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媒,搭建亲子阅读的桥梁

2019-09-10 22:09俞源秀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2期
关键词:幼儿园

俞源秀

【摘要】阅读要从娃娃抓起,幼儿园的孩子在不能完全认字读书之前,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能力,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因此,亲子阅读尤为重要。

【關键词】幼儿园;亲子阅读驿站;图书漂流;亲子阅读打卡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关键,学校的每一项课程都依赖于阅读,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有良好的阅读才会有相对周全的思考,有周全的思考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拥有这样的能力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所以阅读是孩子未来学习与发展的“源头活水”。幼儿园的孩子在不能完全认字读书之前,还不能自主学习,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很欠缺,特别是独立阅读的能力。如何让孩子体会书中的乐趣,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幼儿的阅读需要我们家长的陪伴和帮助。因此,我们提倡亲子阅读。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更深入进行绘本阅读,亲子阅读是一个有效途径。较之幼儿园的集体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更加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更强,而且有利于增进亲子感情。为此,我们在开展《山区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时,通过这一途径,提升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搭建亲子阅读的桥梁。

一、开设讲座,为家长打开亲子阅读之门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了解到,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还是存在着差异。大多数家长知道亲子阅读的好处,但是对于亲子阅读疏于指导,或者对于知道孩子阅读的方法一知半解。有些是侧重于在阅读中获得某些知识或技能,而忽略在阅读中情感的愉悦。因此,我们通过开设家园共育专栏、亲子阅读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年龄特点,学会如何为孩子选择图书以及阅读的指导方法等。首先对家长开展了亲子阅读讲座,让家长了解一些亲子阅读的主要方式和注意事项。

(一)不要过早地让孩子陷入识字之中,这样不仅会抹杀孩子对阅读的兴致,同时也会让孩子对识字产生反感,进而影响其以后的学习。家长可以读故事给孩子听,随着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浓厚,就会自然对儿童图书中的字感兴趣,进而会在不知不觉中要求认识这些字,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

(二)阅读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不要超前或者滞后。例如,2-3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语言的发展,这个时候适合一些简单上口的儿歌、歌谣等;而3-4岁的孩子更喜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故事,特别喜欢重复阅读一个故事。4-5岁的孩子则喜欢阅读一些故事内容相对复杂一些,情节有跌宕起伏的或是具有哲理的小故事。

(三)在阅读活动中,家长千万不要急躁,更不要强迫孩子阅读。家长带领孩子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引起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例如,语音上要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还要加上肢体语言,甚至是头饰、服装等,这样可以全方位地吸引孩子的听觉、视觉的注意力,使孩子对阅读逐渐产生兴趣。

(四)在亲子阅读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对图书的兴趣倾向,及时更新图书,保持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我们要让孩子从阅读中感受幸福。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一条:不带任何功利性,让孩子心情愉悦,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对于孩子而言,读书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仅仅是因为书,更多的是有父母的陪伴。因此,我们在进行亲子阅读时可以抱着孩子、搂着孩子。

通过讲座学习,家长对亲子阅读有了更为清晰的目标,同时,我们在每个班设有亲子阅读专栏,为班上的家长和孩子的阅读进行评比,分享亲子阅读照片和心得,激励亲子阅读的进行。

二、设置亲子阅读驿站,为亲子阅读提供场所

每个年级,我们根据本级组实际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开设自主性、开放性的亲子阅读环境,为幼儿和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创设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家长和幼儿在来园、离园期间都可以到阅读驿站进行亲子阅读。如,在大班级我们设置一个了“快乐亲子驿站”,有温馨的小圆桌,安静舒适的座椅,可以供家长和孩子亲子阅读;中班级的“阅读越快乐书吧”、小班级的“爱上阅读”等。在每个亲子阅读驿站,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适合该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并且定时更换。舒适的环境、精美的绘本,每天都吸引着孩子和家长在此阅读,有爷爷带着孙子一起阅读,有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一起阅读,慢慢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也成了幼儿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家长和孩子在阅读中度过愉快的时光。

三、开展图书漂流,丰富阅读资源

随着读书活动的开展,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家里的图书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为了给孩子们更多的阅读机会,同时,也为了给亲子阅读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我们开展了“图书漂流”“好书推荐”等活动。为了取得家长们的支持,我们召开了家长会,介绍了“图书漂流”活动构想和计划,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我们推荐家长选择购买一些优秀的经典的绘本,并且制作成目录。我们让每个孩子准备2-3本图书带到幼儿园,为了避免重复,我们把孩子们的书进行登记,建立资源库,共同制定了借阅公约:借书和还书的时间、填写借阅卡、保护图书等。每周五由家长和孩子选出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回家阅读。为了方便家长和孩子选择和借阅,我们制作了借阅卡,在每本书上附上“推荐理由”和故事简介,阅读后,写下阅读心得,周一带回幼儿园分享故事心得,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讲述能力。

四、亲子阅读打卡,收获好习惯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让“阅读变成一种习惯,挑战21天亲子共读”,我们幼儿园开展了“21 天亲子阅读微信打卡”活动,我们让每位幼儿和家长每天阅读20分钟,然后发亲子共读的照片到朋友圈,记录读书名称和时间,同时还用1本“阅读存折”,记录亲子阅读的情况。如,阅读名称、阅读时间、阅读数量等。每天的打卡活动,让班级老师和孩子们都能看到,大大激发起了家长和幼儿阅读的兴趣,增加了幼儿的阅读量。最重要的是,经过21天的阅读打卡,很多家长和孩子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这是让孩子受用终身的好习惯。

亲子阅读,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而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点亮一盏智慧之灯,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加油。

参考文献:

[1]申桂红.以图画故事书为载体,提高幼儿多元表达能力[M].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2]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