同学,第二站下去2位又上来3位,第三站下去5位又上来9位,问现在公交车上还有几个人。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情境来进行计算检验,看最终通过实践得出的结果与自己所计算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老师在列举这一生活化例子时可以告诉学生如果在车上遇到老人,应及时为他们让座,这样在进行数学练习的同时也对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进行了培养。

再如,可以让一位同学扮演文具店老板,另一位同学扮演购买文具的学生。假设一个书包58元,一支笔2元,一本书24元,一个笔袋16元,等等。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商品的选择,最终将几样商品加在一起,计算价格。同时教师也可以告诉学生应养成节俭的品德,挑选文具时应该注重实用性,对于钱财的态度应该是爱护,这是中国公民应该有的思想觉悟。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乐趣之中进行数学学习,同时又能够将德育知识渗透到数学教学之中。

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这一类问题时,回忆起教师关于德育与知识两方面的教导。这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数学中晦涩难懂的地方与实践相结合,能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能引发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培养。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进行之中既得到了答案,又加深了印象,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品德。

2.利用微课进行动态德育渗透教学

这种课程是一种考虑到学生主体特点的、有针对性的模式,因此小学数学的德育渗透应与微课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不同的课堂教学阶段,微课的应用要求各不相同。通过微课可以播放适当的图片和现实中的统计数据,以此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

如在学习数据整理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在进行简单的教学过后为学生播放相关微课,让学生回家统计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这个数量计算出家庭整个星期、整个月以及整年的垃圾袋使用数量,进而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垃圾给环境造成了多大的影响?接着采用微课课件为学生展示垃圾的不恰当处理给地球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从而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这种方式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采用更加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微课进行动态渗透教学,让学生对德育问题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教师也应该在此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德育培养,这样才能适应德育教育的需要。

德育教学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品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利用课余时间积极进行德育问题的思考,提高德育意识与水平,进而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在数学方面坚持不懈地思考,游刃有余地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魏振战.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J].学周刊,2016(02).

[2] 王丽杰.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田传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障碍因素分析[J].高校论坛,2013(3).

[5]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育人模式”新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体验教学数学学习课程教学
抓住方法,实施体验教学
优化体验教学,创建高效英语课堂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