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一年级体育课堂效率的策略探究

2019-09-10 04:53郑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5期
关键词:一节课体育课效率

郑炯

【摘要】小学一年级体育课,课时非常有限,一节课40分钟,而要学习的内容却很丰富。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是老师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效率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养成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小学一年级体育课,课时非常有限,一节课40分钟,而要学习的内容却很丰富。那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是老师该深思的问题。怎样上一节课才算得上高效呢?老师激情洋溢地把准备的教学内容都讲完了是否算高效?课堂很热闹,每个学生都很开心,这是不是高效课堂的标志?《教育学》中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一是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二是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三是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四是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而《学校体育学》认为体育课的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学效果有多少、体育效益有多大、体育效率有多高,往往取决于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因此,一节体育课上,老师讲得激情洋溢,这说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吸引了他自己,只有老师的激情还不能判定这节课为高效课堂。如果老师讲课很精彩,学生被吸引了,并参与其中,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学生能用行动表现出来,那么这才叫做高效率的。反之,老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学生游离于老师所讲述的内容之外,这节课就不能算高效的。对体育高效课堂有了认识后,在一年级体育课堂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笔者在此谈谈以下对策。

一、教师的精神面貌

一节体育课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开朗、乐观的老师对学生或多或少会有感染的作用。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师和一个闷闷不乐的老师在上课,学生当然更愿意听前者的课。特别是一年级阶段的体育课,学生更是受老师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跟着老师的情绪走。所以,首先老师走进课堂时,应该拿出最饱满的热情,多对学生微笑,老师快乐,学生才有可能快乐,学生心情好,学习才更有效率。其次,老师以愉悦的状态组织体育活动,学生不会感觉到有压迫感,更容易放开身心,让身体各个器官都参与到运动中,并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课堂每个环节都能紧凑、顺利地进行。

二、场地的布置

一年级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对场地的布置更大大提高孩子们的求知欲望。教师只需在空旷的操场上,根据不同的课的内容,设置不同的器材与器材的摆放方式,对操场进行一个装饰,当学生走进场地的那一刻,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特别的期待。同时,老师在调动队伍方面也比较方便和高效。

三、规则的设定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园的环境过度到小学,自制能力比较差。因此,有些学生调皮捣蛋,随意扰乱课堂秩序。一旦课堂纪律没保证,课堂效率就很难保证。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需要在学期开始时,教师多花些时间和学生制定好规则并坚持执行。比如,老师一吹口哨,同学们立刻停止活动,安静下来,听老师下达口令。当听到老师下达口令“立正”后,学生立刻立正站好。也許在制定规则可能会耽误一些课堂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以后课程的开展,甚至提高课堂效率。

四、适当幽默,调节气氛

学生在学习新的动作过程中,总会出现千奇百怪的姿势。比如,学生学习跑步的摆臂,有的像在扫地,有的像在游泳,有的左右摇摆,集体下来像群魔乱舞,让老师哭笑不得,这时,老师若把这些错误的动作通过开玩笑的语气来提醒学生,并模仿动作,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且为不做出可笑的动作,他们会加倍记住正确的动作。当然,教师在拿学生开玩笑时需要把握好度,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对比较内向和敏感的学生应多鼓励,切莫伤了学生的自尊。

五、课堂要灵活多变

学生每天要上很多课,要求所有学生在每节课上都保持全神贯注,显然不现实,而且小孩子比较好动且好胜心比较强烈,只要涉及名次,他们都不甘示弱。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水平。比如跳绳,在组织跳绳集体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们跳没几个就在原地不跳了,这是因为孩子们在集体练习中感觉比较枯燥,在加上跳绳非常消耗体力,孩子们容易失去动力。如果换成分组比赛,看谁跳得最好最多次,孩子们会举手抢着上台展示。在台上表演的同学的注意力会放在如何做得更好,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因此,他们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并超越极限。而在台下的同学,一边打气,一边学习优秀学生的精神与技术,并与自己对比,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

六、做好课后反思

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特点,有些班级比较活跃,有些班级比较安静,有些班级比较听话。教师在课后要多总结经验,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避免千篇一律。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分小组到各小组场地练习的过程中,对于比较听话的班级,老师可以让小组长带队到指定地点,学生则会按老师的要求,用整齐的队列到自己的场地列队;而比较活跃的班级则不会很整齐到达指定目标,甚至在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举动,老师就不得不多花时间调整,从而耽误了上课时间。对于活跃的班级,老师若采用先分组,再提要求,看那组最先到达指定位置,并列好队。孩子们接到信号后,则会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地点,列好队后得意洋洋的报告。同样的队形变化,不同的对象用同样的方法,不一定产生一样的效果,若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用适当的方法则会出现我们想要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还是得吃透教学内容,了解知识的重难点,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全方位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一节课体育课效率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体育课上的“意外”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胆战心惊的一节课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讨厌的理由
跟踪导练(一)2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