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教育活动下所引领的“潮”味课堂

2019-09-10 02:59陈丽君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2期
关键词:诗文古诗文诗词

陈丽君

中华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加强经典诗文教育,培育学生的文明素养是社会文明发展、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是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经典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学习经典古诗文可以使学生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历史人物,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秀美迷人的景色,陶冶學生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古诗文为载体,传承祖国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引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实施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而当今中职生学习古诗文的现状:好些中职学校经典诗文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学生对经典诗文不感兴趣,能背诵的篇目极少,鉴赏能力、运用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古诗文课堂教学现状堪忧。有调查数据显示,认为课堂“师生热情高涨”的仅为 11.01%,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满意”的也只占 16.98%,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一般”甚至“沉闷”和“不满意”。中职文言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重复着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模式,重字词释义轻整体教学、重文字翻译轻意义领悟、缺乏对古诗文的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和鉴赏,把文言课上成古文字课、翻译课,而失去了中职古诗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所在。

所以,熏陶情感、养成审美情趣和培育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科里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文修养是中职古诗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这个教学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呼唤我们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经过一年以来的摸索,有如下的几点经典诗文教育活动下所引领的“潮”味课堂方式。

一、“世界咖啡”式教学引进第二课堂

简单地说:“世界咖啡”是通过营造好友们聚在一起喝咖啡聊天的情境和氛围,让背景各异、观念不一,甚至素不相识的人能够围坐一起,在一种真诚互利和共同学习的精神下,进行心无障碍的轻松交流和畅谈,让深藏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形成集体的智慧,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就需要这样的小组讨论而创造的集体智慧。

笔者的课题组成员每周固定时间轮流上一节世界咖啡形式的“经典诗文驿站”第二课堂,选择我们校本教材的经典诗文,在第二课堂上就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分享,因为我们的课堂时间有限,也为了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所需,我们把世界咖啡“校本”化,把三轮的会谈变成两轮的讨论,同学们喝着咖啡,在老师主持人的循循善诱下进入讨论环节,把经典诗文的诗情画意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学生对古诗文教学排斥的态度也在慢慢改变。我们正在尝试如何才能更好地让世界咖啡形式的第二课堂用更恰当的方式走进我们的课堂。让经典诗文驿站拓展“世界咖啡”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更好地推动课题研究进展,更快地提高学生文言素养、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

二、结合经典诗文内容开展古韵新画课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评论。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不仅能诗善画,还能把艺术中的诗与画,给以融化。而我们当代的中职教育,既要体现学习的功底素养,也要体现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而我国古老的文化长河中,“诗画同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形式展现诗文之美。

比如,笔者的课堂上,每上一课经典古诗词,都让学生结合诗文的意境配上一幅画,画上有整首诗文或者跟画面相关的诗句。用学生的话来说:老师你究竟是语文老师还是美术老师?又或者是书法老师?笔者说这是结合书法艺术和美术艺术的语文素养课。每到这节课,课堂气氛都是相当活跃,他们用半节课来写和画,再用半节来展示和分享。刚开始可能画得很蹩脚,写得也不好,但坚持一年后,学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学生不会觉得古诗文很枯燥了。笔者还在技能竞赛节上进行了古韵新画的比赛活动,把学生的优秀作品扫描进电脑,编辑整理好并印刷成画册。成为课题组的优秀成果之一。以后,这项活动应该用来穿插课堂活动不仅限于经典诗文。

用充满想象力的画配以相关诗文来展现自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是对诗意的追寻、是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古韵新画活动,体验古诗的独特韵味,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情感,从诗画中得到美的启蒙,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树立健康自信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三、课堂上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录制视频活动

经典诗文是古人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能让学生有志存高远的追求,厚德载物的品质,它有荡涤学生心智的力量。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会运用经典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去除枯燥取出韵味。那么平时的传授教学方式就要摒弃,例如,大篇幅诗文字词解释,听名家录音朗读等笔者一般不用,因为这是学生评出的最易催他们睡觉的方式之一。笔者会选择动画微课的形式播放古诗词的大概意思(如果是教师本人录的微课效果会更佳),课文范读会选择有相关意境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讲出他们从中了解到的意思,教师再适当进行补充。然后再进行小组形式的诗词朗诵,长的诗词分段进行朗读,学生的朗读二到四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上讲台朗诵,教师会把朗读的相片或者视频进行选取,优秀的现场播放学生当范读。古诗文课程,笔者会让学生听相关微课以及朗诵视频半节课,教师范读和讲解半节课,剩下一节课让学生上台朗诵展现自己,学生最喜欢拍视频环节,说明他们还是很在意自己的表现的,希望自己表现突出。这个活动也在学校的技能竞赛节上进行了“寻找最美朗读者”比赛,并将学生优秀作品编辑整理成光盘,每周固定时间在学校的广播站上播放,也成为课题的优秀成果之一。

所以,在以后的诗词教学里,对学生优秀的表现,可以用拍录像或者照片的形式给予他们激励。学生的优秀来源于老师的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和哄趣式表扬。

四、经典诗文课堂上的古诗新唱

古诗新唱就是用歌唱的方式让学生去记住诗词的内容,领悟诗词的意境,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使相对乏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同时获得一种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自跨入新世纪门槛以来,我们的课堂,可谓日新月异,内容和形式的变革比过去几十年的变化还大。“头脑会因为一个新思想而伸展,再也不会回到它原来的层面。”(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语)课程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整合,整合需要创新。古诗新唱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语文课和音乐课的整合,刷新课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高素养人才。现在的中职生,有事没事总喜欢哼两句,心情不好想唱歌,心情好也喜欢唱歌。所以,根据现代中职学生的特点,笔者借助中央电视台打造的《经典咏流传》光碟。在经过多次的古诗文朗诵之后,播放本首诗词的经典咏流传歌曲,让学生在朗诵的基础上通过唱的方式再加深记忆,一个学期以来,已经有学生在听完经典咏流传之后要求多次播放给他们唱的,也有的在播放的过程中提出这首不是他们喜欢的调,他们还提出更多的唱的方式,既加深了对诗词的熟悉度,又拓展了诗词的外延,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和文学素养。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中职语文教师,面对以专业技术为主公共基础课为辅的中职生,尤其是作为一个基本以教全男生的工科班的中职语文教师,教得好而且要教得巧,学生才会“买你的账”。作为新时代的具备一定技术的职校学生,他们引领的不单单是基本的文化技术,让文化技术带入时尚潮味,才是他们喜欢且容易接受并应用的。

猜你喜欢
诗文古诗文诗词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走遍万水千山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叶诗文:成功的5个关键词