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9-09-10 07:22陈露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词类导学知识点

陈露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课堂教学要遵循“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念,贯彻落实情境导学、指导学法导学、训练迁移等多种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导学模式;

前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书面语与口头语的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书面语的使用,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口头语的使用,导学学案作为教学资源之一,其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应该注重书面语与口语的提升,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一、情境导学模式

情境导学要求教师利用现有的一些科技手段,借助歌曲、PPT、朗诵等多种教学工具创设教学场景,最大程度的呈现文本所要表达的生活背景、社会背景,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设想自己是作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在介绍作者戴望舒时,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会以口头语言的形式介绍戴望舒的笔名、代表作品等,这样单纯性的文字描述不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对课堂的兴趣,同时也很难记住一些相关内容。但是如果教师采用PPT进行教学,将作者戴望舒在不同时期的照片进行播放,然后根据作者的年龄发展来介绍作者,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会再浓烈一些,同时对作者的了解也會更加深入一些。

其次,在讲述课文内容时,对于诗中“丁香”“雨巷”等意象,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环境,是很难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以及诗人想要用这些意象表达的情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现这些物象,或者找到一些那个时代特有的这些物象的影像资料,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会更加理解这些意象所营造出的一种场景,对于诗中所描述的“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有自己的体味与想象。体会那“哀怨”又“彷徨”是怎样的一种情感。

第三,在课堂结束后,在同学们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基础上,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名家大师对《雨巷》朗诵的音频,让学生进行体味,同时,教师还可以寻找一些根据《雨巷》改变的歌曲,让学生进行品味,最后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与名家大师的朗读进行对比,最后让同学们进行互相点评,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加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

二、指导学法导学模式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其中发挥作用更多的是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自学,更深程度的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学习韩愈的《师说》时,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分工合作,从文章的字、词理解,到断句、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学生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对文章进行研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在讲解课文的同时,加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或者学生理解有误的知识点,教师进行更正、讲解、补充。

在这一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充当聆听者的角色,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充分地信任,相信学生可以自己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老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难以理解,或者难以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时,教师通过指导,以获得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如,有部分学生对《师说》中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这一句很难理解,这似乎与现代意义上的师的定义有出入,此时,教师可以引用一些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对于传统的师与现在的老师的相同与区别之处。使学生明白,韩愈所说的“师”,并不是我们现在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老师,现当代中的教师,是将师的意义缩小化了。通过这样指引的方式,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课文内容。

三、训练迁移导学模式

这一模式的提出,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将课本的知识与其他知识进行融合,做到不只是死读书,要做到对课文内容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会学习语文,在提升语文成绩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文文化素养。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在讲解“名词活用作状语”这一知识点时,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所有运用这一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经过探究,学生很快可以找到这些句子,并从这些句子中,找到这词类活用现象所蕴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已经学过的其他文言文中,找到相关运用此种现象的句子,然后进行分类总结。帮助学生进行记忆,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寻找本文中运用其他词类活用现象的句子,然后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找出每一种词类活用现象的规律,让同学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并且在对其他课文的相关知识点的寻找中,加深对这一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知识能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这一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学科知识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可以以点带面,对所学过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波.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J].教育界,2018,(10):25-26.

[2]陈波.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运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上),2018,000(004):P.25-26.

猜你喜欢
词类导学知识点
次要任务对词类判断任务中权力空间表征激活的影响*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大学英语词类教学研究及启示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我是小导游
认知语法下汉语词类划分的再探讨
简析动词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