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本真 挖掘情境魅力

2019-09-10 07:22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8期
关键词:佛山市习作儿童

立足生活乃作文之本的理念,佛山市第九小学从“情境”入手,拉开作文教学改革的帷幕。上世纪八十年代,佛山市第九小学在邓泽棠先生的带领下,开展了“小学情境作文教学”项目研究,创立了国内外关于借用情境发展语言的独具一格的、完整的、创新的作文教学理论体系,引发了众多学校不同形式的仿效和实验,推動了面向新世纪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改革脚步从不停歇。面对新时代下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佛山市第九小学坚持把“情境作文教学”视为强校之本,以此为基础积极探索、推陈出新,将研究的视角从“研究教”转移到“关注人”。在儿童的生活语境下,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路径。

一、构建体系,创设教学特色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要开展基于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研究。在核心素养的视野下,立足素质教育,佛山市第九小学语文学科深挖情境作文教学的内涵,构建以丰富广博的阅读、高效有趣的课堂、简单易学的学本、多姿多彩的生活等四个方面为主的情境作文教学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在传承学校教学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融合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以创设情境作文教学特色,彰显情境作文教学活力,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二、实施策略,落实教学实践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活动与环境有机统一的教育观来构建的,需要通过多元化的策略,让学生在立体的情境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丰富写作素材。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实践。

1.阅读:建设书香校园,奠定文化基础

建设书香校园,是落实情境作文教学实践的基础。在具体实施中,佛山市第九小学积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书目,使其为作文训练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与范例。开辟阵地,丰富读物,让学生形成“对书的崇拜”;推荐图书,提示方法,让学生真正实现自由阅读;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读写结合指导,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最终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的目的。

2.课堂: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把习作课堂做实、做细,是落实情境作文教学实践的关键。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更好地掌握作文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确立情境作文教学基本模式

情境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分为两种:一是自由文(指统编教材之外的练笔),教学中经过“生活中体验情境——课堂中再现情境——回味情境,抒发感受——先写后导,以学定教——美篇评赏,情境传播”等五个环节;二是单元文(指教材中的单元作文),教学中经过“语言积累,想象画面——观察情境,感悟交流——技巧突破,片段练习——读中悟写,指导成文——美篇评赏,情境传播”等五个环节。这两种模式相辅相成,一放一收,相得益彰。

(2)用“主题单元”贯通情境作文教学内外

学校立足儿童生活的视野,在教学实践中以“主题单元”统整情境作文和儿童即时性生活。用“主题单元”强化适合儿童的情境作文教学,达到儿童、生活、写作在情境作文的框架内同构共生、和谐共长。情境作文主题单元的系统结构保持着鲜明的秩序,使习作单元自主汇聚成一个明晰的目标指向,使主题性习作单元自然形成一条渐进的训练路径。

(3)用“共生策略”生长儿童的习作课程

情境作文主题单元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主题生成阶段、单元谋划阶段、操作运行阶段。这三个阶段既显示出“串联性”关系——前后关联,线性运行;也保持着“并联性”关系——自成系统,内在共生。

一方面,进行单元谋划,这是习作教学内容与生活对流。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把情境作文教学内容和儿童生活结合起来,生成以儿童为主体的习作教学活动。以情境作文主题单元《“佛山古村落”调查之旅》为例(见下图):

主题性习作单元构划

另一方面,落实操作运行,维持活动与交往的协调。情境作文主题单元运作的主要动力和方式就是儿童活动,运作的主要指向是儿童言语交往。以情境作文主题单元“我爱劳动”为例(如下表):

(4)开拓情境作文典型课例

以教材为中心开拓情境作文典型课例,不仅能够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还能透视情境作文教学实际。佛山市第九小学教师执教了多节习作研究课例,其中古剑锋老师执教的《写导游词》《吹气球比赛》习作课例最具代表性。《写导游词》课例中创设“为自己推荐的佛山景点写导游词”这一情境,使课堂知识与儿童生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准确描述。《吹气球比赛》课例中创设“吹气球比赛”这一情境,让学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进行描写。

3.学本:启迪学生思维,助推自主发展

根据课改精神,佛山市第九小学领航人罗秋霞校长提出情境作文教学要迈开从“教”转向“学”的研究和实践。为使习作教学的难度有序递进,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罗秋霞校长率领老师们根据情境作文的理论内涵和各年龄的学生特征,研究开发部编教材配套的《情境作文学本》,致力于将情境作文从注重教师的“教”,转为注重学生的“学”,助推学生自主发展。

