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策略

2019-09-10 04:53林小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5期
关键词:赛会矛盾散文

林小妹

散文是指作者用一定的表达技巧、生动的语言而形象地描摹社会中的人、事、物、景等,挖掘出蕴含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一种对社会、人生、自然等感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一种以阐释性笔调为本的无韵体文章,形式上较为自由,但内在又有清晰的线索和聚合的个人主观情感,体现出“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对发展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力求从散文的概念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粤教版选修4中鲁迅的《五猖会》为例,就散文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具体教学策略,即关键词解读法与矛盾分析法。

“形散神不散”是散文的最主要的特点。因此,结合散文的概念以及特点,笔者觉得高中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把握散文文本中的“形散”,即多元的材料,包括时间跨度大、空间转换广、事件牵涉多以及变化方式活。“形散”是散文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突出的特点,所以也应该是我们散文阅读的重点,而散文阅读教学的难点在于不散之“神”,即散文的中心。一篇优秀的散文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有一条主线贯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散文之“神”,我们理解散文的难点,也是我们解读文本中多元材料的难点与归一之处。

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将大量的教学设计放在作品的分析上,但是分析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大多的分析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一般只让学生知其然,却无法让学生做到知其所以然。于是,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高,离开了教师,无法独立地鉴赏一篇优秀的散文作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给学生分析散文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是非常必要。

从理论上来说,所谓的分析就是分析矛盾。就一个文本来说,矛盾是内在的,尤其是经典的作品,矛盾隐形于文本中,需要教会学生揭示矛盾。在揭示矛盾时,我们不但会被动地注意到作者写了什么,而且会主动地想象作者没有写什么,这之间就是矛盾。通过抓文本的关键词语而揭示矛盾,我们就可以进入文本的深层次,进而进入作者的情感点。散文的形与神之间的关系,体现出语言的工具性与语言的人文性的矛盾。语言的工具性,讲究用词的准确和规范,是共通的、稳定的词典语义,而语言的人文性则是超越了字典意义,是我们读作品的更重要的目标,也即散文的“神”。我们要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对字、词、句、段、篇的关键部分解释,更要读懂关键词语背后所体现作者和作品的生命,他们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否则,即使都看懂了文本中的每个字,你也无法进入作品和作者心中。那如何做到“得言又得意”呢?

一、关键词解读法——“得言”

就鲁迅的《五猖会》而言,每一段都有它的关键词语。如,第一段:孩子时对赛会的盼望仅次于过年,但家偏僻,只能看到寥寥的赛会;第二段:常存希望,但又总是“差不多”;第三段:羡慕书里豪奢的赛会,失望于现实简单点赛会;第四段:竟希望生一场重病只为亲见一次赛会。从这些与文本主题“东关的五猖会”无直接关系的段落中的关键词看,我们注意到文章没有写具体的赛会活动,作者弱化、省略、割舍了有关赛会的具体细节,而是凸显“我”一面对赛会极度的盼望,一面又对无法见到豪奢赛会的极度失望。在极度盼望与极度失望中,文本进入了文章的主题部分。第五段的关键词,作者给“东关的五猖会”如下关键词语:“罕逢”“盛事”“特别”“奇特”等关键词,足见“我”对五猖会的期待程度。然而,在前五段各个关键词不断聚焦的对赛会的热度,从第六段开始,关键词的色彩有了大转变:“忐忑”“浇了冷水”“发抖”……到“没多大意思”,热度从极高降为极低点。同时,对题目“五猖会”的笔墨也是省之又省,弱化“五猖会”的盛况,凸显看五猖会前后心情的变化。以上内容展示的就是散文教学中重点分析的“形散”的可操作性分析,即关键词解读法。

二、矛盾分析法——“得意”

从上文对文本关键词语的把握,即对语言工具性的把握,我们就揭示了文章中的矛盾。极度的盼望与极度的失望之间矛盾,这就是可分析的地方。前面几个赛会看似与题目“五猖会”无逻辑关系,但经过关键词的分析,我们注意到作者所弱化与凸显的内容是为五猖会前后的心情变化蓄势,强化了“我”对去看五猖会的高兴程度。现在分析的重點就是所揭示的矛盾关系的逻辑路径,进而深入文本的主题。极度的失望,在于父亲逼“我”背诵《鉴略》。表面的极度高兴与极度失望的矛盾,却含有至少含有两重的深层矛盾,这也是作者的情感表现点。通过引导分析,深层的矛盾有:有用与无用之间的矛盾和父亲权威与儿子天性之间的矛盾。这样,我们就水到渠成地把握到了作品的“神”,即对大人权威对儿童真实心理压制的伤感与困惑大人功利世界对儿童纯粹世界的挤压等。这样就解决了散文教学中难点“神”,即作者与作品在文本体现的生命的发掘。

从散文这种体裁的概念出发,我们明确了散文阅读教学对重难点,即多元的“形散”把握为重点,聚合的“神”的探究为难点,加之以配套的应对的具体可操作方法,即用关键词解读法解决“形散”这一重点,用矛盾分析法解决“神聚”这一难点,教会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做到“得言又得意”。其中关键词解读法是为了矛盾分析法的展开,通过揭示矛盾,而有了分析文本的切入口。如老舍《想北平》的“要说与说不出”矛盾点、陆蠡《囚绿记》的“囚与释”的矛盾点等,同样可以借由这些矛盾点深入分析文本的中心。当然,关键词语解读法与矛盾分析法不是散文阅读教学的唯一法门,但应该是深化理解一篇散文的一条重要的具体可操作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孔庆东.怎样学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6(2).

[2]于漪.名家谈语文[J].语文教学通讯.2005(2).

猜你喜欢
赛会矛盾散文
我国体育赛会志愿服务类型与理论视角
我与风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矛盾的我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矛盾多发”可怕吗?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