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智慧的教育渗透

2019-09-10 02:59陈小桃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2期
关键词:教育渗透

陈小桃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五大领域是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相对划分,事实上,有些领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固有的联系或可以生成的联系,这些联系的建立将使教育课程发挥整体功能和更大的效益,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在实践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敢探索、想探索、会探索、常探索,全方位多方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使幼儿受益终生。

【关键词】幼儿探索;教师支持;教育渗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在选择教育内容是:“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可以说,幼儿园教育内容的组织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渗透的智慧和专业素养,这是幼儿园学段的教育和幼儿阶段的年龄与学习特点的客观要求。浅谈如何突出地体现出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和各领域教育的相互渗透。

一、将教育渗透于孩子的每日生活活动

各领域教育的相互渗透是《纲要》中规定的课程组织与实施的重要原则之一。当我们谈到各领域的相互渗透时,常常指的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设计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教学活动中五大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就目前的现实状况而言,有些教育活动具有明显的领域特点,可以说是分领域教学活动,如户外体育活动。有些教育活动则是综合主题性质的,如主题活动,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各领域有一定的相互渗透。

幼儿每天在园进行的所有活动,如入园与离园、进餐、睡眠、如厕与盥洗、活动区游戏、户外活动、教学活动、收拾整理活动、环节之中,而且广泛的存在与除此之外的其他各个环节之中。教育教学活动和活动区游戏环节容易被教师重视,而其他各个环节中的教育价值,能更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其他各个环节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们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多契机,幼儿在这些环节中易于产生许多兴趣点和需要,并发展成为主动学习的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探究、认识世界,建构、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不断发展各种能力。

以一次户外活动《小蜗牛请回家》为例,在一次雨后的下午,幼儿在草坪上玩耍。“快看,小蜗牛!小蜗牛!”同学兴奋地指着围墙叫起来,大家纷纷地围拢过来,惊奇地边看边议论着“小蜗牛的腿在哪儿,它是怎么爬上去的呢?”“小蜗牛是找吃的吧,它的嘴在哪里。”“小蜗牛背上的壳会不会掉下来?”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感兴趣,笔者决定抓住了这个机会,引导幼儿进行探索。“蜗牛现在在高高的墙上,怎么能将他请下来?”笔者问道。

幼儿转动脑袋,想着各种办法。以小孩目前的身高还不足以直接拿到小蜗牛,笔者再次引导“小蜗牛已经爬得这么高了,怎么办?”小亮说:“我的个子再长高一点就能够到了。”小棋听到后好像明白了:自己的身高还不能直接拿到小蜗牛。接下来,孩子们纷纷想出各种奇招,有两人相互协助:一人抱着,让一人上去拿的;有拿跳游戏垫的塑料块垒起来,然后站上去的;有拿两根小竹竿当手臂,站在塑料块上轻轻地将蜗牛一只只的请下来的。当看到所有的小蜗牛被“请下来”后,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起来!

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以成人的高度,笔者完全可以直接拿到小蜗牛,但这样就让孩子们错失一个动脑筋,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探索过程的机会。当看到孩子们因够不着小蜗牛儿着急;因自己想出了办法却没能够着小蜗牛的懊恼,因经过点拨而最终了却心愿而兴奋的样子,笔者的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美,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要善于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鼓励幼儿充分探索,和他们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蜗牛请回家》这例子实例表明,老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幼儿的兴趣需求、支持幼儿随后不断生发出来的探究活动。教师不仅支持了孩子们,还和孩子们一起探究想办法尝试,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发现。孩子们的想法得到了尊重、理解和支持。

教师要做到将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具备两种能力非常重要,一是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孩子,认真而耐心的倾听孩子,敏锐地觉察和发现幼儿的需求和兴趣。在《小蜗牛请回家》的案例中我认真耐心倾听幼儿的讨论,不仅发现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而且给予了尊重和接纳。二是我也顺应、支持和鼓励幼儿的幼儿活动。老师要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表达和表现出自己对幼儿发自内心的支持和鼓励。如:教师饶有兴趣的描述幼儿正在做的事情,鼓励幼儿讲述他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教师亲自尝试一下幼儿的想法和做法,或参与和引导帮助幼儿动脑筋,等等,都是教师支持和鼓励幼儿活动的具体表现。

总之,孩子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孩子们在探究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解决他梦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着各种能力。所以,对于幼儿来说,一日生活中蕴含着广泛的教育资源,一日生活都是教育,一日生活都是课程。

二、不断积累中提升教育渗透的智慧与素养

综合利用各种教育途径,科学有效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之一。每一位教師都应充分认识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所经历的各种事物、接触的人及生活的环境在他们成长中的作用,抓住各种可能的教育契机,创设理想的教育渗透状态。最大限度的地方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和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这样的教育是富有较高教育智慧和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做到的,需要教师的不断积累。

首先,教师要有教育渗透的意识。教师具有教育渗透的意识不仅要求教师认同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重要性。而且要熟知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即“心中有目标”,随时为教育渗透做好准备。

其次,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判断。在一日生活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孩子。认真而耐心地倾听孩子,从他们的行为表现和语言表述中敏锐地觉察和发现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而且要判断其潜在的教育价值,可能实现的教育目标和可能增进的知识和经验,即努力在尊重和支持幼儿的兴趣与需求,想法与做法的前提下,促进幼儿更有效的学习与发展。即“眼中有孩子”和“处处有教育”。

最后,教师还要善于积累和不断反思,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有积累教育渗透成功案例的意识和习惯,反思教育渗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过程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和能力,善于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善于思考才能不断改进。还要特别注意与同伴的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使教师个体和同伴集体的教育智慧与专业素养都获得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36-58.

[2]教育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57-58.

猜你喜欢
教育渗透
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研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研究
幼儿良好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初体验
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
浅论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情感教育在小学教育管理中的渗透
让耐挫折教育进入中职语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