《情境作文学本》是在继承佛山市第九小学邓泽棠等前辈在情境作文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改的精神,遵循儿童写作内在的思维过程而进行创造性编设的。该学本适合小学1至6年级学生,主要为单元习作服务,每单元安排四个板块:导读激趣、目标定位、活动体验、快乐写作。从词句到句段,再到篇章,采用梯度设计,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拾级而上。学本的编写,将“情境”的效用得以最大化发挥,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4.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引导社会参与

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从生活中来,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情境作文教学实践的补充。

(1)开发利用情境作文资源库

在日常教学中,佛山市第九小学树立“大作文观”的理念,按照“在学习生活中开展各项活动(前移)——课堂精彩片段回顾,再现活动情境——“三基”語言支架、写法指导——课后文字物化——宣传推广(后续)”等流程,进行情境作文的深化研究,拓宽学生的生活情境。例如,学校利用“佛山市第九小学学生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月”,立足每周三节德育课程,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深化体验,获得习作灵感;通过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将“鸣翠——佛山九小‘金色童年’系列活动”中学生所写的情境作文,以网络形式进行保存和传播。这样一系列的举措,有效促进了学校情境作文资源库的形成、开发、利用、宣传,并使情境作文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真·善·美”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习作需要懂得感悟生活,挖掘生活素材,展现个人真情实感。为了拓展情境作文教学的时空,佛山市第九小学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并在真实的儿童生活场景中,深度实践,开展撰写调研报告、研究报告等写作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提高学生的思辨力,并在实践中思考生活道理,反哺于作文训练。

三、成效卓越,彰显教学魅力

经过佛山市第九小学师生的鼎力协作、砥砺奋进,基于儿童生活的情境作文教学获得了累累硕果,成效卓越。

1.辐射影响

第一,学科间辐射。除了语文课堂教学之外,学校还在英语学科中融入情境作文的教学内涵,在英语课堂中创建不同的情境,对学生进行英语语言训练,使情境作文教学的理念从语文学科辐射英语学科,甚至是其他学科的课堂,从而深入儿童生活。

第二,省内外学校辐射。2017年至2019年,佛山市第九小学教师先后赴广东省罗定市第一小学、罗城中心小学、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民族小学等数十间小学进行交流与实践,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林婕老师到罗定市支教,成立了林婕情境作文教学名师工作室,带动整个区域的作文教研;黄盛芳老师到佛山市第二十七小学指导交流,期间运用新媒体创新情境作文,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

2.荣誉硕果

一是课例方面。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情境作文课例《写导游词》被评为“部级优课”;古剑锋执教的情境作文课例《吹气球比赛》课例获全国小语会主办的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课评比二等奖;候丽红执教的情境作文课例《我身边的小能人》获广东省小语会主办的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课评比一等奖;等等。

二是专著、论文方面。学校有多篇论文获得省、市、区各级论文评比一、二等奖;2016年,教师教案集《基于儿童生活的作文教学》由华龄出版社公开出版;2019年,古剑锋撰写的《习作文体知识重构与实践》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三是学生作文方面。2016年,学校近两百名学生创作的习作,被山西师范大学主管的语文报社以《佛山市第九小学名校专刊》的形式单独刊登发表。另外,学校近三百首诗歌集成《春天在哪里》一书出版。

2019年6月,佛山市第九小学情境作文项目参加全国创新成果奖申报和答辩,得到北师大等专家高度评价。《情境作文学本》将在2019年11月出版,并在全国教育博览会展出和推广。

四、步步深研,走向教学未来

情境作文教学是邓泽棠先生留给佛山市第九小学的一个“富矿”,凝聚着学校历任校长和几代老师辛勤的汗水。这朵盛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苑奇葩,在新一代九小人孜孜追求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站在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之上,佛山市第九小学在佛山市名校长罗秋霞的领导下,会继续发扬探索精神,将“情境作文”推向“情境思想”,走向“情境教育”。

猜你喜欢
佛山市习作儿童
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 李西鹏
佛山市“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成果展示活动筹备会议顺利召开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习作展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